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政治環境進一步緊縮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6-26 06: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中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境內發生了一連串令人錯訛的大事。幾件大事之間的聯繫顯而易見,中共現在的目標是境外敵對勢力。

其中有幾件事特別值得關注。一是中紀委的張英偉批評社科院有些學者接受境外勢力點對點地滲透,二是《環球時報》刊登華夏的文章,個別學者吃裡扒外充當內鬼出賣民族利益,三是國安委部署,對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NGO)進行大規模調查。

這幾個事件傳遞的政治信號十分清楚。中國政府將整肅境外NGO,並借整肅NGO之名,進一步整肅國內學界和思想界,中國的政治環境因而將進一步緊縮。

國安委部署摸底調查境外NGO的消息,似乎是意外泄露。按照國安委的原意,這項摸底調查應當秘密進行,內外有別、內緊外松,只做不說,不宣傳不報道,無奈被毫無政治頭腦的某些地方政府捅了出來。617日,山西《長直鄉境外非政府組織和活動情況調查摸底工作方案》稱,國安委統一部署,動員各級黨政,在5月到7月底對在華境外NGO進行徹查。安徽霍山縣、山西運城、山東薛城和棗莊市、福建平和縣、廣西隆林縣等,都發布了調查涉外NGO的消息。而廣東民政廳早在422日就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在粵境外NGO的普查。

這些徹查舉措,應當和習近平在415日的國安委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有關。習說,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這種宣示十分可笑,諸多安全,無一不是最重要。其實誰都知道,對中共而言,保證其政權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境外勢力對中共政權安全的威脅和挑戰,一直是習近平擔憂的事。

《中國社會科學報》514日對公安大學教授王存奎的專訪,為習近平的擔憂提供了一個註腳。這篇專訪題目就是主動應對境外NGO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和挑戰。該文發刊於5月中旬,採訪可能發生於4月,即採訪記者在了解國安委調查境外NGO的背景和指示后,立即進行的採訪。記者提的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他問:境外NGO的活動對我國產生了哪些負面影響?境外NGO在華滲透活動呈現何種趨勢?會給中國的政治安全帶來何種影響?

根據王存奎的介紹,目前,在中國長期活動的境外NGO1000個左右,其中,有政治滲透背景的有數百家。王存奎指責說,這些NGO「以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學者訪問為由,積極向我基層社會灌輸西方民主意識、推廣所謂公民意識教育以宣傳西方價值觀念、培養精英人才為目標,在我國的高等院校、政府部門開展活動」……等等。

為了對付這些NGO,王存奎提了幾個建議:強化對境外NGO的調查;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人員及其犯罪活動,由公安機關予以偵查、調查與處置;必要時,政府應拒發入境簽證,阻斷境外NGO的滲透渠道。

中國政府顯然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如果人們在7月之後,聽到一些境外NGO被關閉、被處置、其人員被拒簽的消息,不應感到震驚。

北京當局一方面整肅境外NGO,一方面借批境外敵對勢力,對境內學界和思想界開刀。就在張英偉批評社科院之後不久,社科院開始填表調查一些學者與海外機構,特別是NGO和基金會的來往和財務關係。社科院開始人人自危。

不僅社科院,凡有海歸及接受外國資助的單位,都有可能被調查、被懷疑。中國的學界和思想界於是面臨選擇,要麼適應和順應習近平,要麼堅持己見,但堅持民主憲政己見的結果,就可能會被整肅、被處理。華夏文章殺氣騰騰地說,對這些人,不管他們披上什麼學術隱身衣,都要一查到底,從學術隊伍中清除出去。極左派又歡欣鼓舞了,叫著要徹查炎黃春秋幫派、南方報系、北大經濟學家,以保國家安全。

一場類似反右的血雨腥風,似乎正在醞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