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愛,在北美大草原——第十五章、與狼共舞

作者:瘦馬牧歌  於 2012-3-12 01: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長篇小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評論

關鍵詞:


第十五章、與狼共舞 

(上)

邁克爾驚喜地發現,從廣州回來的小薇,性格開朗了好多,眼睛里沒有了以前常有的憂鬱。 以前的小薇總是問他看沒看過這個《巴黎聖母院》,那個《少年維特之煩惱》的,邁克爾最怕看到的是,他說沒看過的時候,掠過小薇臉上那失望的表情。
邁克爾不明白,小薇為什麼要把人類的情感研究那麼淋漓盡致,什麼前生今世,什麼單相思,什麼愛到海枯石爛的,有意思么?人生就這麼短短几十年,愛就愛,不愛就不愛,不就這麼簡單嗎?什麼層次不層次,深刻不深刻的。邁克爾不是不願意去讀,而是知道想這些他會頭疼,不想了,反而快樂而簡單了。

不過,現在的小薇好像已經不糾纏這些了,她跟著他看《老友記》,《人人都愛雷蒙德》笑得前仰後合。也再不拒絕夫妻間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有一次邁克爾開車的時候,看到一跑步的女子,豐滿的胸部像兩隻小白兔跳動。邁克爾禁不住瞄了一眼,馬上意識到曾經和小薇承諾的事情,迅速把眼睛蓋上,說:「哦,MY GOD, 看完才知道長得多難看,真後悔啊!」小薇被邁克爾那欲蓋彌彰的滑稽動作逗得「撲哧」一笑,說:「看就看啦,我也希望有她那一對兒大胸。」

小薇自己也覺得從前那個機靈,自信的靈魂開始一點點地回歸身體。她的話多了起來,與美國人打交道也嬉笑怒罵,自在隨意了。從前她懶得搭理的洋鬼子,如果再高傲地說:「China只會copy別人的知識產權,我更敬佩日本人,家裡從車輛到電器都是日本產品。」

小薇會很客氣地問他們:「日本那麼有文化,那為啥日本的文字和中國漢字那麼像呢?」在對方還沒能反應過來的時候,小薇早已哈哈大笑地離開了。有些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和歧視沒有那麼明顯,但是語氣並不很友好。一次,邁克爾帶著小薇去銀行開賬戶,銀行一女職員熱情地接待了邁克爾,自始至終卻沒有正眼看小薇一眼。

臨走的時候,出於禮貌,她和小薇道別的時候,看到小薇的提包,來了一句:「我在Sum』s club裡面看到和這個一模一樣的。」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小薇當然聽明白了,就是cheap嘛。

小薇也有禮貌地笑笑,慢悠悠地說:「我這個人喜歡一切cheap的東西,包括服務。」

連邁克爾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小薇已經把尷尬留給了那位女職員,拉著邁克爾從容自信地離開了銀行。

正因為小薇是這樣的性格,公司里上上下下所有金髮碧眼的老美,對小薇是敬畏有加。小薇工作的時候,絕對惜字如金,沒有一句廢話。她的高效率讓懶散慣的美國人有點吃不消,背後給小薇起了個dragon lady的美名。
小薇知道后,特意開了個掃盲會。在會上,小薇拿了兩張刺繡圖片,一張是鼻孔噴火醜陋的歐洲dragon, 一張是不怒而威,騰躍在空的中國Loong。小薇說:「有沒有看到,這兩種動物的區別?中國龍是俊美的而不是醜陋的歐洲龍。中國人很驕傲自己是loong的傳人,所以如果你們叫我Loong Lady, 我會很高興地接受這個美稱。作為國際貿易的業務人員,要了解各國最基本的文化。」
這次會議后,老美收斂多了。甚至見面直接稱呼小薇:「Hi, Loong girl!」令小薇忍俊不禁。

兩個月後,大大小小的訂單開始一筆筆進來,又一筆筆完成出庫。邁克爾憑藉在酒水領域的社會資源,很快把大百威,卡羅娜等知名品牌的相關業務收入囊中。 美國每年super bowl,Nascar racing等體育賽事,都是大量商機湧現的時候。不但知名品牌的贊助商對服飾,宣傳品有特殊的需求,就連對體育狂熱的美國人,對服裝鞋帽徽章紀念品的需求也絕對不甘落後。為了系統地專攻這一領域,邁克爾找到了曾經在一家知名連鎖健身俱樂部做銷售總監的布萊爾。對sports line了如指掌的布萊爾帶著他的銷售團隊加入了邁克爾和小薇的公司。

隨著業務的增多,原來圖庫里的現成圖片已經不夠客戶要求,必須要有一個為客戶量身定做和設計的專業部門。通過布萊爾的關係,他們找到了從知名廣告公司出來,自立門戶的朋友。 對於很多買櫝還珠的西方人,高檔商品的內涵往往體現在外包裝上。 新加入的廣告公司不但負責刺繡的digitizing工作,還要負責Made in China 產品的外包裝設計 。
現在,合作后的三個部門雖然各自獨立,自負盈虧,但是對外已經是擁有包裝設計,進出口貿易,承包各類賽事衍生品的集團公司(holdings)了。

