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歷者憶文革陪王洪文吃喝:宴席比國宴好 還划拳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5-23 10: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王洪文

核心提示:劉冰看到,這個宴席上擺滿了上海的名菜名酒,非常奢侈。相比之下,人民大會堂國宴就顯得相當寒酸了。王洪文見到遲群說:現在先喝酒。開宴后,他頻頻舉杯向遲群敬酒,猜拳行令好不熱鬧。劉冰還是第一次在公事交往中看到如此喧嘩划拳喝酒的場面,很不自然。

  

王洪文 資料圖
王洪文 資料圖 

  本文節選自《劉冰上書與「反擊右傾翻案風」的緣起》,作者:錢江,原載於《黨史博覽》 2004年05期

  劉冰,河南伊川人,1921年生,1938年入黨,同年進入延安抗大。此後東進敵後抗日根據地,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幹部學校青年工作股股長,又在抗大六分校、太岳、岳南地區做過青年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澠池、宜陽縣委書記,豫西區青年聯合會主任。建國前後擔任過中共河南省青委副書記,團省委書記,共青團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農村青年工作部部長,清華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主持學校常務工作。1966年「文革」開始后,劉冰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關入「牛棚」,經受了數不清的拷打辱罵后,又被發落到工廠勞動。

  劉冰的歷史完全清楚,「走資派」罪狀也完全是「莫須有」的栽贓,批判到後來勢成嚼蠟。1969年6月,他得到「解放」,閑置一段時間後於1970年1月擔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當時任書記的是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楊德中。清華大學校革委會主任是來自八三四一部隊的張榮溫,海軍後勤部副參謀長劉承能任革委會副主任,還有八三四一部隊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遲群任副書記。劉冰的位置排在遲群之後。他此時擔任的副書記與「文革」前的第一副書記相比,並不在一個層次上。劉冰對此不以為意。他覺得,在當時能夠得到工作的機會就很好了。

  同校共事,劉冰和遲群之間的不愉快很快就發生了。

  1970年底,來自軍隊的老幹部張榮溫調走了。1971年下半年,楊德中不再兼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1972年春天,來自海軍的劉承能也調走了。這樣一來,遲群當上了校黨委書記和革委會主任,同時又是國務院科教組副組長。謝靜宜由此前的黨委常委提升為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後來又擔任了北京市市委書記。從這時起,遲群和謝靜宜掌握了清華大學的生殺大權。

  此時的遲群,三十五六歲,自謂有領袖撐腰,在「文革」中呼風喚雨,驕橫不可一世。劉冰對他的第一個壞印象來自1970年麥收時節。一天,清華師生到昌平農村參加麥收,由劉冰和黨委常委、北京衛戍區派來的軍代表惠憲鈞帶隊。當這支隊伍徒步25公里快到達目的地時,將「身教重於言教」喊得震天響的遲群,居然坐著吉普車來了。劉冰看不慣這個作派。

  此後又有一次,那是1971年8月,遲群已當上了清華大學的一把手,他和劉冰飛往江西處理清華的農場移交。因天氣不好,飛機在上海停留,王洪文、徐景賢,還有于會泳在上海設宴招待。劉冰看到,這個宴席上擺滿了上海的名菜名酒,非常奢侈。相比之下,人民大會堂國宴就顯得相當寒酸了。王洪文見到遲群說:現在先喝酒。開宴后,他頻頻舉杯向遲群敬酒,猜拳行令好不熱鬧。劉冰還是第一次在公事交往中看到如此喧嘩划拳喝酒的場面,很不自然。劉冰不喝酒,和席間的造反英雄們沒有共同語言,結果冷坐了一個半小時。

  過了一些時候,聽說張榮溫患病,劉冰前去探望。張榮溫對劉冰說,遲群、謝靜宜有野心,要抓權。

  1972年,劉冰擔任了清華大學的常務副書記。此時,清華大學的原負責人何東昌、胡健等已得到「解放」,被「結合」當了副書記。

  劉冰回憶說:「自從戴上『常務副書記』的桂冠,正如作繭自縛,我被置於困難的境地。」劉冰經常主持黨委常委會議,但他很快就發覺,每次向遲群、謝靜宜彙報黨委常委會開會的情況,他們對會議情況都已經非常清楚,甚至每個人的主要發言內容都已知道。顯然,在校辦公室里有他們的親信。

  進入1975年,這是「文革」的第九個年頭,再度出山的鄧小平對各方面工作進行全面整頓,與江青一夥形成正面對抗,由此激發了劉冰的鬥爭決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