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盤點共造假英雄(上)

作者:廣聞鑽  於 2013-12-24 16: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2評論

關鍵詞:馬列主義, 辯證法, 毛澤東, 英雄

一,「毛澤東思想」是造假的理論基礎

毛澤東 ,被毛粉們認為是學習馬列主義辯證法最卓越的「革命導師」,毛記最有名的辯證法是「一分為二」。什麼叫「一分為二」?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有兩重性,正面事物和反面事物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毛在六十年代時搞了一場對「合二而一」論的哲學大批判,這是因為當時有個日本的諾獎得主,說他的成就是受了毛「一分為二」哲學思想啟迪,毛因此而飄飄然,以為自己真的是哲學權威了,於是就以勢壓人,橫掃中國哲學界的所有學者,統一他的「一分為二」論。其實,那個日本人是在忽悠毛澤東,因為他榮獲的是諾貝爾物理獎,他的成果是物理學關於微粒子對稱性的研究。

毛澤東,顯然是繼承了馬克思的傳統,把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三個學說混為一談了。因為毛的「一分為二」論,既不是一般邏輯工具的對稱命題,也代替不了物理學研究的對稱性命題。即使將毛的「一分為二」附會成邏輯學的對稱命題,那麼也有三個對稱性關係命題沒有論及,即非對稱關係和反對稱關係,還有個虛對稱關係。可見,毛的「一分為二」論本來是一個殘缺不全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說它是個詭辯術。另外,現代物理學關於「夸克禁閉」的研究已經證明,所謂「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這個命題其實是反科學的,從而也是反動的。特別是「一分為二」論,已經在六七十年代全國學毛著運動中被廣泛庸俗化成了阿Q式的自慰。

言歸正傳,中共打造了很多英雄,但我發現很多英雄,其實都是毛澤東「一分為二」的產物,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假貨,將本來的壞事變成了好事,那麼啥叫壞事呢?比如說吃了敗仗,或者出了重大事故,這都關係到追究責任的問題,特別是領導的責任。但是,如果因此而出現了英雄事迹,那麼一切就都變了,只有功績沒有責任了。用什麼文字能表述這個變化呢?化險為夷?不妥。轉敗為勝?不妥。起死回生?也不妥。變廢為寶?更是扯蛋。其實對中共來說,一切犧牲只有「死得其所」這四個字最合適,也就是活該。因為共產黨特別是毛澤東,是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出了人命那更是小事情,即使是和平時期死了人,毛澤東也常說: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中共打造的假英雄,在中共教科書里是多不勝數,盛名之下其實難符,按常情常理分析的結果,幾乎沒有一件英雄事迹合乎客觀規律,今天想弄清中共歷史上各路英雄的事迹真相也不是那麼容易了。已經有人揭露過黃繼光和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是彌天大謊了,因為黃繼光同志的肚皮不是鐵板,沒可能堵住機槍眼,中共製造這個假英雄的背景是為了宣傳上甘嶺戰役,而宣傳上甘嶺戰役則是為了掩飾此前在白馬山的失利。至於董存瑞同志,是必須捨身炸碉堡的,因為他是立了軍令狀的敢死隊員,完不成任務要被槍斃,反正也是死,他是被英雄的。中共人海戰術中的軍令狀或督戰隊,用「一分為二」來解釋都是好事。戰爭時期打造的假英雄這裡就不表了,下面舉幾個五十年代后的假英雄模範例子:

中國原子彈之父鄧稼先

眾所周知,研究原子彈的,應該最清楚相關的操作規程,而且這些規程相當於紀律,而他自己卻在找到原子彈殘片之後,得意忘形的捧起來,高興之餘才發現自己急於立功而失誤了,大錯鑄成後悔已經來不及。還有,原子彈試爆不僅是失敗了一次,據說「每次到事故現場,鄧稼先總是沖在最前頭」。這次是空投氫彈,降落傘沒打開,彈頭直接掉在地上摔碎了,而且「沒有準確的定點,一百多個防化兵去找都沒有找到」。於是,鄧稼先就親自去了,結果居然被他找到了,還「用雙手捧起了碎彈片」。(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htm)最終,他死於核幅射。

