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雷語背後的為官邏輯更可怕
「威脅我就是威脅黨」,恐怕算是官場新年第一雷語了,雖然荒唐,但並不可笑。上級主管部門更應該結合這句話的語境與邏輯關係,對這名官員做出評判和定性。
換句話說,官員一句雷語,如果僅僅是一時衝動的氣話,並不可怕,也可以原諒;但如果他混淆了最基本的為官邏輯,不知道「我是誰」、「為了誰」,那就很可怕,不可寬恕了。
我們回到這件事情本身,達州當地居民孫林夫妻投資70余萬元在罐子鄉建石廠廢渣廢料處理廠。按照協議,每個石廠每年都要給處理費,並由該鄉綜合治理辦公室代收,然後轉交給孫林,但孫氏夫婦一直未能如約收到款項。
在多次找到該鄉黨委書記羅頌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他們向媒體求助。達州電視台1月6日播出的暗訪視頻顯示,羅頌說,「當時我還沒有來,你去找原來的領導,又不是我整的,你把記者弄來干什?我又不怕。」羅頌還表示自己和電視台很熟,「我是市裡面下來的,感覺你在威脅我。」「你威脅共產黨,我馬上叫公安局的(來)處理這個事情,你以為你認識電視台,我認識的比你還多些。」
從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不難看出,作為黨委書記的羅頌對這件事情進行處理的基本態度:第一,新官不理舊賬,前任領導遺留的問題,與我無關;第二,你找媒體來監督我,就是威脅我;第三,如果繼續在這件事上糾纏,當心我找公安局來抓你。
按照這名基層官員的邏輯,既然不是在自己任上發生的事情,就沒有責任和義務負起黨委政府該負的責任,這是負責任的態度嗎?面對輿論監督,不認真面對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反而認為是來施壓的,是不願接受監督還是不敢接受監督?面對群眾上訪,不認真疏導,甚至打算動用強制手段解決問題,算不算另一種強權甚至威脅?
從表面上看,這句有點土豪味道的「威脅我就是威脅黨」可能是這位羅書記一時衝動的「口誤」,但透過這句話的語境,不難看出他把「為人民服務」放在什麼位置,把「面向群眾,面向基層」放在什麼位置,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放在什麼位置。
當下,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且不說這位羅書記能否代表黨的形象,如此簡單粗暴、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顯然不符合群眾路線的要求,只會敗壞黨的形象。
「警察不打人,養他們是幹嘛的?」「我是處級領導,誰敢查我的車?」「你是在為黨說話,還是在為人民說話?」這些流行於網路的種種官員雷語,人們往往會付之一笑,但作為上級組織部門,切不可忽視這「幽默」背後的「黑色」,至少在考察他們的時候要睜大眼睛,讓他們對權力心存敬畏,不至於這麼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