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舟子:駁斥中科院植物所對朱毅問題的說明 [2014/04]
- 方舟子: 評萌芽雜誌社對韓寒獲獎騙局的狡辯 [2014/03]
- 轉貼:公證處檔案證實韓寒獲獎是騙局 [2014/03]
- 2014-04-25 [2014/04]
上海黃浦公證處保存的1999年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公證材料顯示獲獎名單中沒有韓寒,這證實了我們此前的推斷,即韓寒獲獎是內定的,其名字是大賽結束後過了一段時間才加到獲獎名單中的,所謂頒獎當天韓寒被通知趕去補考、現場作文震驚評委乃是捏造出來的神話故事。這也表明通過各種間接證據的推理(韓粉之所謂「構陷」)能夠逼近事實真相。韓粉們一直嚷嚷要有鐵證,其實以前已有過鐵證,不過這個由公證處出具的鐵證簡單明了,應該沒什麼異議了吧?當初挺韓的媒體(例如南方報系)、公知們都沉默了,只當沒有這回事,聽任「韓寒」微博的寫手在那裡哀嘆:「我隱藏痛苦,是害怕大家看到以後更快樂。」發了一張韓寒頭髮花白的照片,是想告訴人們他已為這事愁白了少年頭?
主辦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萌芽雜誌社總該給個說法吧?中國之聲採訪了萌芽雜誌社負責人(主編趙長天已在去年去世,這個負責人不知是誰,大概是副主編、新概念作文大賽總幹事李其綱),他是這麼說的(音頻:http://video.sina.com.cn/v/b/129000850-1657936750.html 文字:http://china.cnr.cn/xwwgf/201403/t20140321_515130942.shtml ):
「我們提供名單的時候,因為韓寒是補考的,所以後來我們是補充了一個得獎名單,但是在宣布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前主編手寫的東西給他們(公證處)了。另外,我們B組的一等獎是5名,但是我們當時交給他的名單是4名,韓寒的名單是在前幾個小時裡面,由六個評委進行評審的時候覺得這個要加上去。」
這段話說得很沒條理,不知道準確的意思,似乎想要說的是:前主編趙長天手寫了一份名單給公證處,這份名單B組的一等獎是4名,韓寒的名字是後來加上去了。「韓寒的名單是在前幾個小時裡面,由六個評委進行評審的時候覺得這個要加上去。」既然在交名單的前幾個小時已經決定要加上韓寒,那麼為什麼沒把韓寒名字寫上去?這個負責人是這麼解釋的:
「當時因為我們萌芽的人手也非常少,當時大家也疏忽了這件事情,只是關注了大會的事情。因為我們的黨組書記在宣布名單的時候把這個都宣布了,就說有這麼一個情況,B組是5名。所以在給他的第一份材料裡面,是4名,所以就是這麼一個疏漏。」
這段話也說得很沒條理,那個因為、所以簡直是不知所云:因為宣布的是5名,所以給的是4名,什麼意思?難道是下意識里暗示雖然宣布的是5名,但保留了一個名額給韓寒,而韓寒沒有參加複賽,所以只能給公證處一個4名名單?
不知道這個負責人是因為不善言辭,一貫說話顛三倒四,還是因為心裡有鬼,口不擇言。但不管怎樣,他承認有疏漏,一開始給公證處的B組獲獎名單隻有4名。這本來還能自圓其說,勉強解釋為何公證處那裡有一份沒有韓寒的獲獎名單。但是卻又說,還有一份有韓寒名字的5名獲獎者名單,當時就去公證的:
記者:5名的名單有沒有經過公證呢?
負責人:當然經過公證了,當時就去公證了。
但是這份公證神秘地消失了:
公證處:這個沒有,我們公證書里沒找到,沒這個名字的。
一個說有公證,一個說沒有公證,這有兩種可能:一、韓寒獲獎有過公證,但是被公證處把這份公證書弄丟了。這是公證處的嚴重失職,按理不太可能發生,而且也與公證處檔案的其他記載不符,因為公證材料是在比賽結束后第5天才提交的,如果有一份新名單,就不可能再公證舊名單。另外,公證材料在萌芽雜誌社是不是也應該有備份?拿出來不就知道誰是誰非了?二、萌芽負責人在說假話。這最有可能,因為這個說法不僅與公證處的檔案矛盾,也與其已故主編趙長天的說法矛盾。趙長天顯然很清楚韓寒獲獎沒有經過公證,給了個理由是韓寒當天上午趕來補考時公證處的人已經走了,不好再叫回來了(見趙長天在2012年2月接受網易的採訪:http://ent.163.com/12/0229/08/7RDR8VL500031H2L_2.html )。但趙長天的這個說法也與公證處的檔案相矛盾,檔案記載,公證人員並沒有走,一直待到當天下午在頒獎大會上念了公證詞、獲獎者合影時才走。
如果僅僅是因為「疏漏」而沒有把韓寒名字放進公證名單,那只是程序問題,問題不大。但是萌芽雜誌社前負責人、現負責人、韓仁均韓寒父子等人在這個問題上去一直在說謊,自相矛盾,其說法與事實、常識、常理都不符,卻不是「疏漏」那麼簡單了,而是造假、欺騙。所以如果韓寒有過補考因此獲獎,但其獲獎沒有獲得公證,問題還不大;但是如果韓寒根本就沒有參加補考,獲獎是內定的,文章是提前抄好或後來抄寫補交的,問題就大了。從公證處檔案看,後者才是事實。人很容易出現記憶錯誤或說假話,所以物證重於人證,尤其是經過公證的物證更重。現在萌芽雜誌社負責人開口就否定了經上海黃浦公證處公證的物證,那麼當初他們有何必要找公證員公證?
但是萌芽雜誌社負責人一見難以自圓其說,躲起來了:「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這個事情我們不跟他們聯繫,有事情找我們律師去。」找他們的律師幹什麼?難道律師比該負責人還了解事實經過?《萌芽》是上海作協的雜誌,萌芽雜誌社是國營機構,新概念作文大賽是在學生中和社會上有影響力的比賽,其主辦方有責任回應有根有據的質疑,沒錯就澄清、還被質疑者清白,有錯就道歉、糾正,不敢面對質疑,只能說明其心虛。如果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一次著名的大賽、一個著名的公眾人物受到如此強烈的質疑,主辦方早就主動把所有的原始材料都公布出來還原事實真相了,主管部門也早就會啟動調查了。但是我們不是在一個正常的社會,所以只能依靠個人的努力,寄望於某個人的良心發現。趙長天已經去世了,希望這個負責人不要把真相也帶進墳墓里。
20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