一切都那麼順利,順利得讓小薇錯誤地以為自己天生就是個馳騁商場,戰無不勝的女商人,也錯誤地以為美國人真的就像曼哈頓中國女人周勵所描述的那樣,誠實,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人只要你拿出來高質量的商品和優良高效率的服務,就會寫支票給你的。其實不然,金髮的還有老奸巨猾的狐狸,碧眼的還有連到手的老鼠都懶的動一動的波斯貓,更別說還有非金髮碧眼的白眼狼呢。

(下)

人如果在開始的時候就沒有看清方向的話,很容易判斷失誤,放鬆警惕。一個人的跑道,可以盡情奔跑,快了慢了自己調整好就好。可是三個公司的人綁在一起,慢慢就會發現,調整起來不那麼容易,而且勢必會造成混亂。 

平時邁克爾和小薇單獨在一起處理事情的時候,他不敢閑聊和工作無關的東西,怕小薇生氣。
可自從三個公司合併, 三位老闆在一起,那就不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而是掌聲連連了。5分鐘能交代完的事情,能開一個上午的會。先從上周末的橄欖球賽事說起,再到議員的選舉,再到太平洋水域的污染,再到ozark大湖的釣魚盛事……氣氛熱烈,熱火朝天,卻沒有一個話題是和當天的業務有關。等小薇一個電話打進會議室,要求提交討論結果的時候,這些老美才會回過勁兒來:「Anyway, let's come back to our topic (言歸正傳)。」再一看錶,已經中午了,就開始嚷嚷lunch time, Lunch time! 所以就「ok, let's revisit this topic after we return from lunch!」了(午飯後再討論這個問題)。

小薇開始隱隱覺得自己貪多貪大了,後悔以這種合作的方式來經營業務,但是已經為時太晚。三個公司的業務已經互相交叉和牽制,就好比做cookie,黃油,雞蛋,麵粉攪和到一起容易,如何再能分得開分得清?只能戰戰兢兢摸石頭過河繼續往前走了。 

國際貿易是一個非常煩瑣漫長細緻的活,從明確客戶的需求產品,到精確尺寸,到打樣,再到客戶確認樣品,再返工修改樣品直到客戶最終確定,這才會下單,下單也才是這筆貿易的剛剛開始。一環一環緊密相扣,如果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訂單就沒戲了。

小薇負責著中國市場的一切人力資源,只能寄希望自己嚴格把住中國市場這一環節來控制整個公司。 無論其他的部門多麼熱鬧,到小薇這裡,統統先壓下來,每個客戶的詢盤都要經過分析,看是否有發盤的價值。
因為多次的實踐經驗,小薇發現,當客戶要某種商品的時候,都是很急,馬上就要見到他們腦海中想像的樣品,甚至大有幾天之後我們見不到樣品,就不考慮你們公司的架勢。等小薇敦促中國的工廠,辛辛苦苦地把樣品打出來的時候,送過去,客戶看到后:「Nice!wonderful!beautiful! 」的詞讚不絕口。
可是問到他們什麼時候下訂單?就會說:「 放那裡吧,我們考慮好了會給你電話。」
等公司過了一段時間,再電話跟蹤過去,他們又會說:「領導出差啦(out of town),下周再說吧。」
再聯繫,領導又度假去啦,再打,回復為「我們暫時不想做這個產品,等做的時候第一個就給你們打電話。」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那麼樣品呢,對不起,找不到了。

所以,小薇提醒銷售部門的負責人布萊爾,公司的強項是服裝和工藝品,其他八竿子打不著的產品讓sales一口回絕掉。

很多時候,小薇知道有人願意與她合作是因為她手中掌握著大量可靠的中國人力資源。現在中國的很多工廠也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滑鼠一點,什麼工廠在互聯網上都能找到。可是哪家工廠質量又好又讓人信得過呢?這美國人就不知道了。所以他們希望有個可靠的中間人給予他們可靠的信息。小薇正是因為有了老同學這條線做堅實的後盾,於是才會有合伙人放心地與她合作,同時他們也想方設法要把這條線也掌握在手,因為對於貿易公司,掌握了供應鏈,也就是控制了整個公司的核心力量。

合伙人布萊爾建議懷孕的小薇不要work so hard,要把手中的業務放一放,逐漸交接給他的夫人,這樣小薇生完小孩也可以安心在家休息。 
布萊爾的太太比他年輕很多歲,漂亮時髦也愛打扮,兩個人結婚多年也沒要孩子。布萊爾在外面掙錢,她就逛街shopping,做美甲美容,一個典型胸大無腦的美國女孩。小薇總想不明白美國人的擇偶標準,好歹布萊爾也是MBA呢,為什麼不找個至少能在生意上和他有點共同語言的伴侶呢?這樣各玩各的婚姻能維持多久? 

