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靈魂 ---- 永遠行走在歸鄉途中的遊子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5-24 11: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評論

如果吃了一頓美餐,你會感到快樂。是什麼東西在快樂呢?當然是你的身體。如果讀了一本好書,聽了一支優美的樂曲,看到了一片美麗的風景,你也會感到快樂。是什麼東西在快樂呢?顯然就不是身體了,只能說,是你的心靈、靈魂感到了愉悅。

如果你犯了胃痛,摔了一跤,或者被蟲子蜇了一口,你的身體會受疼痛的折磨。可是,如果你失戀了,你的親人去世了,你想到了自己有一天會死,或者你遭到了不義的事情,是你的哪一部分在痛苦呢?當然又是靈魂。

看起來,人有一個身體,又有一個靈魂,它們是有很大不同的東西。有些哲學家否認人有靈魂,他們把靈魂說成是肉體的一種功能。可是,如果沒有靈魂,我們怎麼解釋上述種種精神性質的快樂和痛苦的根源呢?

靈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不像眼睛、耳朵、胃、心臟、大腦那樣是人體的一個器官,但是,根據人有著不同於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們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其實,所謂靈魂,就是承載我們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內在空間。

人的肉身是很實際的,它要生存,為了生存便要求溫飽,為了生存得更好還要到社會上去奮鬥,去獲取名利地位。人的靈魂就不那麼實際了,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藝術之類的精神價值。我們把這種對理想和精神價值的追求稱作精神生活。如果一個人只知道吃睡和賺錢,完全沒有精神生活,我們就會嘲笑他沒有靈魂,認為他與動物沒有多大區別。

靈魂好像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它總是在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這種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從何而來?當我們看到美的形象,聽到美的音樂,我們的靈魂為何會感動和陶醉?一個未被污染的淳樸的靈魂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喜歡美善的東西,討厭醜惡的東西,它是怎麼會具備這樣的特性的?

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對此給出了一種解釋。他推測,靈魂必定曾經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生活過,見識過完美無缺的美和善,所以,當它投胎到肉體中以後,現實世界里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東西,會使它朦朧地回憶起那個理想世界,這既使它激動和快樂,又使它不滿足而嚮往完善的美和善。

他還由此得出進一步的結論:靈魂和肉體有著完全不同的來源,肉體會死亡,而靈魂是不朽的。他的這個解釋受到了後世許多哲學家的批評,被指責為神秘主義。使我感到奇怪的是,人們怎麼沒有聽出柏拉圖是在講一個寓言呢?

他其實是想說,人的靈魂渴望向上,就像遊子渴望回到故鄉一樣,靈魂的故鄉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遠在思念,在渴望,永遠走在回鄉的途中。至於這故鄉究竟在哪裡,則是一個永恆的謎。我們只好用寓言的方式說,那是一個像天堂一樣美好的地方。靈魂是我們身上的神性,當我們享受靈魂的愉悅時,我們離動物最遠而離神最近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我挺喜歡有所痴迷的人。小時候就讀到過張岱那句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深情也。後來知道袁中郎也說過類似的話: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秋夢闌珊 2014-5-24 14:48
痴迷是因為找到了那個精神的家園。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