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路易十六之死 ZT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5-21 00: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1、一個愛百姓的善良國王被送上了斷頭台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走上斷頭台時,保持著優雅的尊嚴,還顯得很善良。

路易十六是1793121日被處死的。他到了刑場后,不忘記要求革命者不要加害在他生命最後時刻陪伴他的宮廷牧師。他從容地脫去衣服,高聲對圍觀的人們說:我的死是無辜的,我寬恕我的敵人們,我希望我的血會對法蘭西人有益。

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王后是9個月後被處死的。這位因奢侈和頑固堅持專制而被法國人痛恨的女人臨刑前也表現了十足的優雅和善良。她給即將成為孤兒的8歲兒子留下遺言:永遠不要給父母報仇。(這個可憐的孤兒兩年後也在囚禁中死去)。她請求上帝寬恕自己,同時原諒所有的敵人。

米涅在《法國革命史》一書中談到路易十六之死時說:一個最善良又最軟弱的國王,經過十六年半一心謀求幸福的統治之後,在39歲上死去了。他的祖先給他遺留下一場革命。他比他的祖先哪一個都更適合於防止或結束這場革命;因為他在革命爆發前能成為一個實行改革的國王,或者在革命爆發后做一個立憲君主。他是唯一具有一切好國王所應有的畏上帝和愛百姓這兩個優點的國君。

托克維爾也認為路易十六是個善良的國王。他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說,在路易十六時代對自由和人的生命的尊重經常可見,尤其可以見到對窮人苦難的真正關心。路易十六確實有一些注重民生的舉措,如賑濟、設立扶貧基金、辦慈善工場、建立乞丐收容機構等。托克維爾還認為,路易十六時代經濟上也很繁榮。

一個善良的注重民生的國王在經濟繁榮時期為什麼沒能制止革命發生?為什麼會被送上斷頭台?

托克維爾認為,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托克維爾這一說法被許多人提起,甚至有人因此害怕和拒絕改革。

一個壞政府在開始改革的時候最危險這一論斷並沒有充分的依據,古今中外很多壞政府的垮台都不是由於開始了改革,恰恰是拒絕改革。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也是由於他對改革的拒絕和抵制。

2、從強勢專制到腐敗專制,法國苦專制已久

路易十六之前,法國經歷了兩段長期的有特色的專制:路易十四的強勢專制和路易十五的腐敗專制。到了路易十六時,革命的洪水來了。

下游的洪水是上游的水勢造成的。

本來,法國的政治文明並不落後。城市自治公社是法國人最先建立的;三級會議——由社會三個等級代表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也早在1302年就召開了,比英國的模範議會只晚了7年。

但在由封建社會向民族國家轉型的過程中,法國走了強化專制的道路。三級會議沒有發展成為制約和分享權力的機構,政治協商的功能也被消弱,1614年以後乾脆就不召開了;城市自治權利也被剝奪,國王的權力一直在加強。

波旁王朝建立后,法國出了兩個強勢領導人,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和路易十四,使法國專制統治達至鼎盛。

黎塞留實行鐵腕統治,強化中央集權,將不定期派至各省的欽差大臣變為常駐總督,控制了地方行政、司法和財政大權,剝奪了地方勢力與民眾的參政權利。在輿論控制方面,黎塞留限制出版自由,創辦了官辦報紙控制輿論導向。在經濟方面黎塞留支持工商業發展,鼓勵外向型經濟,強化稅收征管,使稅收大幅度增加,為強化專制提供了經濟保障。

路易十四在位長達72年,親政54年,他是法國歷史上最強勢最專制的國王,認為朕即國家,把國家和國王等同起來。他繼續黎塞留的方針,剝奪封建貴族的政治統治權,把權力集中到中央,集中到自己手裡。為了避免貴族造反,路易十四建了宏大奢華的凡爾賽宮,把各地貴族召到宮廷長住。他設立了一些弼馬溫職務,分派給貴族擔當。一個伯爵可能是御衣總監,一個公爵可能是旌旗總監。他在公務之餘帶領貴族們練禮儀、吃大餐、聽歌劇,甚至學跳芭蕾舞。路易十四強化專制權力的代價巨大:幹部隊伍龐大,宮廷支出巨大。路易十四執政期間還打了三十一年仗。他死時國庫空了。

在形成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英國以憲政主義和代議制代替了封建主義,走的是民眾越來越多地參與政治的道路;而法國則以專制主義替代了封建主義,把民眾排除在政治之外。專制必然導致社會不平等的加劇和社會矛盾的尖銳。

