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時代的輿論同樣是被控制的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7-21 08: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幾年前,塗鴉剛剛興起的時候,看到宣傳部門也將塗鴉活動納入到宣傳機器中來,運用塗鴉來創作社會正能量的時候,我還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以僵化死板的機制來吸收自由的藝術創作,似乎是一件不兼容的事情。

可是,這確實低估了當局的創新與進化能力。連搖滾樂隊都可以大唱感謝黨了,載體並不代表了自由,而是是否由自由的人來駕馭。即便是宣傳機器,也沒什麼不能時髦的。

還記得新媒體剛興起的時候,公眾也對追打貪官抱有極高的熱情。就在同一段時間,丟u盤的事情特別盛行,總有恰當的人在恰當地時間撿到裝滿了核心資料的u盤,而新聞媒體也能恰到好處的對其進行重要的報道,為引出後面被指控的貪官做好鋪墊。這种放料的手段,起初還頗為有效,因為熱情的公眾總喜歡看到貪官的出醜。

而這樣的操作手法還不夠新潮。近期最為惡搞的一張圖片,莫過於宋祖英被嫁接到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界面之中,隨後她挪用公款開演唱會的事情也一夜間鋪天蓋地起來。消息的壓力,逼迫到宋祖英也不得不通過出席活動來間接闢謠。

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後,或許沒有那麼多偶然。看似僵化的政府和官員,對輿論的精心操控,早已進化到了爐火純青的角度。僅僅通過宣傳口的封殺與禁令,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總是不太好。而宣傳工作並不是被外國記者精心刁難的外交部發言人,除了封殺與禁令之外,根據輿論的傳播特徵,在一個事件起來的時候,迅速放出另一件更熱鬧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已經多次發生。而一些敏感案件的關鍵時間點選擇,也往往選擇在節假日,巧妙地避開了輿論的高峰期。

不僅如此,網路上流傳著一些更新的頗為有趣的素材,比如利用如今國家主席的頭像所編輯出來的一些動態圖片,也充滿了宣傳的味道。最為典型的一張,就是國家主席撕開自己的衣服,露出渾身的肌肉。這樣一張圖片雖然有一定的戲謔的味道,但從另一個角度又彰顯著領導人的力量,頗有玩味的意思,很有精心設計的味道。這樣的圖片頗為網友喜歡,而宣傳的味道也就這樣被病毒營銷的模式所佔領了。網友們不是通過被年輕觀眾拋棄了的中央電視台,也不是通過無人問津的時政新聞所了解到最高領導人,而是在日常的聊天中就完成了對政治認同的首肯。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體制對於資源的吸納能力。如今的宣傳體制,不僅掌控著傳統媒體,也基本掌控了新媒體,而從傳播策略上,有著傳統的如司馬南、周小平、吳丹紅這樣的自乾五,也吸納了一批從媒體和新媒體轉行加入政府部門的年輕人。尤其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加入,讓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文章,有了真正面向社會傳播的生命力,而宣傳的工作,在一個全新的平台上已經全面成功展開了。

相比而言,反倒是曾經利用新媒體開闢了言論空間的自由知識分子,越來越難找到發言的空間。當體制的傳播水平已經和民間旗鼓相當的時候,帶有更多政治優勢和資源優勢的宣傳機器,已經以軟控制的形式佔領操控了輿論。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人心向背不只體現在表面的輿論上。為此,即便新時代的輿論陣地不屬於民間,但人心永遠是民間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