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真的啟蒙無非是關於希望,也是對聰明過頭的事故之無奈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8-8 06: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知識分子

一直不太喜歡用啟蒙這個詞。聽上去好像觀眾都是處在蒙昧狀態,需要知識分子來教導一樣。也同樣不喜歡知識分子這個詞。就我接觸過的人來看,讀書多的人未必更值得信任,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對很多簡單常識的判斷未必正確率更高。但是,如果碼字者也未必比觀眾更有見識,那麼在網際網路和紙媒上發表的各種文章還有什麼意義?我這樣的微博話癆和專欄作者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作為一個比較政治學的研究者,我認為面向大眾寫作的真正意義只有一個,就是讓讀者知道他們並不一定要像現在這樣生活在恐懼中,生活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恐懼在過去的幾千年也許是常態,但以後未必如此。比如談戀愛不一定要懷著買不起房的恐懼,生孩子不一定要懷著對假冒奶粉和計生委的恐懼,受傷生病不一定要懷著被醫院拒之門外的恐懼。一個碼字的人,如果認識不到他的任務無非是在人類社會終於開始找到自由的答案的時候把這個答案反反覆復以各種方式公之於眾,也就妄談什麼啟蒙了。

很多小清新知識分子常常以17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為榜樣,把自己的目標描述為提倡理性,提高公眾的思考能力,甚至更有甚者,想提高公眾的道德自律,法治精神,尊重私權等等,各種不自量力讓人啼笑皆非。且不說他們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道德水準是否真的比一般人更高(我的專欄中對這種自以為是多次批判),就算他們真的高人一等,又有什麼途徑把自己的三觀移植到別人頭上呢?

就算是到了魯迅這個級別的作家,真正的啟蒙作用有多少呢?他筆下諷刺的阿Q,真的會去讀《阿Q正傳》這樣的小說(或者任何小說)嗎?讀了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嗎?孔乙己也好,祥林嫂也好,哪怕是先生的好朋友閏土,哪個會去買本《吶喊》回家看?說句不好聽的吧,這些文字在審美上的價值再高,對社會的改變恐怕是徒勞無功的。更何況,今天那些自詡的啟蒙者,文字上和魯迅時代的作家相比,連審美上的價值都不值一提,他們又能啟得了誰的蒙呢?

我非常同意秦暉的一個觀點:歐洲當年所謂的啟蒙其實更多是知識界內部的啟蒙。他們之所以產生那麼大的影響,是因為他們發明的理論更新了學術共同體內部的共識,所以說白了是一批先知對其他知識人的啟蒙。這種井噴式的學術發現,在今天已經可能性不大,就算出現,也絕不可能出現在社會科學訓練落後了數十年的中國。沒有這個金剛鑽,攬什麼瓷器活呢?任何一條從公知嘴裡說出來的有價值的理論,都可以通過谷歌搜索來輕易獲得,哪個有興趣學習的人真的需要你的啟蒙呢?把自己想象成當代的康德洛克伏爾泰孟德斯鳩,這實在是太多二把刀知識分子的通病。

當然,啟蒙派們往往會察覺到並沒有多少觀眾響應,這時候他們不會檢查自己的言論有多麼空洞無聊,而是去指責民眾聽不進批評,配不上現代政治文明,甚至斷言政治變革以後會是下一個極權等等。本來是他們對個人的影響力的悲觀,卻被他們描繪成了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悲觀。這種悲觀當然是當局願意利用的。他們現在已經沒有辦法讓人相信黨的領導一片光明了,那最好的結果就是讓大家以為其他的選項一樣糟糕。於是《人民日報》才會發出諸如《西方民主應該聽得進批評》這樣的文章,和啟蒙派的素質論、民主悲觀論真可謂一唱一和。