路易十四死後,他的重孫子路易十五繼位,在位長達59年。路易十五風花雪月,喜歡獵獲野獸,更喜歡獵獲美女。在國王的帶動下,法國特權階級奢靡成風。雖然路易十五在統治上有些鬆動,但蠻橫的強勢專制演變為腐朽專制,人民的厭惡更甚。路易十五不在乎人民的感受,他的名言是: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法國人民苦專制已久,滔天洪水的匯聚不可避免。

3、路易十六說伏爾泰和盧梭滅亡了法國

1774年,20歲的路易十六繼承了爺爺路易十五的王位,走上了最高領導人的崗位。他接班時,法國君主專制的大廈已經岌岌可危了。

路易十六繼位時,法國啟蒙運動已經開展半個多世紀了。所謂啟蒙運動,就是一些有著公共情懷的思想家,用今天的話說是公知,向專制主義發起衝擊。這些公知們在沙龍里在俱樂部里在通信中討論國事;在文學、戲劇作品中,在合法和非法出版物中,在編撰的百科全書中,宣傳理性與科學、自由與憲政。啟蒙運動是英國憲政革命所產生的衝擊波的擴展,更是法國強大、蠻橫而腐敗的專制統治的反作用。

啟蒙運動宣揚理性;否定君權神授和教會權威;強調主權在民和制約權力;宣揚平等。啟蒙運動瓦解了專制權力的合法性支撐,人民不再認為國王執政是理所當然的。

路易十六在位十幾年都不知道公知們說了什麼,不知道人民的願望,直到法國大革命後期他成為囚徒后,才有空讀了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和盧梭的書。路易十六讀後嘆息道:伏爾泰、盧梭滅亡了法國!

當然,法國沒有滅亡,滅亡的是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也不是非滅亡不可,如果路易十六對啟蒙運動公知們所主張的主權在民的理念和歷史趨勢有所覺悟並順勢而為的話。

4、改革行不通,革命就會不約而至

僅有公知啟蒙並不能引發革命,最有效的啟蒙還是專制之惡。專制制度所造成和不斷強化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才是革命的發動機。

從路易十六接班到大革命爆發的15年間,法國幾乎每年都有群體性事件——叛亂——發生,饑民造反,農民抗稅。

法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強勢而又腐化的專制體制龐大而又奢侈,消耗極大。路易十六還想有所作為,搞一些公共工程,上一些民生項目,由此稅賦很重。

當時法國第一等級教士和第二等級貴族只佔人口2%,佔據了大多數土地資源,壟斷了絕大多數幹部崗位,卻從不納稅。而第三等級,包括資產階級、工人和農民等,承擔著全部稅負。最苦的是農民,不僅稅負重,還承擔著名目繁多的勞役。

沒有納稅人的同意不得收稅是中世紀歐洲深入人心的原則。這一原則在憲政的英國得以定格,在專制的法國卻被拋棄。法國的納稅階層——第三等級——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啟蒙運動也好,群體性事件也好,其實都是在表達人民享有政治權利和平等地位的強烈願望。

路易十六對主權在民的時代觀念和人民要求權利的強烈願望無動於衷,以為自己繼承權力是理所當然的。他不知道應當敬畏國家真正的主權擁有者——人民。儘管他標榜自己愛人民,但那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恩賜心態。真的愛人民,最能表明誠意的是還權於民。路易十六不僅不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還權於民,或讓人民分享權力,連最起碼的改良也不推進。

路易十六執政初期的內閣中有主張改革的大臣。財政大臣杜爾果主張免除農民的徭役,取消特權階級不納稅的特權,啟動政治改革。另一位大臣馬爾澤布主張給每個人以應有的權利,取消新聞和出版檢查制度,保證司法公正等。但在統治核心內部反對改革的頑固勢力的強力阻撓下,路易十六棄用了改革派。正如米涅所說,在有人享有特權和大眾受到奴役的制度下,一切為公眾利益所進行的改革都是行不通的。

改革行不通,革命就會不約而至。

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索因稅而起。路易十六時財政入不敷出已達至極限。他不去裁減龐大的官僚機構,不去縮減王室和政府的龐大開支,不肯降低奢華的消費,而是期望通過經濟政策解決問題。

路易十六1783年任命的財政大臣卡洛納試圖以投資刺激經濟,大搞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錢就發債券,鑄錢幣,出賣土地。如此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醞釀了更大的財政危機。卡洛納不得不設計一種土地所有者都必須繳納的土地特徵稅,但遭到了從來不納稅的貴族階級的抵制。貴族們提出必須召開三級會議才能決定收稅的事。法國已經170多年沒有召開三級會議了,路易十六不同意召開,想強行通過稅收法令,但遭到激烈反抗,許多地方出現騷動。沒有辦法,路易十六被迫決定召開三級會議。

