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王瑛:跟著馮侖,再說說「在商言商」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4-3-2 00: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2014,看來人們仍然不想讓「在商言商」這個詞兒冷卻。

「在商言商」的原意,本是說商家要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問題,站在商家的立場上談問題,以商業的方式解決問題,使交易降低成本,使交易雙方獲取最大利益。

「在商言商」在不同的語境下,含義還有這樣、那樣的擴展和延伸。

一如,清末民初,商人的經濟實力、思想意識較以往都有了新的顯著發展,商人自身組織程度大為增強,商會開始以獨立的社會力量的嶄新姿態登上社會舞台,商人的時代使命感應運而生,由此受到各界矚目。清政府為維護統治,一方面實施振興工商、獎勵實業的政策,另一方面又試圖將商會和商人的行動限制在商務範圍之內,不允許商人干預地方政務,過問國家內政外交。清商部在奏定商會簡明章程中明確規定,且三令五申,告誡商會「會議之內凡所論斷,一以商情利弊為宗旨,不得涉及商界以外之事」,並特彆強調對這一規定當「一絲不容稍溢……恪遵定章,認真經理」。

再如,這句話常被用在商人與熟人做生意時,強調在商業活動中人和人的交往以商業上的事情為主,不要摻雜和考慮太多的私人感情,甚至被作為生意的「前提」提出來。

在2013年的語境里,「在商言商」毋庸置疑已經變成了「企業家」或稱商人不說官方和權力不願意、不高興聽的話。由此引發的那場爭論無論相關人士怎麼說,也離開了「在商言商」的原意。

到了2014開年,馮侖又把它擴展成「商人不做商人之外的事情」,特彆強調商人要守本分,本本分分地說話,本本分分行事兒。為了加深受教誨者的印象,馮侖還不惜在公共言說中使用了這樣的說法:「看別人進洞房,自己高潮」,和2013年初在亞布力論壇上關於企業家——小媳婦的提法以及言說風格一以貫之,馮侖在這篇在各個媒體上廣為流傳的訪談中,用男人、女人、男廁所、男澡堂等等不厭其煩,不忌下作地教導企業家和商人守住本分。這倒是和當下今上不忌以抓捕、審判王功權教訓企業家守住本分唱著一個調調兒。令人瞠目的是馮侖還特意說到「在小潘的生日上,我們沒有提及王功權,因為當天有很多人。王功權的事情我也是在媒體上看到的,並沒有持續關注,我的精力主要在生意上。」看到這些言說和表白,不知道人們還認識不認識那個十幾年熱心公益,和權力保持距離,堅持公共言說的馮侖。

我們注意到,馮侖在這篇訪談中是把「企業家」和「商人」混用的。「媒體和公知不能綁架」的是「企業家」,「不能做商人以外的事情」的是「商人」。我難以分辨馮侖是要把這兩個實際上不同義的詞分辨開來,還是要混搭下去。我只是感到這根底里有一層意思是「別拿自己太當回事兒」。

馮侖們的確已經把姿勢擺放得很低、很低,已經低到了張愛玲提到過的「泥土裡」,低到了污了貴體、髒了華服的渾水裡,低到了讓官家放心,讓自己也睡得著覺的地界兒里;為了低得到位,姿勢也已經很是難看,難看到會令你的來日、你的後人難堪。嗚呼哀哉,何至於此!

我們不禁想問,2013、2014,以及馮侖們似乎已經預見到了的2015、2016,2017,究竟發生了什麼,究竟會發生什麼,竟然使得榮耀了不下二十年,經營這份榮耀不下二十年的馮侖們做這樣的選擇和犧牲。

2013,我們頭頂的這片天空,確實陰晴不定,霧霾靄靄,可是難道真遮得住陽光普照,清風拂面;2013,我們腳下的這片水域,確實沉渣泛起,濁浪再現,可是難道真擋得住「世界潮流、浩浩蕩蕩」?!

