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網"登載江仙《毛澤東與中南海》一文(以下簡稱"江文"),系轉引"人民網"10月15日發表的同名文章。江仙是何方神聖,筆者不知,據他說寫作時參考了舒雲《從西柏坡到中南海》,樹軍《中南海備忘錄》,王凡《紅牆記憶》等資料。因為事涉毛澤東的日常生活,與自己近來的閱讀興趣有關,瀏覽一過,發現文章不長,謬誤不少,有的可能是作者之誤,有的可能是引用資料本身的問題。下面舉幾個比較明顯的例子。
一、在1949年到1958年之間,菊香書屋僅增建了兩個衛生間嗎?
"江文"說:"菊香書屋最初的整修規模很小,毛澤東入住后始終不同意為修房子花錢,後來只好趁他出差的時候突擊修建了兩個衛生間,毛澤東和江青各一個,毛澤東的廁所按照他的習慣建成了蹲式的。1958年,在工作人員的再三勸說下,毛澤東終於同意整修菊香書屋。"這是把毛澤東入住菊香書屋后的多次局部修繕省略掉了。據參加豐澤園修繕工程的田恆貴工程師說,他於1951年進中南海以後主持的第一個工程,是給毛澤東和江青建衛生間。而且,一年以後他們把院內走廊加高了,並做成了用玻璃和木石材料封閉式的。1956年,又拆了東邊的西六所建築,毛澤東的院子擴大,增建了毛澤東及身邊工作人員活動用的乒乓球室。還重修了衛生間,為毛澤東換了個大浴缸(田恆貴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內修繕工程雜憶》,載《文史參考》雜誌2010年第16期)。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到1958年才"終於同意整修菊香書屋"之事。因為要宣傳毛澤東生活簡樸,把中間幾次修繕隱瞞起來不告訴讀者的做法並不光彩。
二、毛澤東對修建玉泉山小游泳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江文"說:"1954年,趁毛澤東出差的時候,江青做主在玉泉山為他建了一個室內游泳池,事先沒有告訴毛澤東,修建太倉促,面積很小,毛回京之後很生氣,認為浪費了錢,一次也沒下去過。"
"江文"所說玉泉山小游泳池修建的時間不對。據衛士馬武義回憶:"1953年9月的一天……汪東興同志從後門來到主席身邊,滿面笑容地說:'主席,給你蓋了棟新房子,今天天很好,去看看吧!''哦!那好哇,去看看去。'"(《毛澤東與他的衛士們》下卷,第582頁)。這座新房子是高而大的平房。包括擺放著4棵芳香佛手的正廳,正廳左側的警衛值班室,放著鋼琴和乒乓球桌的100多平方米的娛樂室,東西向的長走廊,5套內有衛生間、設備齊全的標準間,兩則全為玻璃窗、寬4米、長20余米的花廊,兩間高大寬闊、所有傢具都是蘋果綠色的毛澤東卧室和辦公室,屋內所有窗帘都是3層,整個室內都鋪著厚實的駝毛地毯。該住所還包括電影廳、會客廳、餐廳以及江青張羅建的一個室內游泳池。"整個游泳室不過百平米,水池只有五六十平方米、齊腰深的水,但有山有流水,有花有草,還有一塊雙人床大的沙灘(同前書,第584頁)。毛澤東並不喜歡這個小游泳池,一次也沒有游過,後來還用自己的稿費5億元(舊幣,每萬元相當於新幣1元)支付了小游泳池工程的費用,讓江青寫檢討。為什麼會這樣?"江文"說毛澤東"很生氣,認為浪費了錢"。這話沒有說到點子上。毛不高興的原因,一是江青事先沒有跟毛說過,自作主張。在1950年代前期,毛澤東對江青在國務、家事中個人獨斷專行還是有所約束的,衛士長李銀橋曾講過不少這方面的故事。當時毛澤東反腐敗的態度比較認真,對自己的家人也不例外。二是齊腰深的泳池、雙人床大小的沙灘是曾在"十里洋場"混過的江青刻意營造的情調,與毛澤東的需要格格不入。毛澤東遊泳是真游,尤其是喜歡在"大風大浪"里游,在長江、黃河裡游,對江青那一套沒有興趣。"江文"說毛澤東認為修小游泳池"浪費了錢",實際上是指果為因。如果小游泳池適合毛澤東的需要,就不能認為是浪費。否則就無法解釋同時期中南海里大興土木修建室外和室內游泳池的現象,該工程規模是玉泉山小游泳池的十數倍,花的錢更多,為什麼毛澤東不認為是"浪費了錢"?小游泳池他不喜歡,放在那裡沒用,這才是浪費。
三、毛澤東搬離菊香書屋,是因為對的房屋"修葺一新"不滿嗎?