認真的說,中國原子彈之父這一舉動是嚴重的違反了紀律,而且是明知故犯。據說世界上第一個敢於踢核彈頭的是個荷蘭農民,他在田間發現了一個北約戰機失事散落的「罐頭」,就沒當回事一腳踢開,沒過幾天就死於核幅射,北約這才找到了那顆核彈頭。但那個老農,事先並不知道那是要命的玩意,是死於無知。而這位原子彈之父的死卻與自殺無異,太沒價值。幸好因為他「對革命貢獻大」,是政治上可靠的紅色知識分子,又因為這是集體事故,就沒批他「別有用心偽裝進步」和「個人英雄主義」,將鄧稼先嚴重違反操作規程的錯誤「一分為二」,美化成了「不顧個人安危」。

和鄧稼先式奴才愚蠢相媲美的,是另一個「革命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為了「給國家省一點錢」,置全隊人員生命於不顧,拒絕軍隊的直升飛機送水救援,違反自己制定的紀律,竟然離開集體去找水(找死),至今下落不明。

烈士雷鋒

關於雷鋒的烈士頭銜,雷鋒的「英雄事迹」,最初說他是為了「掩護戰友」而「壯烈犧牲」的,這就有個「壯烈犧牲」的情節問題,但是因為這個故事實在無法編造的園滿,不久,「壯烈犧牲」就被偷偷的改成了因公殉職。不過仍然是「烈士」,那麼雷鋒是怎麼「因公殉職」的呢?

當時部隊雷鋒汽車班所配備的汽車型號是俄國「嘎斯51」(那些有「解放」車的照片都是在軍區擺排的)這種型號車身較「解放」低。駐軍所在地院內有排一人多高的四寸粗橡木樁,栓上鐵絲供平時涼晒衣服。他教副駕駛喬安山練倒車,「倒――倒――倒」,一下子車尾就撞上了一根木樁,鐵絲拔起了另一根木樁,雷鋒身材矮小,那根被拔起的木樁,不偏不倚地正好砸在他頭上,確切的講,他是死於一場意外事故,並非重於泰山。如果反應快,跳到一邊也完全來得及,但事情偏偏就這麼巧。顱骨骨折一般是沒救的,因為必須開顱手術,當時即使是瀋陽陸軍總院的醫療條件,開顱手術也十有八九失敗,所以雷鋒就「壯烈犧牲」了。

作為班長和正駕駛員,雷鋒應該而且必須能預見到在晾衣桿附近倒車的後果。如果他當時沒有「壯烈犧牲」,而是砸到了別人或損壞了其它公共財產,是不是要為事故承擔責任?雷鋒之死,也可以說最後是死於一種政治謀殺,因為他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這個典型由於太多造假,再活下去就只能越來越完美,而實際上活人是做不到這點的。在中國,當活的英雄難,活英雄今後萬一犯了點別的什麼錯誤,就會大大影響形象,若想永遠保持英雄形象,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英雄死掉,所以中國的英雄大部分都是死的。那麼為了政治需要,藉此機會讓雷鋒結束生命也未嘗不可,顱骨骨折不積極搶救,那不是最成功的謀殺嗎?正因為雷鋒死了,毛澤東才題詞,瀋陽軍區的那些伯樂們才有了價值更高的千里馬。

女英雄向秀麗

一個「奮不成身搶救國家財產而壯烈犧牲」的女英雄。事實上,這個女英雄也是死於一場重大責任事故,今天只要回顧一下當年大張旗鼓的新聞報導,就能發現其中矛盾百出:有說酒精瓶是被不慎打翻的,有說酒精瓶是自己失衡掉地的,有說向秀麗是用身體阻擋酒精流淌的,也有說她用毛巾去蘸酒精的。其實這場責任事故的看點,就是那樽酒精瓶子,它是怎麼打翻的?誰打翻的?大量金屬鈉為什麼堆放在離酒精很近的位置?而且旁邊就是明火?另一個問題就是,酒精打翻后應該如何處理?為什麼不用防火砂鋪蓋和用水稀釋?而是象家庭主婦打翻了醬油一樣的用毛巾去蘸?