也許是布萊爾也不滿意現在兩個人的狀態,所以他竭力要把太太也拉進公司。他說,與其花大價錢聘用一個專業的市場經理,不如就讓自己家人上陣,又信得過,又省錢,還不用擔心太太在家裡無所事事。 於是布萊爾常常帶她到公司轉轉,把公司的業務詳細講給她聽,想要把她訓練成自己的助手,大有要開夫妻檔的意味。

小薇和他夫人很熟, 常和大家在一起吃午飯。 但是朋友歸朋友,做貿易實務一定要踏實,並且能夠坐得住的人,要有對於枯燥的數字或者商品一遍一遍看的細心,跟客戶一遍一遍溝通的耐心,顯然布萊爾的太太並不具備這些條件,確切地說是她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
可是布萊爾卻強調太太如何聰明,只要小薇多交代交代,就很快會上手的。小薇心裡明白布萊爾真實的想法,無非就是想要把小薇手中的中方資源掌握到手裡,為今後業務的開展多條路。但是他們哪裡懂得中國的「關係學」?即使他有了資源在手裡,沒有小薇的確認,中方的老同學也不會貿然做任何事情的,所以小薇不怕讓他太太跟著她多學些東西。不要求她很高,只要她能夠把小薇交代的事情做明白就好。 
布萊爾的太太在小薇的指導下開始接觸業務。有一家電視購物網站要進大量的不幹膠紙。這種pvc質量最好的是德國生產的膠紙,可惜成本高,太貴。客戶知道希望能夠有made in china的產品,不要求達到德國產品那麼高的質量,差一些沒有關係,只要價格足夠有優勢即可。

於是小薇聯繫好了中方的老同學,同學希望小薇多提供客戶的樣品來多比對研究。客戶提供了好幾大卷德國原產的膠紙和一些廉價的,他們認為bad quality的樣品做對比,明確地表達了希望中方能夠生產出介於那個德國原產和劣質產品之間的質量要求。 

小薇交代布萊爾的太太及早把樣品快遞給中國,並強調她一定要把兩種樣品做好質量好和差的標記,並且用郵件把客戶的要求說清楚。

兩個星期以後,老同學一個電話直接打到了小薇的家裡,有點生氣也有點疑惑問小薇:「你怎麼找了個這麼不靠譜的人來幫你做事情啊?」「不靠譜」這三個字是小薇從同學那裡學到的,認為是最貼切地來形容很多曾經打過生意上交道的美國人。因為以後小薇還遇到了各類不靠譜的人和事。
小薇心裡一驚,問:「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同學說:「我叮囑你要多些樣品,你怎麼千里迢迢地就給我郵回來那麼巴掌大一塊樣品啊,我想給兩個廠看看都不夠分啊?!」
」什麼 ?」小薇當時無比震驚「我特意多給你從客戶那裡要了好多卷原產德國的產品供你們研究比較,而且客戶明確表示不要那種差的。」
「什麼好的差的?我就接到一種,也就我巴掌那麼大,哦,不,還沒有我巴掌大呢,也就比郵票大那麼一圈吧。。。」

小薇立即打電話到公司,沒有找到布萊爾的太太,找到了布萊爾。布萊爾聽了小薇的講訴,立即找樣品,在辦公室里沒有找到,就回家去找。回到家正好和shopping回來的太太同時到家。布萊爾問他太太樣品哪裡去了?他太太原來早把小薇的交代忘到了腦後,以為國內廠家只要一點點樣品就可以了,就從樣品上剪下來一塊給國內寄去,剩下的都給她自己的媽媽貼窗戶和傢具上了。也許布萊爾也覺得丟臉吧,再也沒讓他太太來公司。

就這樣,公司第一次遭遇到重大工作失誤。客戶是美國最大的一家電視購物中心在當地的分公司,原本這次合作愉快之後,就會在全國上小薇公司提供的產品的。

當小薇硬著頭皮向客戶解釋發生的失誤,希望客戶再提供一些樣品給她的時候,客戶雖然還是很客氣,但是非常冷淡地說:「謝謝你們及時通知我們發生的一切,不至於讓我們錯過季節性銷售。但是,我們已經無法信任你們能夠做好這筆訂單了。說實話,那些樣品可以說是我們手頭所有的樣品,如今,我們還要特意再去訂購原產樣品。」

說得小薇羞愧難當,訕訕無語。

客戶是挽不回來了, 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就像剛出殼的小鳥,弱小得哪裡禁得住風雨?小薇有些遷怒布萊爾,而布萊爾除了不讓老婆再來公司,就說了句「I』m sorry.」之後,就像沒事一樣了。

小薇知道,美國人說「Sorry!」容易,說「I』m wrong.」非常難。也許是受法律「疑罪從無」原則的影響,只要當事人不承認罪行,官司就會永無止境地打下去,無法定罪,除非嫌疑人與法庭達成認罪協議。所以,和美國人相處,千萬不能說他們做錯了什麼,即使真做錯了,他/她也知道錯了,也不會承認。如果你堅持是他的錯,他們會惱羞成怒。 

所以小薇等待著布萊爾能夠對這次失誤做出正式的解釋和道歉,並承擔一定的責任,可就布萊爾這態度,讓小薇對他很失望,所以與他的關係也變得微妙起來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rongrongrong 2012-3-12 03:52
夠小薇操心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5: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