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既有時尚感,又能一定程度上保暖。於是,冬季天氣冷,各種高筒的、過膝的,寬鬆的、緊腿的,平跟的、高跟的,皮革的、帆布的,各種各樣的靴子套在不同人的腳上。不過,靴子好看,但也會致病。記者了解到,「靴子病」患者不在少數,有的自己熬熬就算,有的還因此腳變形,不得不做手術。專家稱,過高、過緊、過長筒的靴子,會給腿腳部肌肉、骨骼、皮膚帶來健康隱患。
太高的靴子,導致足弓下降、腳底疼痛
廣東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鄭秋堅主任醫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靴子首先要看透氣與否,不透氣的靴子容易因為鞋內潮濕,引起真菌繁殖,久而久之健康腳變成「香港腳」(腳癬)。
穿上不對的靴子,對腿腳部的關節、骨骼、肌腱也可造成不利影響。「要看靴子的弧度設計是否合乎人體特點。」鄭秋堅表示,人的足弓有一個生理弧度,若靴子跟太高,或鞋底設計不符合這個生理弧度,穿上後會導致足弓下降,肌肉、韌帶、筋膜會出現慢性疼痛,腳底也會感覺疼痛難受。長期穿這樣的靴子,腳關節便長期處於非正常生理狀態下,受力不恰當,可導致肌腱、關節面損傷,發生關節炎、肌腱炎等,有腫痛等癥狀。由於穿這樣的靴子時,過幾年,甚至連腳都變形了。
太緊的靴子,影響腿部靜脈迴流
「有的人,高跟鞋穿久了,出現了拇外翻,穿高跟靴一樣會有這樣的問題。」鄭秋堅指出,拇外翻的腳趾如果超過15°,只有通過手術才能矯正。他還稱,有的靴子很貼腳,彈性不夠,靴子的材質又緊又硬,會導致角質關節經常受到摩擦、壓迫,出現關節腫脹等拇囊炎癥狀。
過緊的靴子雖然看上去更能勾勒出腿部纖細的線條,但是,穿緊靴子容易形成壓創,導致相互貼近的兩趾皮膚潰爛。另外,由於太緊的靴子包裹住腿部肌肉,導致肌肉運動受限,肌肉難以收縮,影響腿部靜脈迴流,腿就會腫脹。腫脹的腿會導致靴子包裹得更緊,靜脈迴流更成問題,這就是個惡性循環。不到把靴子脫下,癥狀都只會加重,不會改變。
太高筒的靴子,限制腿部活動
說到秋冬靴款,最佳的保暖靴型要數超長的過膝靴了。因為包裹膝蓋,很保暖。鄭秋堅稱,過膝靴能對關節保暖,這是它的優點。但是,也不能忽視它的一些不足。
「過膝的靴子對腿部限制較多。當你運動時,腿部肌肉如腓腸肌被限制在靴子里,或者關節被包裹在長長的靴子里,不但姿勢怪異、站不穩,還容易扭傷腳踝,膝關節、髖關節也可能因此扭傷,腰肌更是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不久後會感覺腰肌酸痛。」
另外,腓淺神經是支配皮膚感覺的神經,但它位於小腿部,支配的是小腿外側的皮膚感覺,若受到壓迫,先是感覺疼痛,接著會有麻木感。高筒的過膝靴,很多時候也比較貼腿,若卡到腓淺神經,也會產生疼痛、麻木感。最為可怕的是,若卡住腓淺神經兩三個小時,可造成缺血性壞死。「我們骨科在打石膏時也會擔心造成這種後果,所以打石膏時不能太緊,關節處要拿棉花包住,形成緩衝,讓石膏與體表皮膚之間有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