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是從「Chinese Americans」翻譯過來的,嚴格講,翻譯成「華裔美國人」更準確。「美籍華人」這個詞最早是用來形容改革開放初期回國的楊振寧,李政道,趙元任等旅美的精英人士。但是隨著華人移民的不斷增多,「美籍華人」囊括了社會各階層的人士,不再只代表精英。然而,中國人的認識還停留在七十年代末期,以為到了美國就是「精英」,想方設法跑過去,就是混到吃不上飯,露宿街頭的地步,為了「美籍華人」的身份也不回國。
也有的「美籍華人」把自己包裝成「精英」,以各種頭銜回國行騙。美國註冊公司,組織,沒有什麼註冊資金,起名限制,只要不和本州已註冊的名字相同就可以。中國人把想像力發揮到極致, 註冊了什麼「聯合國XX委員會」「國際XX公司」,「美國聯邦XX委員會」,「XX大學」等唬人的名頭回國騙人,騙錢。曾經有個華人註冊了個「美國五十州大學聯盟」,給中國一所民辦大學頒獎,然後在媒體上大肆宣揚,為招生造勢。有好事之人按註冊地址去找這個聯盟,竟然是一座工業倉庫的地下室,而且早已人去室空。
不過,雖然打出「美籍華人」的招牌,思維方式還是中國的,以為公司,組織一沾「國際」二字,就身價倍增。華人註冊公司都喜歡加上國際,美中等字。殊不知,美國人思維正好相反。美國是世界老大,一切都是最好的,在美國混不下去的才到國際上混。在美國,名字里有「國際」的組織, 一般是領養外國孤兒,救濟國際難民的慈善機構。「國際」二字在美國的名聲就可想而知了。真正的國際大公司名字都很個性化。
最近讀了幾篇國內專家研究移民的論文,其淺薄無知,信口雌黃簡直讓我覺得噁心。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現在,中國正在掀起一波1970年代末以來的第三次移民熱。2009年,中國僅僅移民美國的人數就達6萬5千多人。」而且都是富人和精英。美國不是你想去就去的,不管你是首富還是精英,申請移民要符合條件,有配額的。中國一年的配額是兩萬,你那6萬5是怎麼來的?當然,你可以說,台灣,香港也各有兩萬配額,也是中國人。不過,把人家的名額用來說內地的事,是不是很無恥。至於富人是不是精英,國內的人比我清楚,就不說了哈。最近,美國準備減少中國投資移民配額,加拿大在著手提高中國移民的門檻。這就是對中國富人,精英檔次的回答。
摘轉自 文學小鎮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