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政府如何篡改天安門運動歷史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6-5 12: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中國政府, 天安門, 歷史, 如何

1998年從中國移民加拿大的哈佛大學學者何曉清於今年推出新書《天安門流亡者:中國民主抗爭的呼聲》(Tiananmen Exiles: Voices of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China),在六四事件25周年前夕,正在加拿大推廣此書的何曉清指中國政府篡改天安門運動歷史,把用和平手段呼籲民主的學生說成是反革命分子,把在鎮壓中死去的軍人奉為英雄。她認為中國共產黨有成功掩蓋真相和篡改歷史的記錄,如19581962年的大飢荒餓死了3600萬人,死亡人數是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倍,而中國共產黨把它說成是三年自然災害。

在接受加拿大著名主持人麥克-因懷特(Michael Enright)在CBC電台英語頻道早間節目61日周日版的專訪中,何曉清以死於天安門屠殺的人數為例說明真相的模糊,沒有人能證實死亡者的具體數字,中國紅十字會曾估計是2600人,他們後來又否認了這一說法。

1989年, 17歲的少女何曉清在廣州參加了學生遊行,中國政府在北京大開殺戒后,她戴著哀悼死者的黑袖標回到學校,但在老師發出危險警告后摘下了黑袖標,她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自己是個懦夫,因為不想被學校開除,也不想坐牢。」2008年,何曉清以跨學科方法研究八九天安門一代,獲得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並於20109月開始講授六四課程,以《有目標的反叛﹕天安門運動的歷史與記憶》為題,研究八九學運在過去二十多年裡如何在官方和非官方的話語里被記憶和解讀。

她的著作以其在多倫多大學的博士論文為基礎,收錄了對易丹軒、沈彤和王丹三名前學運領袖的採訪,也對一批得到天空,失去大地的普通流亡者做了記錄。531日,在曾發出六萬張六四綠卡的加拿大,何曉清在演講中引用了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話:人類對抗強權的鬥爭,就是記憶對抗遺忘的鬥爭。

在與麥克-因懷特的對話中,何曉清指本星期,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世界各國將為天安門大屠殺25周年舉辦紀念活動,唯獨中國除外,中國政府正在篡改歷史中的這一章節,他們在事件后立即採取行動擬制進一步的抗議,並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一方面,政府要使那些參與者明白後果,使他們日後不敢再有所行動,另一方面,他們欺騙不知情的人,讓他們只能得到官方的信息

北京通過精心製作的愛國主義教育來推廣事件的官方版本,試圖讓中國人相信共產黨代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何曉清說:軍隊被說成是人民的保護者,鎮壓被說成是維護穩定和保障繁榮的必要正義行為,是反對西方分裂和削弱中國的陰謀。這就是為什麼在08年北京奧運前夕,有那麼多支持北京的人在西方舉著紅旗,指責達賴喇嘛,他們覺得批評中國的政治體制就是反對中華民族和與中國人作對,中國把自己打扮成了西方的受害者

何曉清說因為中國人不可以公開談論或寫作天安門事件,連六四這個字眼也遭遇了政府的防火牆,中國人便以535日來暗示民主運動,以躲避新聞審查。在國際上,北京提供免費的教師、教材和經費在各國建立數以百計的孔子學院,已經成為其國際宣傳工具,加拿大已有八所孔子學院,近日多倫多教育局又宣布將增開一家。

何曉清認為在中國民眾可以公開哀悼前,天安門屠殺的傷口不會癒合。中國人連為死者點一支蠟燭的機會都沒有,人們無法表達憤怒和恐懼,而在壓制歷史真相和記憶的背後,是整個中國社會的扭曲,犬儒主義、民族主義和物質主義都源於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