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看到網上在談論中國男人,我沒置評,因為我習慣見樹不見林,眼中有一個個具體的人,卻沒有籠統的「中國男人」。在我看來,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都只能代表自己;因此,我看人注意的是行為,而不是種族與性別。聽到有人談男人的角色和女人的角色,我的腦海會浮現四個字:一概而論。當然,我有時也會想得多一點,下面的舊文就是例子。
做了幾十年男人,從沒想過做男人難不難的問題,直到今天看了網友的討論,才知道常有人說:「做人難,做男人更難。」那樣說的人一定有他或她的道理,但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還是另有想法:做男人半易半難,做自己教人為難。
在當代社會,辨別男人還是要以生理為依據,男人就是男人,他怎麼做都是男人,所以男人做男人易如反掌。假如有人以其他準則來把一個男人標貼為非男人,那人即使是有混淆黑白之能的律師,也沒法打贏官司。
另一方面,女人要做男人就難了。雖說如今科學昌明,外科醫生可以在女人身上加加減減,化她為他,但得出的產品並非原創男,而是改版男。改版男也難得,但白馬非馬,改版男非男。因此,女人要做男人就是難。
男做男人易,女做男人難,可說是做男人半易半難,取決於天賦本錢。如果不論璋瓦(在我的眼裡,瓦更有價值,因為它體現了人的智能和創造力。),我覺得做自己才叫難。
人,生活在社會中,要同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而大多數的人都要拿自己的模子來套別人,要別人受限於其標準。因此,有了主流社會的說法。融入主流,有了歸屬,有了聲勢,卻失去自我;自行其是,保住個性,卻孤留邊緣。有的人喜歡隨波逐流,那樣做人很容易,只要跟著大多數人去做去想就是了,至於是否快樂,那是另一個問題,關鍵在於是否甘於委屈自己。
這個世界的可愛之處在於其千姿百態,無窮變幻。假如地球上只有獨一無二的「主流」,而沒有淺溪小澗,那多單調;假如世界上只有絕不走樣的模範男人、模範女人,那多沒趣!我們要容忍怪癖,我們要欣賞異己,我們要各以自己的個性豐富這個多姿多彩的社會。
話雖如此,做自己並不容易,你要抗得起壓力,受得住引誘,還要忍得寂寞,熬得痛苦,聽得閑言,受得歧視……總而言之:難啊!當然,做人不必處處與自己為難,所以不妨在大原則上做自己,在小枝節上跟潮流。
其實,活在世上,做不做自己做不做男人都是做人;要做人,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
曉臨
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