眾所周知,1958年是什麼年月?是大躍進時期,剛剛反掉了右派,一切大躍進「衛星」都是嚴重違背科學規律,瞎指揮蠻幹的結果。而當時,那些相信畝產萬斤的文科生記者們的報導就是這樣可笑:金屬鈉遇水遇高溫會爆炸。(http://www.dayoo.com/ 廣州日報)其實,鈉是一種軟金屬,它與水結合會劇烈反應生成氫氣(2Na+2H2O=2NaOH+H2)同時大量放熱,不純凈的氫氣遇明火才會爆炸,另外,金屬鈉也不是報導的那樣保存在煤油里,而是保存在液體石臘里。這樣的報導顯然是為了塑造英雄而找理由。

象廣州何濟公製藥廠這類化工企業,職工的安全防火教育應該是必備的,生產現場也都應該有必備的消防器材,但因為大躍進,這一切生產必備的知識和設施都被忽視了,大躍進年代是各生產領域事故頻發時期,可以說每放一顆衛星都有事故伴隨。但是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國家機密」,從來不予報導。幾乎所有的事故責任,在當時的內部通報中都被巧妙地掩飾,瞞得天衣無縫,實在瞞不住的,特別當責任人是中共黨員時,往往被美化成了英雄事迹,所以那個年代里的英雄也特別的多。而且英雄們在斷氣前無不異口同聲的念念不忘國家財產,念念不忘交納黨費,向秀麗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海軍英雄安業民

這位英雄「壯烈犧牲」於1958823金門炮戰,據當時報導,「突然,火炮右後方存放的彈藥包被一塊彈片打著了,燃燒著烈火。炮長下令射擊停止馬上散開,這時如果不把火炮轉移隱蔽,有可能被敵彈擊傷,如迴轉炮身,躲閃不開烈火。安業民選擇了後者,堅定地保護火炮,面向了烈火」。

從報導上可以獲知,安業民是海軍陸戰隊海岸炮兵的方向瞄準手,既然現場有彈藥包堆放,那麼他操作的應該是固定陣地的大口徑榴彈炮(130155MM),即火炮平時隱藏在掩體中,使用時移動至陣地上,可以改變射擊角度,在射擊完畢或裝填彈藥時,要將火炮移回掩體,按常規,彈藥應該放置在掩體內。海岸炮兵,是在狹窄海域的陸上配合海上作戰的,並有這樣一條紀律:「戰鬥中一旦射擊暫停,不論遇到任何危險,方向手一定將炮身安全轉移」。正是這條紀律,迫使他獻出生命。由此也可以斷定,8.23是兩岸互相炮擊,雙方都互為目標,那麼在同樣情況下,共軍傷亡肯定不止安業民一個。

從報導中還可以看出,炮長發出的命令「馬上散開」明顯與作戰紀律相矛盾,安業民是違抗了炮長命令,遵守了那條「不論遇到任何危險,方向手一定將炮身安全轉移」的紀律,當副炮長又冒著炮火前來命令安離開炮位,並派人代替時,安仍不肯離開:「請放心,我能完成戰鬥任務!」這時候,「戰場上鐵的紀律」就不見了,軍令也不如山了。如果安當時服從炮長命令,立即撲滅身上的火就不可能送命,但他卻要承擔違反紀律的責任,總之共軍有很多「二十二條軍規」在主宰著炮灰的命運,陣亡的士兵能否成為英雄烈士,完全由長官意志來決定。

顯然安業民是由一個屢次違抗命令的典型,華麗轉身變成了英雄。為什麼要樹立這樣一個英雄呢?因為毛澤東發動8.23炮戰,本來是打算打下金門解放台灣,沒想到美軍橫在台灣海峽,又打不過國民黨的海空優勢,只好大力吹噓炮戰勝利來掩飾慘敗,既然是勝利,那就一定要有英雄來陪襯。

