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按語:股市少有雙贏,多贏;常態是少贏,多背。羊毛不會出在狗身上。多贏只會出現於通膨以重力加速度的降比發生時。這是遊戲規則,中國更加紅果果。
有個在機關工作的朋友閑來炒股。過去,他每當賺了錢就給我打電話報喜,說今天又賺了多少多少。近日,他又給我打電話,說現在大盤指數太低了,炒股的本錢都賠光了,炒不下去了。這就是典型的非理性市場行為。從理性的角度來講,人們購買商品都希望價格低些。可在股市上,股民卻希望股票的價格高些,買高不買低。
公司發行股票的初衷是募集資金擴展業務,讓股票持有人成為公司的股東。換言之,股民購買了一個公司的股票,就意味著購買了該公司的一部分。假如A公司年初發行1億股股票,每股發行價是4元,我購買了100萬股共投資100萬×4=400萬元,我的持股數占公司總股數的100萬÷1億=1%,那我就擁有這個公司1%的權益。
如果A公司年末稅後淨利潤為5000萬元,公司留存了2000萬元作為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增加公司資本,這樣,就有5000萬-2000萬=3000萬元的利潤給股東分紅,每股分紅3000萬÷10000萬=0.3元。由於我持有公司1%的股權,就分得3000萬×1%=30萬元的紅利,或者叫股息。如果股票價格在年底仍是每股4元,則股息率為0.3÷4=7.5%。股息率越高,說明投資賺得越多;反之,股息率越低,說明投資賺得越少。
如第二年年末A公司的股票漲到每股8元,該年的利潤還是5000萬元,仍留存2000萬元的公積金,分配給股東的利潤仍是3000萬元,每股分紅0.3元。如你這一年入市購買A公司股票100萬股,就要投資100萬×8=800萬元。由於你的股份占公司的1%,你分得的紅利也是3000萬×1%=30萬元,但此時的股息率為0.3÷8=3.75%。
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我投資400萬元,年末獲利30萬元;而你投資800萬元,年末獲利30萬元。為賺這30萬元,你的本錢是我的兩倍。不難看出,在公司可分配利潤不變的情況下,股票價格與股息率成反比,股票價格越高,股息率越低;股票價格越低,股息率越高。所以,如果購買股票作為投資而不是投機,股票價格越低越好。
其實,股市和超市沒什麼兩樣。人們樂意到超市購物,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價格便宜;二是超市商品全;三是質量有保障。中國境內目前有上市公司2490家,這就相當於2490家公司放到超市裡供你選擇,比你自己在市場上找公司投資效率要高得多。公司上市經過嚴格審查,上市后還要持續信息公開,發生重大事件立即公告,這就讓上市公司時刻處於監管部門和整個市場的監督之下,上市公司的質量更有保障。
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可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認為股價越高越賺錢,其實,這正中了券商的圈套。券商的傭金按交易額的一定比例提取,股價越高,交易額越大,券商的傭金也就越大。所以,券商總是對股市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呼籲人們趕快入市或抄底。如果讀者搜索一下往年券商對來年股市行情的預測,就會發現這些預測與股市真實情況大相徑庭。東興證券曾預測2012年上證指數最高點為3567,而實際上是2478。30家券商預測2011年上證指數高點是4500,而實際是3067。2010年,機構預期上證指數為5000點,而年內最低點2319點,連券商最樂觀預期5000點的一半還不到。
股神巴菲特闡釋了股市的真諦:如果股民每天不停地與其他人交換股票,最後,你們所有的人都會破產,是證券交易商把你們的錢賺走了;如果你們大家購買了股票,然後持股坐等50年,到那時,你就會賺得盆滿缽盈,而證券交易商就要破產。
最後,建議讀者做個智慧投資者,別跟著券商的忽悠盲目投資。如你想買股票,就應該把你到超市購物的體驗運用到股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