倍可親

史上最早的「防彈衣」:絲綢內衣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7-1 15: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在今天的尋常百姓之家,絲綢內衣早已不是什麼奢侈品。然而,八百多年前,一個蒙古士兵若想佔有一套絲綢內衣卻非易事,因為自絲綢內衣充當了膀大腰圓、體格健碩的蒙古士兵們東征西伐的貼身「防彈衣」后,便一時「洛陽紙貴」。

  那麼,絲綢內衣怎麼就成了蒙古士兵們的貼身「防彈衣」了呢?

  公元十二世紀,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橫空出世。自誕生之日起,這個民族就以對馬的駕馭得心應手而著稱。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百年後,他們中的佼佼者,「一代天驕」鐵木真以其雄才大略,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由於他的武力和智慧,使他的麾下迅速聚集起許許多多的英雄才俊,比如速不台、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哲別、朮赤台、畏答兒,均是不可複製的天才戰將和「巴特爾」。他們出生入死、無堅不摧、無難不克,輔佐成吉思汗建立了空前的「蒙古帝國」。

  「蒙古人在長期游牧生活中習於騎射,作戰驍勇強悍,『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出征時,只是羊馬隨行,不用運餉,羊食盡則射獵野獸,不舉煙火,所以行軍迅捷,『來如雲墜,去如電逝』」。不僅如此,蒙古士兵還善待新生事物,從不「閉關自守」,而是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比如學習中原漢民族的先進軍事技術以及如何使用火炮和飛火槍等攻城武器的技能,使軍事能力大大加強。另外,天生的豪爽和吃苦耐勞的品性,使他們從不輕言放棄,即使在強體力的行軍途中,他們卸下甲胄,解下馬鞍,或立於馬旁或靠在樹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並且笑聲粗獷,顯得輕鬆隨意。更為技高一籌的是,作為騎兵為主的蒙古軍隊,還專門設置了重騎兵。所謂重騎兵就是在騎兵隊伍中設置了三至四成的能夠在戰鬥中完成致命一擊的兵種。一般而言,戰鬥開始后,重騎兵往往事先埋伏在某個地域待命,由輕騎兵反覆衝擊敵方的軍隊,這時候輕騎兵使用的主要武器是輕型弓,經過循環往複,連續不斷地將敵軍籠罩在箭雨之下,一旦敵軍陣線顯出漏洞,便由重騎兵完成最後的致命一擊。重騎兵的馬匹往往是披有少量的皮質護甲的,而士兵的主要武器通常是長槍,另外還配有一柄彎刀或一根狼牙棒。那麼,說到這裡,輕騎兵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風吹草動見牛羊的茫茫大草原,蒙古士兵不僅能征善戰、弓馬嫻熟,而且精於長途跋涉。為了保證供給和戰事,蒙古士兵往往都配備有三、四匹戰馬,馬既有衝鋒戰鬥的功能也有充當軍糧的功效。不同於重騎兵,輕騎兵的武器裝備,除了彎刀,以弓為主,他們每個人通常都配有兩張弓:一張輕型弓,用於急速飛馳時射擊,也就是用於衝鋒;一張強弓,主要用於遠距離的目標射擊。相比同一時期攻擊力最強大的英國長弓而言,蒙古弓不僅絲毫不遜色,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當時蒙古士兵的重弓的拉力可達166磅,射程在350碼;而英國長弓的射程僅有250碼,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是的,儘管戰力、毅志品質都不在同一個檔次,但犧牲對任何人、任何軍隊都是同等的。然而,現實卻令蒙古士兵們的對手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他們真是上帝的寵兒?」無論是亡西遼,滅花剌子模,席捲呼羅珊,橫掃迪亞、飛躍高加索,襲擊俄羅斯,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如此的廝殺,為什麼蒙古士兵的傷亡率要遠遠低於對手呢?

  其實,說穿了一點也不神秘,甚至感到是不是太簡單了。然而,事實如此。

  這是因為這些蒙古士兵人人都在貼身處穿著一套絲綢內衣。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如前面所述,蒙古軍隊是沒有供給的,一切需求均靠掠奪。

  據傳有關絲綢內衣的傳說與蒙古開國功臣木華黎有關。成吉思汗12年,被成吉思汗譽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的木華黎,被封太師、國王,率蒙古軍及契丹、漢軍,全權經略中原,總太行以南軍政事宜,木華黎自然非平庸之輩,乃蒙古「四傑」及「四駿」之一,以沉毅多智,驍勇善戰著稱。他為了更好地實現成吉思汗的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從而遵循成吉思汗「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的原則,四處攻城掠地,充實庫倉。這一天,正當木華黎率領士兵攻打中原某城時不料被對方守將射個正著,當時便仰倒馬背。頓時,雙方士兵一片安靜,個個目瞪口呆,大驚失色。就在守城士兵即將發出勝利的歡呼聲時,木華黎卻又重新端坐在了馬背之上 ,一場眼看一箭定分曉的勝利就瞬間化為了烏有。城破之後,眾將才發現對方守將的箭簇已經射穿木華黎的鎧甲,但進入之後卻被木帥身上穿著的絲綢內衣包裹住了,這是因為前一天衛士將搶來的一套絲綢內衣給將軍穿在了身上。不料,這一換不僅救了將軍的性命,還就此換來了一座城池。不管是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好,還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罷,總而言之,一件小小的絲綢內衣,竟為此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在一傳十,十傳百的形同昭告一般的推廣之下,蒙古士兵人人開始都以據有一套絲綢內衣為榮耀,並且立竿見影地被運用到了戰爭中,從而完成了歷史上的一次軍事革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