由此,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

5、路易十六無視民意,三級會議改旗易幟

法國人民對三級會議寄予厚望,他們在選出代表的同時還寫了陳情書,一共有6萬多份陳情書。人民的普遍願望是:反對專制主義,要求制定限制國王權力的憲法;建立全國代表機構決定徵稅和制定法律;改革稅收和司法制度;保障個人自由和出版自由;實行地方自治等。

路易十六隻想通過三級會議增加稅收,解決財政困難,絲毫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願望和準備,也沒有意識到人民爭取權利的強烈願望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三級會議於178955日開幕,路易十六在開幕式上除了強調國家困難、要求增加稅賦外,對政治體制改革閉口不談。

在國王講話之後致詞的掌璽大臣巴郎登則明確說,有人利用流言蜚語夢想改變君主政體不可移易的原則,他要求與會人員要憤然摒棄這些危險的改革

國王和掌璽大臣的講話使第三等級代表清楚了:指望國王改革無望。於是,他們自行宣布三級會議為國民議會,擁有國家主權,未經國民議會批准不得徵稅等。

這一行動顛覆了波旁王朝的政權,但它具有合法性。國王只代表幾十人的家族,而第三等級代表的背後是2450萬法國人民。

對於第三等級代表的顛覆之舉,路易十六立場強硬,接連發表三次重要講話,不承認國民議會及其做出的決議,並準備動用武力。但巴黎人民站在國民議會一邊,在巴黎的近衛軍也傾向人民,有傳言巴黎民眾要向凡爾賽進軍,路易十六才沒敢輕舉妄動。由此,三級會議變成國民議會並擁有國家最高權力成為既成事實。

法國改旗易幟了。

6、巴黎民眾為什麼攻打巴士底獄

路易十六不甘心改旗易幟,他一方面暗自調動軍隊,一方面撤了傾向改革的大臣內克爾的職。這兩個舉動令巴黎民眾恐懼和憤怒,意識到被鎮壓的危險在即,於是走上了街頭。一個名叫德姆蘭的年輕人站在椅子上向人們提起了1百多年前國王查理九世對新教徒的血腥鎮壓,他號召大家拿起武器。就這樣,大革命的風暴被一個站在椅子上演說的年輕人捲起來了。人們到處尋找和搶奪武器彈藥,巴黎市政府也被民眾奪權。

714日,發生了法國大革命的標誌性事件——攻打巴士底獄。

巴士底獄只有寥寥幾個犯人和1百多士兵。民眾攻打巴士底獄,一是聽說巴士底獄有很多武器彈藥;一是有傳言說巴士底獄的大炮要向民眾開火。

攻打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流血的開始。進攻者死了近百人,守衛者在投降後有幾個人被殺,還有一個革命領導人因有人懷疑他通敵而被槍殺。革命啟動了,理性和程序就被甩到一邊去了。

攻打巴士底獄引起連鎖反應。一個多月時間,法國三十多個較大城市中90%的市政府被奪權,農村還發生了暴力和搶劫事件。

巴黎的暴動特別是近衛軍站在民眾一邊,使路易十六不得不妥協。他屈尊到國民議會宣布已下令撤離軍隊,又召回了被撤職的內克爾。他還親自從凡爾賽趕到巴黎向革命民眾表達誠意。

7、路易十六不是非死不可

路易十六由於拒絕改革失去了領導和把握政治體制轉型的主導權,但他如果能認清歷史大勢,正視現實,甘心做一個與國民議會分享權力的國王,也不會被送上斷頭台。

即使在巴黎民眾攻打巴士底獄后,當路易十六從凡爾賽來到巴黎時,民眾還是高呼國王萬歲。歡迎橫幅上把路易十六稱作法國的父親自由人民的國王

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兩年後,當路易十六在制憲會議上致詞表示要忠於君主立憲憲法時,代表們還真誠地高呼:國王萬歲!

法國大革命最激進的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在路易十六齣逃並被截回的瓦倫事件后,依然不反對君主立憲。他說,只要讓我們革命的性質所培養的愛國主義能自由地發展,我就不怕王權,甚至也不怕王權在一個家族中世代相傳。後來,羅伯斯庇爾堅決主張廢黜並處死國王,路易十六最終被送上斷頭台,革命變得越來越血腥,是革命失控的結果。

革命為什麼會失控呢?