空軍英雄杜鳳瑞

上面的8.23炮戰中,安業民是海軍英雄,還有個杜鳳瑞是空軍英雄。但事實上,和他們一樣「壯烈犧牲」的炮灰應該更多,因為這場戰爭由於敵方武器先進技藝高強,共軍損失是相當慘重的,僅米格17就被擊落了32架。戰爭一開始,共軍米格17即以每次一百五十架至三百架的大編隊輪番攻擊,雖然國軍的F86戰機升限不夠,無法進行有效攔截,但是在空中格鬥中,共軍飛行員顯然不是國軍對手,杜鳳瑞這樣的「空軍英雄」,飛行記錄僅僅才500小時,特別是國軍戰機佩掛了響尾蛇導彈后,米格17的爬高逃竄優勢就喪失殆盡了。

10.10空戰中,因為杜鳳瑞的米格17被擊中后,殘肢與F86相撞,才「擊落」了敵方飛行員張乃軍,結果歪打正著的撿到了一枚響尾蛇(官方竟然吹噓說「撿到了五枚」)。同樣的空中碰碰車肇事,43年後又在海南島上空重演,共軍也歪打正著的得到了美軍EP-3偵察機。

1958年台海空戰,被中共吹噓成「開創了震撼世界的導彈時代空戰:入閩空軍(包括海軍航空兵)與國民黨空軍空戰13次,擊落國民黨軍飛機14架擊傷9架,參戰部隊被擊落、擊傷各5架」。但是實際上真正形成戰鬥規模的只有四次,即:7.29空戰,8.14空戰,9.24空戰,10.10空戰。

空戰戰績的證據,一是飛機上照像槍的膠片,二是飛機殘骸。因為台海空戰基本都是在大陸上空進行的,那麼國軍戰機只要被擊落,飛行員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但是共軍既拿不出擊落F86的膠片,也拿不出除張乃軍以外的飛機殘骸和飛行員屍體俘虜。而且共軍的戰果,活人的戰績幾乎找不到,都是由「壯烈犧牲」的飛行員獲得,因為這種死無對證的戰績可以隨意編造。

自空戰以來,米格17機群一直沒佔到便宜,靠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群狼戰術,多次較量才擊落了兩架F86,而杜鳳瑞一人就撞落了一機,重要的是得到了一枚響尾蛇,這才是他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的原因。前頭說過,勝利總是要有英雄陪襯的,特別是不光彩的勝利,更要靠英雄來壯行色了。

少年英雄劉文學

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所以共造英雄自然也少不了未成年人,劉文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但即使是未成年人,劉文學這個所謂的英雄也並不光鮮,他「英勇犧牲」的時間是19591118,當時正值國家經濟崩潰,進入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自「新中國」后,中共一直對人民實行階級鬥爭教育,大力培養「黨的馴服工具」,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煽動階級仇恨。劉文學,顯然是這種仇恨教育下的悲劇人物。

據中共傳媒多年來的公開報導,劉文學是為了「保護集體財產,與地主分子王榮學搏鬥而犧牲」,但是這件事,現在人們只要用常情常理簡單分析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問題:海椒,也就是四川尖辣椒,據我了解,四川重慶等地區,辣椒的露地栽培一般是在上年的年末播種,五月下旬至十月中旬掛果採收,收穫期為半年。即便是相對溫暖的重慶,農作物也是有生長期的,到十一月下旬已經立冬,也就剩下幾隻乾癟的老辣椒了,也就是農家說的「罷園」了。一個被管制的地主為什麼要去偷幾隻老辣椒呢?再思考一下,當時農村已經進入了「瓜菜代」,特別是四川這樣的重災區,十一月份的田地里即使沒有「罷園」,還能剩下什麼呢?

而且「老地主」還能拿出一塊錢來收買劉文學?以五十年代的物價,即使干辣椒的市價也不過幾角錢一斤,一塊錢能買多少?一塊錢對當時的貧苦農民來說是個什麼概念?一貧如洗的四類分子們平時身上能帶有一塊錢嗎?所以這個情節也有編造之嫌,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王在口供中提到了當時想用一塊錢哄小孩子的承諾:都是親戚,你別嚷了,放我回家后給你一塊錢。