"江文"說:"1966年上半年,中央辦公廳趁毛主席離京外出巡視考察期間,對菊香書屋紫雲軒居宅進行一次維修。當毛主席7月18日回到豐澤園后,發現園內所有的房子都修葺一新,大為不悅,一氣之下搬到游泳池不肯回來。"
這其實是一個流傳甚廣、卻無法自圓其說的理由。筆者曾撰文予以駁斥,至今不見任何文字反駁。現把相關大體意思附之於下:
毛澤東的秘書張玉鳳說,毛入住中南海菊香書屋后,堅持勤儉節約。1966年,他於7月18日一回到豐澤園,發現園內所有的房子都修茸一新,正房向陽一面還新修了一道雙夾道走廊,安上雙層玻璃。毛澤東大為不悅,因為這樣的修繕未徵得他同意。他搬到中南海懷仁堂東側的房子里去住了,一直住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住了十年。江青則在釣魚台另住。毛澤東的新住處,人們通稱"游泳池",因為他住在游泳池旁。那游泳池,是毛澤東用《毛澤東選集》的稿費修建的。喜歡游泳的他,這樣不出中南海也能游泳。游泳池分室內、室外兩個。毛澤東住在室內游泳池之側。他的住處,有一間不大的卧室,另有一間大廳,那是書房兼客廳。電影、電視和新聞照片中常常出現的,就是那間大廳。"(香港《文匯報》記者阮紀宏《張玉鳳回憶在毛澤東身邊的日子》)。順便說一句,張玉鳳關於中南海的游泳池是毛澤東用自己稿費修建的說法,已被維修處田恆貴工程師證明是子虛烏有,這裡不再綴述。
這個故事的情節明顯不靠譜。
北京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是清代建築。毛澤東入住后,在1951、1952、1956年曾進行過大大小小的局部修繕。1958年對菊香書屋進行改造(稱"06工程"),是當年中南海最大的工程,領導分別讓田恆貴和另一名工程師梁炳亮各搞一個工程設計方案。他們兩人的設計圖畫出來后,毛澤東的"大管家"葉子龍和羅道讓又在此基礎上,各自做了修改,畫出草圖。兩份草圖被送到毛澤東那裡,他最後選定了葉子龍的那一份(田恆貴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內修繕工程雜憶》,載《文史參考》雜誌2010年第16期)。
關於游泳池的修建時間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來自在中南海負責修繕工作的工程師田恆貴。他說該處原係為方便毛游泳,1955年由中央建築設計院設計,由北京市第五建築公司負責施工的室內游泳池(田恆貴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內修繕工程雜憶》,載《文史參考》雜誌2010年第16期)。另一個說法來自專門負責修建中南海游泳池等建築的工程師王愛深。他說:"中南海室內游泳池是一九五四年開始修建,一九五五年秋天大約九月或十月完工的。游泳池南端的太陽光室是一九五九年擴建,一九六○年春天才完工。"(《歷史的真實——評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的回憶〉o第三章》)。建築內除游泳池外,還有門廳、更衣室、淋浴室,東南角有供其休息的一間住房,南面有供其會客的大廳。
