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中國計劃2016年將200多萬人從最貧困的邊遠內陸遷移到較發達地區。中國國務院說,這是2020年中國制定的千萬人脫貧計劃的組成部分。據報道,中國貧困人口占14億總人口的5%,這些人的年收入不到2300元人民幣。
而中國多年國內移民情況表明,移民政策也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例如,外來移民人口的增加,給接收地區帶來新的環境和社會壓力。另外,新移民的適應能力參差不齊,還有故土難離等觀念,許多人在新地區陷入新的生活困境。
不過,中國或許這次將啟動一種高檔大氣上檔次的移民新模式。
4月底,《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製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到為促進高等教育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公平,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安排21萬人,其中本科14萬人,由北京、天津、江蘇等14個省(市)的公辦普通高校承擔,面向河南、廣西、貴州、甘肅等10個中西部省(區)招生。
相比較簡單的搬家模式的移民,這種通過教育政策傾向,讓具有希望的一代人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出貧困偏遠,進入發達內陸地區,進而帶出老的一代,發展小的一代。既省出了搬家式移民的經費補貼更省出了政策照顧,還體現出了公平競爭。用知識改變命運,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就成為了民眾普遍認同的觀點。如今,中國政府用這種觀點的成功再次啟動移民計劃,應該說是相當高檔積極的。
當然,這種計劃也未必是受到所有人歡迎。
5月11日上午8點20分左右,大批家長聚集於江蘇省教育廳門前。8點30分左右,家長手持條幅與宣傳標語堵住教育廳大門,上書「十二年苦讀,江蘇學子期待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反對減招」等字樣,部分學生家長情緒激動,場面一度接近失控。為避免事態進一步發展,相關部門緊急派出應急人員進行現場秩序維護。有江蘇家長在一個微信群里討論時質疑:「江蘇省本一錄取率很低,為9.38%,全國排第21位,為何卻要將招生名額調入高考錄取率高的省份」。還有家長表示,「江蘇考生錄取分數線在全國名列前茅,考同樣學校比別省高出不少,但江蘇985、211年年減招近千人,錄取分數線節節攀升」。
5月13日上午,湖北教育廳門前就聚集了大量家長舉牌表達訴求。一些家長稱,他們擁護向西部傾斜的教育政策,但希望有關部門能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係,保障高考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權利。有家長稱,湖北一本錄取率遠低於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為何卻在16萬支援西部名額中佔到四分之一。也有人稱擔心出現「中西部很容易就能上湖北的重點大學,本省原本能上985的只能上211,211的只能上普本」湖北一名高三學生鄭亮(化名)對弧度表示,其聽到該消息徹底崩潰,放假進補習班,在校從早學到晚,不就是為考上好大學,離家近點,「現在,我真的累了,誰能給我們高三做主」。他還透露,目前他的父母均在提出相關訴求。
不過,個人而言,還是很讚賞通過教育政策傾向模式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