但是劉文學所接受的教育卻是階級仇恨,要時刻警惕「階級敵人的破壞搗亂」。在他心目中,王榮學這樣的「老地主」根本就不是人,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絕不許亂說亂動,即使與自己沾親帶故,也要大義滅親。所以,見到王出現在生產隊田地里,那就一定是在偷辣椒(儘管這個季節已經沒有幾隻海椒了),就要堅決鬥爭,至於該不該先搞清事情的原委,值不值得扭送告發,那已經不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夠考慮的問題了。顯然,王是在劉文學的無理糾纏下一再哀求告饒不成,新仇舊恨湧上心頭,一怒之下動了殺機,釀成了那個年代特有的「反革命階級報復」案件,理所當然的,劉文學也就成了當時政治上最需要的「少年英雄」。

「鋼鐵戰士」麥賢德

何謂「鋼鐵戰士」?該英雄事迹是這樣報導的:「正在這時,一塊彈片打進麥賢得的右前額。••••••副指導員替他包紮好傷口時,••••••當副指導員剛剛離開機艙,他就掙扎著站了起來。這時額上的鮮血粘住了眼角和睫毛,阻礙了視線。但是,他憑著平時練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頑強地堅守著戰鬥崗位。在劇烈搖擺的機艙里,他穿來穿去摸索著檢查一台台機器、•••••一顆顆螺絲釘。並頑強地用扳手擰緊,保證了機器的正常運轉。忍受劇痛堅持戰鬥了3個小時,直至殲滅美製蔣艦「章江號」和「劍門號」。

1965年「八六海戰」中,麥賢德是611號護衛艇的輪機兵。輪機兵的任務,就是艦船出航時在輪機艙巡視設備,加點潤滑油排除點小故障什麼的,主要是在戰艦停泊時對設備進行保養護理。不幸的是,這位「鋼鐵戰士」腦袋裡的彈片竟然是來自自己人的炮火。因為當時611號艇「正好位於己方艇隊與章江號之間,在猛烈炮火中誤被己方炮彈擊中,接著又被章江號擊中,人員傷亡過半,3部主機被打壞,前艙進水」(ttp://bbs./post_5097093_1.html

611艇是蘇式「牛虻」級炮艇,排水量120噸,定員36人,由四部12V-180柴油機驅動。如果沒有魚雷艇配合,根本就不是大艦的對手,共軍海戰採用的是「以小吃大,以多打少」戰術,先以炮艇纏住敵艦,掩護魚雷艇逼近群起而攻之。611號吃了自己人的炮彈后,只剩下了一部螺旋漿,完全喪失了戰鬥力,估計舵也失靈,那它就只能原地團團打轉,如果章江號沒被魚雷擊中,它肯定是逃不過的。所以麥賢德負傷后所作的一切,如擰緊螺栓等也就毫無意義,僅僅是習慣動作而已。但是因為「八六海戰」創立了小艇打大艦的戰功,611號艇被授予「海上英雄艇」稱號,既然是英雄艇,就應該有英雄才行,於是就選中了平時政治表現突出,積極要求入黨的共青團員,肉質的永不生鏽螺絲釘麥賢得。

最後編輯時間: 2013-03-02 12:46:5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寇一仁 2013-12-24 22:15
雷鋒;一個人如果真的能做到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處處關心身邊的人,一來是應該的!二來也確實是個好人!但是,如果一個社會,需要把一種應該的東西變成大吹特吹的事兒,這個社會真的是自私,腐敗透頂了!另外,咱去做好事了,去掃大街,,,可是那些做掃大街工作的人哪兒去了?如果有,那麼他們就是剝削了!我在大學時,被要求清理實驗室,圖書館,學生宿舍,去食堂幫忙,,,當時我就說;現在有人已經進入到了「后雷鋒時代」----為別人創造學習雷鋒的機會,自己不幹活了!!我們家老右派對於當時的「歐陽海勇攔軍馬」一事說過;「他要是不去攔住,沒死就得被槍斃!」。還有什麼蔡勇祥;我到現在也搞不懂;大橋那麼長,而且鐵鐵軌是用枕木直接放在大橋的鋼樑上的,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基本上很難在上頭自由走的,那個階級敵人拿那麼大的石頭是怎麼走到大橋中間去的?階級敵人搬著石頭從蔡勇祥面前過的時候,蔡勇祥在幹什麼?
回復 xqw63 2013-12-24 23:42
很多英雄故事,等長大了,才知道竟然是假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0: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