說到馮侖們的「成功」與「榮耀」,它源於30年來的開放、改革、進步,源於30年來已經在中國建立起來的趨勢與邏輯,來自他們作為行動者自身的勇氣、擔當、創造和努力。

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形成今天這樣的能力,展示了值得期待的未來。柳傳志、王石、任志強、馮侖、李彥宏、馬雲、王健林、劉永好等等、等等,還有在關押中的王功權,一個長長名單,一個耀眼的英雄榜,他們是中國民營經濟的脊樑,是撐起這座大夏的柱石。

對於中國的未來,對於中國現代性的和平轉型,你們和你們代表的企業家階層,企業家群體,及其所代表的不斷發展著的工商文明,是多麼重要的支撐。

——這個階層和群體是在改革開放中已經獲得了財務自由的人。財務自由,是一個人心靈自由、思想自由,人格獨立,自由選擇的基礎,中國社會從前一個30年,到后一個30年,再到今後的30年,不同程度上擺脫了對原有體制的人身依附,獲得了財務自由的人們,才有可能成為具有創造能力的建設者,成為理性、善意、包容,懂得妥協和寬恕的公民。我們的社會從文革中走出來,所有的背負還沒有放下,應有的切割還沒有完成,后一個30年,也許還包括下一個30年,我們都還需要為在某個「拐點」上徹底告別那個體制,完成切割,實現和平轉型創造條件,而其中最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造就越來越多擁有了財務自由,有能力拒絕依附這個體制的人。30年來中國已經有了一個在財富創造、稅收繳納、就業分擔上貢獻舉足輕重的民營工商階層。工商業主再加上職業經理人在人數上也應該是不低於幾千萬人了。這些有了基本財務自由的人,在精神上是不斷努力,擺脫蒙昧,拒絕恐懼,克服慣性贏得自由,獨立地站立起來,還是長跪不起,拒絕擔當,逃之夭夭,決定著這個社會轉型和發展的方式、進程、前途和代價。

——這個階層和群體為自身的人身權、財產權、經營權的確立和維護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和這個社會的進步,和中華民族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和完成中國的現代性轉型,擁有同一的向度,同質的價值訴求。中國大陸30年來的瘸腿改革,步履艱難,一搖三晃,走走停停,時進時退,中國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所獲得的每一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真正意義上的自由,都離不開他們自身的創造和建設。有個企業家朋友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空間是自己拳打腳踢地拱出來的。環境不好、條件惡劣、風險超大,一直以來是一個基本事實。沒有哪個商家不願意心無旁騖地做自己選擇的事情,不願意踏踏實實地「在商言商」。但這是需要前提條件的,有制度保障的。當這些條件和保障不具備、不成熟,當市場、當商家所必需擁有的平等、自由、法制嚴重缺位,這些條件和保障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靠當下今上賜予的,一定是在市場活動、商業活動的參與者的博弈和努力下逐步建立起來的。這個過程不是「在商言商」而是為了實現踏踏實實「在商言商」而言政、參政、建政的過程。在中國面對未來的建設中,已經形成規模的工商階層是市場經濟及其與之相應的法制建設、體制建構和社會發育的重要建設力量。而他們的建設就是他們對自身人身權利、私有產權的維護,對市場經營環境的不斷優化,就是為保衛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市場經濟及其法律制度進行的理性博弈,就是他們越來越對「人大代表」當真,積極地參與到國家法律修訂、制定的活動中去。

剛剛出爐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決定,洋洋洒洒60條,其中透露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博弈格局的形成,博弈時代的到來,人們自己爭取掌握自己命運的一切努力將匯聚成流。路確實還很長,但原本如此;所有努力,點滴積累,但仍在令人振奮的大時代里。如果馮侖們曾經擁有,現在還實際擁有著成功、輝煌、資源、影響,也還不打算離場、移民,即使不願意承擔任何風險,是不是起碼不要如此不堪的自我精神矮化,如此怯懦地拒絕擔當。更不該豎著這樣的牌坊,高揚這樣的旗子。馮侖說,「媒體和公知不要綁架企業家」,這可又從何談起!馮侖說的「媒體」不過是數量、影響一直受限的市場化媒體,馮侖說的公知不過是被權力和民粹嚴重污名化,一盤散沙狀的學人和「大v」,有什麼力量綁架企業家?不過是一些說法、做法挑戰了你們尚存的良知而已,讓你們不很舒服而已。其實,大可不必,不如繼續努力,打點良知,封裝深埋,不讓它打擾你的睡眠,破壞你的心境也就是了。昔日朋友,請務必珍重,好自為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3: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