8、路易十六不甘心失去權力刺激革命轉向激進

革命爆發,是由於路易十六拒接改革;革命失控,則是由於路易十六不甘心失去權力的反反覆復的抵制動作。

路易十六對變革的態度在妥協與反抗之間搖擺,時而強硬,時而妥協,時而搞復辟的動作,不斷刺激革命向激進的方向轉彎。

在大革命爆發接近2年時,1791620日,君主立憲制憲法通過前,路易十六試圖逃離法國,在瓦倫被認出並被截回。這使罷黜國王建立共和制的呼聲高漲起來。但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政治體制平穩轉型,建立君主立憲制。914日,議會說服路易十六批准了君主立憲憲法。憲法規定:人民選出的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國王行使行政權併兼任最高軍事首腦;司法權由選舉產生的司法官行使;廢除一切封建制度,取消所有特權;保障公民權利,包括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

根據憲法,路易十六可以坐穩立憲君主的王位,而且享有行政權和軍事指揮權。但他不甘心,試圖藉助外部力量恢復專制。為此,他積極策動對奧地利的戰爭。奧地利國王是他的岳父(後來繼位的是他的小舅子),是法國大革命堅定的反對者,正在組織反法聯盟。路易十六主張對自己的岳父宣戰,是希望法國戰敗,藉此恢復專制權力。當時主導國會的吉倫特派也愚蠢地主張戰爭,他們是為了保衛和擴大革命成果,為了輸出革命。截然相反的目的促成了一致決定。1792114日,法國挑釁性地向奧地利發出通牒;325日又發出最後通牒;420日法國首先宣戰。

正是戰爭,導致革命失控,把路易十六和君主立憲制推向了絕路。

9、羅伯斯庇爾的邏輯:路易必須死,因為祖國必須生

戰爭爆發后,法國在軍事上失利,路易十六的企圖被人們看得越來越清楚。529日,議會通過決議解散了國王衛隊。68日,議會要求各省派員參加紀念714日結盟節並組建結盟軍以支援前線。各省選派了2萬人集結到巴黎,這些結盟軍被激進派控制。

725日,反法聯軍總司令不倫瑞克公爵攻進法國領土,公爵發布了一份由法國流亡的路易十六的擁戴者替他起草的宣言,命令法國人恢復國王的權力。這份宣言刺激了法國人民,給激進派以口實。810日,激進派組織結盟軍和巴黎民眾發起了第二次革命,推翻了巴黎市政府,殺死了國民軍司令,攻佔了王宮。路易十六成了囚徒。

之後,有人在王宮文件箱內發現王室資助流亡者、向反對革命的貴族提供經費、串通國外勢力等證據,激進派堅決主張審判和處死國王。他們組織巴黎48個代表團到會場向議會施壓。擅長鼓動的激進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在議會說:路易應當死,因為祖國必須生。

在進革命家的鼓動和群眾的壓力下,國民議會判處路易十六死刑。法國大革命自此也陷入了持續的血腥惡鬥之中。最後,遠比路易十六專制的拿破崙登場了。法國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內亂和戰爭、付出上百萬人的生命代價之後,又回到了專制統治中。

10、不肯還權於民導致了硬著陸

社會轉型猶如飛機著陸。

直到社會危機爆發才被迫而為的社會轉型面臨著硬著陸的巨大危險。法國大革命就是一次硬著陸。

法國本來完全有可能實現軟著陸,大多數人都主張理性和溫和轉型。但路易十六沒有預見到形勢的危急,拒絕改革,失去了軟著陸的機會。革命爆發后,他又不肯接受失去最高權力的現實,最後失去了一切。

路易十六死在對自己所依存的制度的迷信、迷戀與盲目自信上,而這個制度已經枯朽了,不能依靠了。

長期的專制制度使得民眾有暴戾的傾向,政治鬥爭在他們潛意識層里留下的刻痕是你死我活。如托克維爾所說,法國是很久很久以來政治生活完全消失的國家,個人完全喪失了處理事務的能力、審時度勢的習慣和人民運動的經驗。

社會轉型究竟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人民是無法選擇的,只有掌握權力的人才有選擇的條件和機會。路易十六不肯還權於民,做出了硬著陸的選擇,悲劇由此而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豬家有個戒 2014-5-21 02:02
如果說路易十六因為沒有還權於民而死,為何其死後是更為可怕的集權?為何法國人民歡欣鼓舞的向拿破崙稱帝致意?
妄想良民和妄想明君的制度設計都是可笑的愚蠢,我想這才是托克維爾和哈耶克的著作想對知識階層或者說推動變革的核心階層表達的意思。
回復 trunkzhao 2014-5-21 08:48
豬家有個戒: 如果說路易十六因為沒有還權於民而死,為何其死後是更為可怕的集權?為何法國人民歡欣鼓舞的向拿破崙稱帝致意?
妄想良民和妄想明君的制度設計都是可笑的愚蠢,
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22: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