碼字的人如果想make a difference,如果在意自己文字的社會效益,到底能做什麼?其實,政治現代化的路徑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全世界上百個民主國家的經驗已經足夠充裕,不管是案例分析還是大數據,不管用博弈論還是路徑依賴,所得出的結論都是一樣的,無非是:危機-->社會運動和國際壓力-->權力去中心化-->妥協形成多黨選舉政治-->權力進一步去中心化-->政治問責、司法獨立和公民自由。我真的不知道一個國家的公民要獲得基本的自由和安全,還能有什麼別的路可走。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哪個民族是笨到無法完成上述過程的(只不過是條件成熟與否而已)。路徑是明擺著的,不需要也不可能由社會科學根本沒有入門的中國學者們去發明新的理論。知識人所需要做的,無非是把這些路徑客觀地呈現,讓讀者對政治變革的未來抱有希望。

我所觀察到的很多中國人,一生最大的悲劇就是缺少希望。我指的希望並不是那種領袖主導改革的虛假希望——那是守株待兔而已。他們缺少的是對根本性社會變革的想象力。很多人真的相信現有政治制度可以再延續100年(雖然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執政超過70年);真的把各種生存焦慮看成生活的常態;真的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要麼在拉美陷阱里爬不出來,要麼在打內戰;真的以為所有國家都是先污染后治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甚至有朋友的朋友來美國旅遊之前,先跟人打聽要不要準備武器防身。如果你問這些對世界的悲觀者有什麼夢想,奮鬥的目標是什麼,他們說不出來。

我心目中的啟蒙,應該是針對這些人的,為的是告訴他們現在的生活並不是21世紀的常態、而是變態。我並不是叫他們現在就有所行動,這對於大多數城市房奴(更不要說貧苦農民或富士康里的苦力)當然是要求太高了。但是他們至少可以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在條件成熟的一天,給予舊制度致命一擊。

有人說,你這個希望才是虛假希望,你怎麼知道變革不會失敗?關於后冷戰時期政治變革的成功率,我已經談得太多,不再重複。但最關鍵的問題是,還有什麼失敗能比令人窒息的現狀更失敗?我不想把各種可怕場景用排比句再列一遍,但是你只要想一想你每天面臨的各種焦慮(我在國內時尚沒有出現霧霾,但已經覺得焦慮得難以呼吸),再想想比你更窘迫的人(如果你是城市戶口持有者,比你困難的至少有好幾億)生活是什麼樣,想想六千萬留守兒童的絕望,就會明白失敗二字是多麼可笑。

我想起《悲慘世界》的音樂劇,雖然台詞非常簡練,但光是革命者內部質疑革命的價值的內容,就出現在至少三首歌里。雨果和音樂劇的改編者無疑是對那場失敗的革命充滿疑慮的。但是為什麼他們在價值上最終選擇了站在革命的一邊?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哪怕是不順利的革命,難道不好過一潭死水裡的行屍走肉?以前還看到過一篇影評人寫的文章(忘了出處),問為什麼有人紀念《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多少周年,但是從來沒有人紀念同樣有名的《發條橙》?作者自答道:如果一個藝術家的內心像《發條橙》里的場景那麼絕望,你還拍個屁的電影?幹嘛不找根繩上吊?我非常同意,無論藝術也好,文字也好,歸根結底是關於希望的。如果你覺得橫豎沒有希望,也就不必動筆了。

審判日到底什麼時候到來,誰也不知道。各種經濟因素、外交因素、環境因素都可能加快或推遲變革的出現。但不管等的時間有多長,人要想不變成殭屍,就必須抱有希望。我從來不指望啟蒙的文字能讓讀者變得更理性,更有知識,或者更有道德。事實上,我從來不認為讀書人在這些方面有任何優勢,也不認為這些東西需要他們來傳遞。但是對當代社會科學有所了解的人,至少可以把精力用來傳遞希望。你也可以說正能量吧,但務必是變革意義上,而不是保守意義上的正能量。務必讓每個中國人在看著窗外的霧霾和網頁上的「404錯誤萎靡不振的時候,不要忘記自由世界的天空正不斷擴大,總有一天會撥雲見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7: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