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黃子孫的國民意識、國家認同、祖國認同困惑
矯海濤
質疑郎平是不是中國人,是不是祖國的「叛徒」,凸顯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國家認同、祖國認同困惑,折射出當代中國人,包括港澳台胞和海外陸胞(大陸移民同胞)現代國民意識的匱乏缺失。
自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國共兩黨相爭內戰,導致國民黨和國民政府退出中國大陸,台海兩岸分離,「國民」,就成了中文政治辭彙中的敏感禁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潛移默化,海內外炎黃子孫匱乏缺失現代國民意識,國家認同、祖國認同都存在困惑,已成為積重難返的大問題。
談論國家認同,是當今朝野上下的一種政治奢侈。台灣同胞認同中華民國,認同台灣,越來越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香港同胞有的認同中國,有的認同英國,有的認同其他公民身份隸屬的外國。海外大陸移民同胞絕大部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由於受所謂人地依附封建特色國籍觀念的毒害,說不清楚自己的國民身份,說不清楚自己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存在國家認同困惑的大有人在。
沒有出國的眾多國人,知道自己是中國居民,或者是中國公民,卻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生來就是中國國民,更不清楚現代國民的權益和尊嚴。上至高官,下至平民,包括一些法學博士,難得有人說得清居民、公民和國民身份的區別,懂得與生俱來的國民身份才是判別中國人與外國人的準繩。被八十年代封閉落後的中國國籍法所誤導,許多國人竟然以為,有了外國永久居民身份或者外國公民身份,中國人就變成外國人了。
海內外炎黃子孫在國家認同方面的困惑與混亂,一方面源於國家還沒有實現統一,中國大陸、台灣和海外處於三隔離狀態。另一方面,則源於現代國民意識的匱乏缺失,中國人不認中國人,祖國或母國不認海外遊子。特別需要正視的是,比國家認同困惑更可怕,海內外炎黃子孫甚至連祖國認同也出現了漸行漸遠的困惑。隨著官方強化「國籍」整治,宣傳有外國公民身份就不再是中國人,不再是中國國民,中國不再是海外大陸移民的祖國,而是什麼「祖籍國」,不但有外國公民身份的港澳台胞、東南亞同胞的祖國認同出現困惑,連出生並成長在中國的上千萬海外大陸移民也深陷失去祖國、祖國認同不被接納理睬的困境。
一個老祖宗留下的「地無四方,民無異國」之泱泱大國,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中華民族,進入現代文明時代,連誰是本國人、誰是外國人、國家是什麼、祖國是什麼這樣簡單的常識都犯糊塗,連國民意識、國家認同、祖國認同都難求一致,被國籍、戶籍折騰得幾無現代國民尊嚴和自由,窩裡斗自殘退化到了這個份上,與其說是沒出息,不如說是愚昧、悲哀、可憐了。
世上除了海外炎黃子孫(華人)不被祖國政府承認是中國人,中文有「華人不是中國人」的奇談怪論,有誰聽說過海外美人不是美國人、海外印人不是印度人嗎?把上千萬移民海外的本國國民自動放棄給外國,否認其中國國民身份,剝奪其回國自由,當外國人對待,甚至連祖國都用「祖籍」國來模糊取代,是對現代國民意識、國家認同、祖國認同最無情無義的摧殘損毀。東南亞四千多萬炎黃子孫後裔的祖國認同已覆水難收,成為改革開放后出國上千萬海外大陸移民同胞的前車之鑒。
港澳台胞匱乏缺失中國國民意識和國家認同,情有可原。不管他們認同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都發大陸回鄉證,這個政策也不難理解。但是,對上千萬海外大陸移民的國家認同、祖國認同視若無睹,不發陸胞證(華裔卡),連郎平這樣的海外傑出人才對祖國的忠誠都存疑,民族復興大業在海外,還能相信誰、依靠誰呢?
一年前,本人發表了《萬言書:立國民法發陸胞證廢國籍戶籍》。這篇長文逾一萬五千字,集中了海外大陸移民社區近十多年來的主流民意。僅在一家海外網站實名博客的閱讀量,短短几天就超過了3萬。該文還被海內外眾多中文傳媒以《海外華人發陸胞證:廢國籍有啥不好》為題廣泛轉載,在谷歌和百度上只要搜索一下標題,就能看到全文或節選。海外大陸移民社區對中國國民身份和回祖國自由的關注度,對陸胞證(華裔卡)的期盼,由此可見一斑。對於那些至今仍分不清中國人和外國人、搞不清楚國民身份與公民身份、居民身份的區別,搞不清楚國家認同、祖國認同的海內外同胞來說,此文頗值得耐心細讀。
一個匱乏缺失現代國民意識,一個連國家認同、祖國認同都存有困惑的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向心力、凝聚力從何而來?單憑做夢嗎?醒醒吧,等海內外炎黃子孫對現代國民意識和國家認同、祖國認同有了共識,再談中國夢,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