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對一些論調的反駁

作者:閑雲野鶴一忽悠  於 2013-8-20 07: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多年來特別是近年,圍繞政治體制改革出現了各種觀點的交鋒。但不管持何論點,沒有人正面否定政治體制改革則是唯一之"大同"。但這並不表明政治體制改革已成為當今中國的共識,而是表明政治體制改革在道義上已強大到使人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這裡對不利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幾種論調加以梳理反駁如下:

  第一種,維穩論。這在當今的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影響很大的論調,而且是一個很大的勢力,在某種意義上掌握著中國的局面,阻礙著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維穩論的主要觀點是:穩定壓倒一切。一切影響穩定的因素都應排除,一切不利於穩定的事都要制止在萌芽中,一切有可能影響穩定的舉措都要暫緩採取。按此論調,攻堅式的政治體制改革理所當然地被擱置起來了,而且最好是無限期的擱置。這也正是維穩論的一貫做法和目標。但我們要說,穩定有兩種,一種是苟且的穩定,一種是長遠的穩定。苟且的穩定就是不管也不敢面對長期積累的深層積弊和矛盾,而是想盡辦法掩蓋積弊,壓制矛盾,以求得表面的、暫時的、得過且過的太平。謀求長遠的穩定就是大膽面對社會的深層積弊和錯綜矛盾,希圖通過改革的辦法消除積弊,解決矛盾,在此基礎上建立穩固、長遠、制度化的穩定局面。維穩派謀求的穩定只能是苟且的穩定,並不惜一切代價要謀求這種穩定,包括不惜耗費一半國防費用來維穩,不惜把政治體制改革推向遙遙無期的將來,留給後人的後人的後人去解決。這實質上就是"我在位能保證太平無事就好,我去位管他洪水滔天不滔天"的思維,而犧牲的卻是中國的真正前途和廣大民眾的公民福祉。很能安撫人,但根本要不得。

  第二種,發展論。持此論者和維穩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者就是維穩論的翻版。該論派的影響及勢力和維穩論相當或者過之。發展論的主要觀點是:發展高於一切,而發展又主要是指經濟發展。在行動和倡導上就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認為一些社會矛盾要通過發展經濟去解決。該論派也主張改革,但他們的改革主要是指經濟體制的改革,而且更多的著眼政策層面。他們擔心(更多的是借口)政治體制改革會影響經濟發展,主張政治體制改革緩行,實質上也是要將其長期擱置。如果按發展論的主張,當今中國的GDP已居世界第二,這樣的經濟實力應該有助於不少社會矛盾的解決。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人們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在中國經濟實力大大提高的同時,一些社會矛盾卻更加凸顯了出來:如貧富懸殊的矛盾,權貴階層和普通民眾的矛盾,官民之間的矛盾,壟斷經濟和民營經濟及大眾消費的矛盾,經濟高速增長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的矛盾。等等。我們和發展論不同的是:我們認為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不是一切,也不代表一切,更不能以發展代替改革。當然改革也不能代替發展,但由於通過改革可以解決深層的、糾結的、阻梗性的矛盾,就會為社會的健康、良性、全面、長遠、惠及大多數人民的發展創造條件。發展論者有意無意地將發展和改革特別是將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對立了起來,單純強調發展,這是短見的、偏執的、更是錯誤的。改革和發展並不矛盾,更不對立。正如改革和穩定不矛盾不對立一樣。我們要的是促進發展的改革,有利於長遠穩定和發展的改革,能覆蔭於廣大民眾福祉的改革,而這隻能是政治體制改革。

  第三種,民生論。近年來,民生問題受到上上下下的高度關注。這應該說是一件大好事,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從歷史和現實看,雖然民生有賴於發展,但發展了並不一定就有利於民生,只有著眼於民生和歸結為民生的發展才是善的發展。借用計劃經濟時代的一句經典語言:發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因此,民生高於發展,更高於經濟發展。所以,強調民生是對的,但民生和發展一樣,並不就是一切,更不能代替一切。民生論的局限性就在於把民生問題絕對化了。此論派一方面高度強調民生,另一方面又有意無意地淡化改革。須知,民生問題的真解決不僅需要通過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和其他條件,也有賴於改革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提供公平公正和有效率的社會分配條件。特別是當今的中國,在傳統發展空間越來越窄逼、綜合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的情況下,通過深層改革改善社會分配條件對民生的意義就更顯重要了。

  第四種,碎步改革論。該輪派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一直在進行,只不過是以碎步前進的方式。而且認為碎步最適合中國國情,中國只有搞碎步政改才能避免蘇東那樣的巨變和震蕩,保持社會穩定。碎步改革論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碎步"加上"穩妥",保證改革不會出什麼亂子,但也絕對不會有多少成就。這已為歷史所證明。其實,碎步改革論是典型的改革犬儒主義者,是膽小如鼠的改革者,比前面的維穩論、發展論強不了多少,且更具有標榜性和迷惑性。從某種意義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長期徘徊不前,碎步改革論要負相當的責任。無論從理論和實踐看,在中國這樣一個皇權專制長達兩千年、又搞了幾十年政經合一的計劃經濟、新舊弊端和矛盾盤根交結、錯綜複雜的社會條件下,企圖依靠碎步達到政改目的無異於痴人說夢。何況還是扭秧歌、改改停停、一步三回頭式的碎步。這樣的改革只能收穫"盆景"和"反彈"。當今中國真正需要的是堅定穩健、一往直前、邁進式的政治體制改革,只有這樣的改革才能破其堅冰,使中華之舟駛向大海。

  第五種,回到文革論。這是當今中國所謂的左派持有的一種論調。回到文革不是指真要回到文革時代,而是要借用文革的方式來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以文革手段取代改革手段。該論派認為,只有用文革方式才能解決愈演愈烈的官員腐敗問題,用文革方式才能打倒新的權貴階層,用階級鬥爭消除貧富懸殊,解放群眾,解決官民矛盾。該論派沒有多大市場,但反映了一部分人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表現出的極端化情緒,雖不可能成大氣候,但要防止其破壞性的渲瀉。

  第六種,重拾新民主主義論。近年來,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受到學界的新關注。一些研究者提出中國應重返新民主主義,完成當年未完成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任務,再走新民主主義之路。但其間又有區別。有的研究者意在藉助"新民主主義"使中國走上民主政治道路,有的研究者則意在利用"新民主主義"來消解政治體制改革,幻想回到前社會主義時代。但無論哪種立意都不會有什麼前途。因為從歷史上看,"新民主主義"論的內涵在不斷發展演變,並沒有一個明確定型的理論說法。毛澤東更多的是從過渡形態和政治策略方面來看待"新民主主義"的,其內心憧憬的還是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並不想真搞什麼"新民主主義"。從現實看,當年"新民主主義"論的國內外大背景早已不復存在了,又怎麼可能回歸"新民主主義"呢?今天只能直面社會現實矛盾,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促使中國走上文明、民主、富強的道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dwqdaniel 2013-8-20 08:53
zt今天只能直面社會現實矛盾,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促使中國走上文明、民主、富強的道路。
回復 寇一仁 2013-8-20 14:47
小腳老太太的理論;都去穿大鞋子,就走路不穩了!裹腳布就賣不出去了!(GDP下來了!)不裹腳就怕以後腳就一直不停地長大!這裹腳了還有女人走外道,要是不裹腳了還不都跑了!已經裹腳了的咋辦?,,,,。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3: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