毛澤東為什麼要移居游泳池?張玉鳳說是因為未經毛澤東同意而修繕菊香書屋的緣故。但專門負責修繕中南海房屋的田恆貴工程師另有說法。他說自游泳池修好后,毛澤東時常來住。至於1966年正式搬到游泳池的原因,則是"是因那裡的房間都是落地大玻璃窗,比菊香書屋更敞亮"。1957年11月2日跟毛澤東訪問蘇聯的警衛局副局長王敬先發現,毛澤東住的房間都是落地大玻璃窗,他住在這樣的房間里心情好像特別好,對這樣敞亮的房間很喜歡。從蘇聯回國后,王敬先將他的觀察告訴了周圍的人,於是人們有了毛主席喜歡大玻璃窗的印象。菊香書屋經過這樣的改造后,毛澤東確實比較滿意。
張玉鳳說毛澤東因未經其同意而修繕菊香書屋,因此搬離。這個意思在什麼時候向什麼人說過,筆者不知。筆者知道的事實是:1959年6月,毛澤東在滴水洞口的韶山水庫游泳,對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說:"小舟,咯個地方很安靜,我退休后,在這兒搭個茅棚給我住住好嗎?"1960年5月,毛澤東回長沙,與新任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再次談起韶山有個滴水洞,這個地方很好(參見《毛澤東生活檔案》下卷,第817頁),要讓張平化把滴水洞修起來。1966年6月17日,毛澤東第二次回到故鄉,首次住進張平化為他蓋的滴水洞別墅。毛澤東很滿意,"抬眼望著蔥綠的群山,高興地說:'這個洞子天生一半,人工一半,怕是花了不少錢哪!既然修了,就要管理好,不要破壞了'。"(《張耀祠回憶錄——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第86頁)僅僅1個月零1天後,他返回北京,卻對菊香書屋"安上雙層玻璃"這樣的小修繕"大為不悅","搬到中南海懷仁堂東側的房子(引者注,即游泳池)里去住了"。毛澤東因不高興而遷居,在中南海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主其事者按理應受到處理。1953年江青自作主張修了玉泉山一號樓小游泳池,毛澤東還讓她寫檢討,並拿出自己5億元(舊幣)稿費替她付賬。奇怪的是,這次卻沒有聽說有哪個人受到批評,也沒有聽說哪個人寫檢討。只要不是智力太差,誰都惦量得出來修繕一下舊宅和建造一座新宅哪個花費更大?誰都清楚哪個是勤儉節約,哪個是鋪張浪費?故事的結局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按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的說法,他是堅持勤儉節約,對原住房修繕表示不滿而搬走,結果卻搬進了另外一座更新的房子!
四、毛澤東在唐山地震前沒住過"202",是否意味著他沒用過"202"?
"江文"說:"1974年底,202工程完工,但毛澤東還是堅決不去住,有人勸說將豐澤園菊香書屋整修一下住回去,他說:'我講過,我就住在這裡,哪都不去。豐澤園我也不去。就住在這兒!'
