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峰終定律嗎?其提出者丹尼爾·卡內曼由此獲得了諾貝爾獎。讀讀這個定律,加以運用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我的祖母說過:「人們應該在最美好的時候離開。」因為這個認知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不是我 的祖母,而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他將這一現象命名為「峰終定律」: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記憶僅限於高峰和結尾,事件過程對記憶幾乎沒有影響。高峰之後, 終點出現得越迅速,這件事留給我們的印象就越深刻。
大部分人不理解這一定律。比如準備一場演出,我們會投入很多的時間,精心準備服裝、化妝、道具,營造良好的舞台效果,力爭給觀眾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我們卻常常忽視結束退場時的準備。有時候,儘管人們對演出開始的印象很好,但是糟糕的結局也會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壞印象。
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派對,前3個小時我一直都很滿意,只在最後1個小時我感到無聊。3個小時快樂減1個小時無聊等於2個小時快樂,也就是說,我愉快地度過了2個小時,但是,我們的記憶並不是這樣計算的。如果我參加另外一次派對,並且只在那裡待1個小時,我卻享受了滿滿60分鐘的快樂。與第一次的派對相比,第二次的派對留給我的印象更為美好。
看電影也是如此。一部90分鐘的電影,開始的1個小時雖然劇情平平常常,如果最後半個小時能使我們感動,我們依然會向別人推薦這部電影。相反,如果在前半個小時就把劇情的創造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結尾卻非常平庸,那麼,這部電影的口碑就肯定很不好。
參加派對時,我們最好在高潮過後馬上離開。悄悄地,不要在告別上花費太多時間,你會發 現,你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夜晚,這份快樂會讓你久久難忘。但是,如果你是主人,當然不能離開,那麼,你必須隨時準備著在午夜過後再來個高潮,然後順利地 將客人送走。這樣,所有的人都會讚揚你舉辦了一個成功的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