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戰魁論智慧文明與智慧教育文化(3)
第二講 認識智慧教育文化
如何認識智慧教育文化?這是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問題,因為智慧教育文化能夠服務於社會中的每個人。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學養素質如何,每個人身心活動的健康,以及形成生命、自然和社會之規律的同一性與統一體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每個熱愛生命的人來說,都需要通過身心行為活動的踐行來見證實相智慧,從而達到見證人真正的主人翁——根本真理的目的。這樣就必須學習智慧教育文化。如果對智慧教育文化的內容不理解、不了解,就無法認識其本質內涵。
古人把智慧教育文化,分別叫做道文化,或佛文化,等等,我們現在可以把它稱為傳統的智慧教育文化。從古至今,沒有人對其進行歸類總結,在這裡我們就首先開始對傳統道文化的名稱進行規範,把它起名叫智慧教育文化。不過這是傳統的智慧教育文化。
此前我們也曾講到過智慧教育文化的具體內容,比如《金剛經》、《薄伽梵歌》和《道德經》等,其中的《道德經》僅僅只是傳統智慧教育文化這個大體系中的一部重要經典,也講到了《道德經》的本質內涵是無古今、無國界的,而且這個教育體系也是無古今、無國界的。
一、智慧教育文化的體系與屬性特徵
那麼,智慧教育文化具有哪些屬性特徵?具有智慧性、教育性、傳承性、社會性、科學性、實用性、生活性。它不僅具有這七個特點,而且於內容中還蘊含了這七方面的內涵。想要學習和認識智慧教育文化,我們就要對傳統的、歷史的、國內的、國外的教育文化,尤其是對能為人們開發智慧的教育文化進行分析、歸類和總結,以此來幫助學習者認清哪些是智慧教育文化體系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