提到"202",不能不提到"文革"期間在北京為毛澤東蓋新房子。1949年以後為毛澤東蓋房子,大致有三次高潮:一是在1950年代初。為了滿足毛澤東在北京生活,到北戴河渡假,到外地巡視的需要,蓋了一批房子。在北京的有新六所、玉泉山一號樓,在北戴河有小別墅,在各省會城市有杭州劉庄、武漢南山甲所、廣州小島一號樓等。二是1950年代末,中國遭遇"三年困難",農民餓死數以千萬計,但全國各地都掀起為毛澤東及中央其他領導人蓋別墅的高潮,專門為毛蓋的,在北京有密雲水庫石駱駝別墅,天津有第一招待所一號樓,上海西郊賓館某樓(按理應為一號樓),杭州汪庄賓館(今西子賓館)一號樓,武漢梅嶺建築群,廣州白雲山雞頸坑等數十處;在風景區有廬山蘆林一號別墅、遼寧大連棒棰島賓館、山東青島八大關小禮堂、海南鹿回頭賓館住所等;在家鄉有湖南韶山賓館盧家灣一號樓、湖南韶山滴水洞別墅等。三是"文革"期間,除了因戰備而修建的湖北咸寧特一號別墅,為毛澤東專列臨時停車使用的浙江金華"512工程"別墅、上海虹橋"一0一"住所外,在北京有新建的官園住所、中南海"202"住所,還有原先並非為毛澤東專門修建,但歸他使用的北京人民大會堂118廳、釣魚台12號樓,外地則有專門修建的廣州南湖別墅、磨刀坑別墅,南昌"八二八"賓館一號樓等。別的不說,僅在北京地區中南海之外,屬於毛澤東的專用住所就有新六所(1950年代末以後不再去)、官園住所(從未去過)、北京密雲水庫石駱駝別墅(可能從未去過)、玉泉山一號樓(常去)、北戴河別墅(1959年建,因歸中辦管理,故附於此,常去)、北京人民大會堂118廳、釣魚台12號樓("文革"初期常去)等,這些住所毛澤東不用時,別人不敢用,不能用。
即使在中南海內,毛澤東也擁有3套住房:1.菊香書屋(江仙的文章閉口不提毛家除了菊香書屋這個四合院外,還有一個南院,江青的姐姐、毛家子女平時都住在這個院子里這一事實)。毛澤東搬到游泳池以後,他的傢具、書籍、什物都放在這裡,每頓飯由附屬於菊香書屋的"毛家小灶"做好送到游泳池。毛的小女兒李訥從江西五七幹校回京后,也住在菊香書屋並生下孩子。2.游泳池。3."202"住所。關於這所房子的修建,江仙說:"1974年,毛澤東終於同意將游泳池南面幾處舊的小平房拆掉,新蓋一座房間寬敞、高大明亮、抗震能力強的房子,即202別墅。別墅有卧室、書房、會客廳,還有幾間附屬用房,有寬敞的走廊連接室內游泳池。施工中特彆強調人員的絕對可靠,首先要求各施工單位的黨組織對人員進行認真審查,再經警衛局保衛部門嚴格把關。施工現場的重要部位,中南海的警衛部隊日夜設哨看守。工程中的各種管道、風口、頂棚等處都有專人巡迴檢查。驗收時,除組織人工細緻檢查外,還請衛生、防化及反竊聽等有關部門帶上儀器進行防原子、防化學、防輻射等等檢測"。江仙說"202"於1974年底完工,毛澤東堅決不去住。按筆者的理解,"不去住"是指不在那裡過夜。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毛澤東不去"住",並不意味著不去"用"。1975年,警衛局副局長張耀祠、機要秘書張玉鳳經常陪著毛澤東在"202"看電影。而且,毛澤東雖然沒有答應去住,有關部門都是按其隨時來住的情形管理該住所的。每天打掃衛生,開窗換氣,調節溫度,裡面的一切設施齊備,只要進來就能住(《走進毛澤東的最後歲月》,第141頁)。
江仙寫《毛澤東與中南海》一文,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筆者愚純,始終理解不了。筆者所知道的是,作為一位高齡老人,通常比較固執,按照其建築審美觀,喜歡住游泳池這種大窗戶的房子,無可非議。但並不能排除在全國老百姓住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他在中南海擁有3處住房,在北京另外擁有6處住房,在全國各地擁有數十套住過或從未住過的房子的事實。非要在毛澤東住游泳池這件事上說出點花樣來,就像我們今天說擁有數十套住房的房爺、房奶、房叔、房嬸、房哥、房姐們尚且住在一居室里,是多麼艱苦樸素一樣,有這個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