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花木蘭替父從軍 古代女漢子修成記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5-12 10: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花木蘭替父從軍 古代女漢子修成記

 


  最近流行「女漢子」一詞,形容那些「舉止行為和性格都很爺們兒」的女性。「女漢子」雖然是新名詞,其中包含的概念卻由來已久。她們通常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強韌的神經,外表雖豪放內心不失細膩柔情。中國古代並不鮮見「女漢子」,筆者略說幾位。

  夏朝妹喜:女兒行,丈夫心

  這是中國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女漢子」。妹喜是夏桀的寵妃,不同記載或叫「穩嬉」、「末嬉」、「末喜」等。《晉書·五行志》說:「末喜冠男子之冠。」說明妹喜戴男人的官帽,衣著打扮男性化。《漢書·外戚傳》,師古說她「美於色,薄於德,女兒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於是湯伐之,遂放桀,與末喜死於南巢」。從師古的話可知,妹喜像男子一樣,喜歡過問政治,夏桀還聽了她的話。

  南北朝花木蘭:替父從軍

  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和夥伴們英勇殺敵,其艱難可想而知,其大膽令人驚訝。木蘭的軍營生活長達12年,這麼長時間居然無人識破她的女兒身,《木蘭辭》中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花木蘭,真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女漢子」啊。

  唐朝太平公主:施展政治才能

  唐朝是「女漢子」盛行時期。《新唐書》記載,有一次皇家盛宴,太平公主一身男性裝束,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皂羅折上巾,身上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飾物,有紛(拭器之巾)、礪石(磨石)、佩刀、刀子、火石等,以赳赳男子的儀態歌舞到高宗面前。武后笑著對她說:「女子不能做武官,你為什麼作這樣的打扮?」後來,太平公主誅殺張易之,助中宗繼位,與唐玄宗清除韋后勢力。玄宗初年七個宰相,其中五位是她的人,因此「軍國大事,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

  明末清初柳如是:靈魂不踐清朝之地

  「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初會錢謙益,柳如是以男裝形象,更以她的談吐見識,迅速折服了錢謙益。婚後,柳如是仍然「常衣儒服,飄巾大袖,間出與四方賓客談論」。柳如是最讓人稱道的,是她傲骨錚錚的民族氣節。清軍攻破南京,柳錢相約以身殉國,錢謙益卻以「水太冷」而退縮。柳如是臨終時,囑咐子女「懸棺而葬」,表示身是明朝人死為明朝鬼,靈魂不踐清朝之地。何等節烈!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