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甲午戰爭 北洋水師被俘軍官答日軍審訊實錄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5-22 09: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字體大小:  

 

蔡廷干(右)

  渤海清兵勢力微,日東軍士向前馳。此敗沙場君莫笑,他年再戰決雌雄。

  ——蔡廷干

  1895年2月7日,日本陸海軍向劉公島發動進攻,早上8時30分左右,北洋水師的「福龍號」魚雷艇擱淺,日軍俘虜了包括管帶蔡廷干在內的全艇官兵,並對蔡廷干進行了審訊。宗澤亞先生的《清日戰爭》對這次審訊的筆錄做了披露,此次筆錄名為《水雷艇福龍號管帶蔡廷干詢問問答書》,記者用比較接地氣的語言再做了一次梳理,以饗讀者。

  蔡廷干是廣東香山(所出生地今屬珠海)人,1873年,12歲的蔡廷干被清廷選拔派往美國留學。蔡同學生性調皮,膽敢剪掉辮子,被稱為「好鬥的中國人」。1881年,他回國,1888年調入北洋水師服役。1892年,他任「福龍號」魚雷艇管帶,級別不低,為武職四品。在黃海海戰中,蔡廷干表現英勇,冒槍林彈雨,站在魚雷艇最顯眼位置,向日軍的大傢伙——「西京丸號」巡洋艦,發起正面衝鋒。「西京丸號」倉皇逃竄,「福龍號」連射三枚魚雷,只是「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前面兩枚不中,第三枚居然入水過深,從「西京丸號」船底劃過。三枚魚雷全部用完,「福龍號」不得不撤離,但在撤離過程中救起不少落水的戰友。

  日軍對蔡廷乾的審訊是在1895年的2月15日,有兩次,其審訊文件被日軍編為「陸叄第218號(秘)字」,審問者為上席海軍參謀官神尾陸軍中佐,全程用的可能是英語。日本文字雖然和中文相近,但如果是交談,基本上雞同鴨講,清朝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是用筆談,或者用英語。

  日軍問:你的英語為何這樣大大地順溜。蔡廷干答:哥我在1873年赴美留學,1881年回國,在美國生活9年。

  日軍問:你們的丁汝昌是不是打算和皇軍死扛到底?蔡廷干答:那當然,我們丁長官早打算為國而戰,為國而死,怎麼會逃跑呢?

  日軍問:要是把你釋放了,你還會有再上魚雷艇和我們再打一仗的計劃嗎?蔡廷乾的回答擲地有聲:有。

  在第二輪審訊中,日軍問:丁汝昌有沒有收到我們的信?反應如何?蔡廷干如實回答:我們丁長官的回答是,唯有一死以報朝廷。

  日軍問:你們對我們皇軍大大地誤會,怎麼會認為我們會殺戰俘呢?蔡廷干悲憤地回答:你們日軍在旅順大開殺戒,將我投降戰友悉數殺害!

  在審訊中,蔡廷干還透露了一個悲壯的消息,督辦威海防務的戴宗騫率軍主動出擊日軍,和敵人血拚到只剩19人,他誓死不放棄炮台,長嘆:「吾惟有一死以報朝廷耳,他何言哉!」之後,吞鴉片自殺。

  蔡廷干堅決拒絕向日軍投降,被關押在廣島,賦詩一首,表明自己並未向日軍屈服,如果有機會,還會和日寇決一雌雄。日本1895年3月13日《讀賣新聞》贊他「有血有骨的硬漢子」,「可敬可佩」。

  遣返回國后,蔡廷干任民國海軍中將,並在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任教授。在他後來的生涯中,從來沒有放棄過與日本的鬥爭,1921年他憤然辭職,強烈要求北洋政府解決「二十一條」;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蔡廷干代表中方與日方交涉,取得合理的解決方案。

  可惜,好男兒蔡廷干逝於1935年,他未能投入全民抗戰,實現他的心愿:「他年再戰決雌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aci 2014-5-23 00:31
可歌可泣,敬佩之至。
最近重溫甲午戰爭,一邊看一邊心痛,為了英勇的官兵,為了可憐的供給,為了畏縮的戰略,為了愚蠢的戰術,為了分裂的陸海軍,為了腐敗的朝廷。。。看到馬關談判,李鴻章的椅子比日本人的矮一截,無限感慨作為戰敗國的恥辱,更不要說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國何時能一雪恥辱,堂堂正正站起來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1: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