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絕對反攻嚇壞全日本 這次實在太硬了
中日緊張局勢自釣魚島危機以來不斷升級,進入2014年後,中國在包括軍事、宣傳、外交的各個方向做好了與日本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反觀日本,卻在安倍晉三(Shinzo Abe)政權確立后顯出了很多不切實際的行動。
中國官方近年在日本問題上已經展現了堅決立場,並不斷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在中國對日本展開的行動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宣傳攻勢。此前,中國曾在2012年末借其駐美、英、法使節在各國大報上撰文申明中國對釣魚島主權,讓日本一時措手不及。進入2014年後,這一攻勢更有增無減。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從1月5日開始分批發表系列文章斥責日本,以此為標誌,中國發動了新一輪的進攻: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日前在《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將日本軍國主義比作流行小說《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伏地魔」(Lord Voldemort);駐南非大使田學軍6日也在南非主流媒體撰文,指日本首相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向「東方納粹」頂禮膜拜。
在宣傳戰打響之際,中國也開始在外交領域展開全面的對日行動。就在1月3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記者會上就美日關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安倍等人對二戰甲級戰犯的頂禮膜拜,說到底「就是為了繼承他們的衣缽,企圖為這樣一個歷史鐵案翻案」,並強調日本「如果想翻當年的案,重走當年的路,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崔天凱的這一發言在此後也引發了美國對日本態度的調整,美防長哈格爾(Chuck Hagel)4日兩次向日防相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強調美日間關係時,美日高官間以往必提的日美安保卻不見了。
此外,中國在軍事、海防等方面上的進展更為迅猛,自2013年創設海警這一專門機構以應對釣魚島中日對峙局面后,中方海警已在釣魚島海域站穩腳跟,執法巡航釣魚島也已常態化。而中國海軍更在2013年內多次進出西太平洋,並以大規模編隊的行動來應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的進一步動向。
相對於中國在近期的準備行動,曾在2012年末宣告要以「踏實」的反擊來應對中國行動的日本卻令外界大跌眼鏡。此前,日本駐洛杉磯總領事2012年因提及釣魚島系中國領土的文章親自前往《洛杉磯時報》抗議而令人側目。
進入2014年後,日本方面的行動仍沒有根本變化:在劉曉明發表了將日本稱為「伏地魔」的文章后,日本方面竟以稱中國為「伏地魔」加以對峙,這種蛻變為罵戰的行為令外界頗為嘩然。
相對於中國有目的性的對日活動,以安倍為首的東京當局的外交努力就顯得有些漫無目的。儘管安倍及其幕僚在一年間遍訪全球各國,訪問頻率幾近每月一次,其「地球儀外交」的目的更定義在「牽制中國」上,但是,相對於在非洲、東南亞已經建立穩固根據地的中國不同,日本希望藉助一攬子巨大項目來換得相關國家民眾及高層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