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駐京辦緣何演變成「腐敗場所」?

作者:我為人父  於 2014-1-22 14: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期通報,各駐京辦事處接待數量同比平均降幅達70%。但記者在北京調查發現,儘管國家嚴令撤銷,一些縣級駐京辦改名為服務中心、聯絡處、會館等,仍然私下運行。(1月21日 新華網)

  受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各地駐京機構接待數量明顯減少,但有些接待任務依然較重,公款吃喝甚至公款腐敗仍有潛在空間。很多應撤銷的縣級駐京辦紛紛改頭換面,有的改名為「在京工作人員服務中心」,有的改為「駐京聯絡處」或公司、會館。一些高校也以「駐京研究院」等名義,變相設立駐京辦。辦公地點更加隱蔽。有的縣級駐京辦把辦公室設在居民小區,有的依託酒店旅館變通運作。為地方來京的領導提供吃穿住行「一站式」服務。

  駐京辦作為地方政府的派出機構,與京城的諸多部門都有一定的關係聯絡,有助於提高進京辦事效率,同時也提供了一定的後勤保障。在加強地區間的合作,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處置突發事件,維護首都穩定方面確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面對本地區上訪人員時,駐京辦的確承擔了一部分的接待和收容遣返的工作。然而在「天高皇帝遠」的背景下,駐京辦逐漸陷入「應酬」和「接待」中無法脫身,進而演變為滋生腐敗的機構,

  然而為何駐京辦最終會演變為「特權怪胎」?這值得所有人深思。如何來避免此狀況的出現同樣須引起高度重視。駐京辦打著為地方政府招商的旗號,公款吃喝等各種亂象極為嚴重。而駐京辦這一場所也成為既安全,餐飲又有特色的「私密會所」, 一位曾在多個駐京辦用餐的知情人士說,很多駐京辦的廚師、原料都是直接從當地調運過去的,各有特色。有的駐京辦地處居民小區,外部簡單低調,內部裝修豪華。當地幹部進京,經常會以「一起吃頓家鄉飯」的名義,宴請一些領導幹部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既安全,又有特色和面子。

  除了公款吃喝,駐京辦還助長了逢年過節送禮歪風。每逢佳節,駐京辦都會去看望在京的該省籍貫的領導幹部,以及曾經在該省工作過的領導幹部。這種慣例性的慰問以當地土特產品為主,有時價值也很可觀。

  故而當務之急,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頓各級各類駐京機構,疏堵結合打擊私下運行的縣級駐京辦;另一方面要落實監管責任,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嚴防駐京辦成為治理公款浪費腐敗的薄弱環節。跑項目、要資金需求不止,縣級駐京辦就會「死灰復燃」。

現如今,但凡是容易滋生腐敗的場所都必須一清到底,對於駐京辦就必須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轉變政府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剷除「跑部錢進」的土壤,真正杜絕貪腐現象持續發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