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承蒙王炳章博士之妹王玉華女士大力幫助,找出這篇舊文,謹供網友參考。
恐懼——讀報有感 宋佳佳(畢汝諧)
我的鄰居是從中國大陸湖南來的一位工程師,新近移民美國,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得暫時屈就於皇後區一家華人辦的電子工廠,做些粗工糊口。那家電子工廠各方面福利均差,唯有訂閱中報優待,每月僅區區兩元而已。
叨這位高鄰的光,我也能免費閱讀這份名中實左的報紙;我曾當面對一位中報編輯打趣:貴報已如比薩斜塔斜得一塌糊塗,何能言中?!
元月20日的中報以赫然標題吸引了我的視線:千名大陸留美學人連署公開信。
翻過來第二版則是:全美中國大陸留學生關心中國政局,50餘院校風起雲湧發動簽名請願,400餘人挺身而出具列真名提出熱切呼籲。
我激動地逐一默念著每一個簽名者的尊姓大名,其中有好幾位是我的朋友;然無論識與不識,我都為他們感到驕傲——這是中國大陸留學生的光榮榜!
但是,我不敢把自己的真實姓名某某某簽在這光榮榜上,甚至連簽一個化名也不敢;簽上去便落了筆跡,認真追查起來,十個有十個都逃不脫!
因為我感到恐懼......
恐懼是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們的通病;對此,蘇聯著名離經叛道詩人葉普圖申科曾寫下不朽的詩章——「恐懼」:
...... ......
恐懼曾經像影子一樣各處滑動,侵入樓房的每一層;
他們讓人漸漸變得馴順,
他們給一切都加上了戳。
哪裡應該沉默,就讓你吶喊,
哪裡應該叫喊,就讓你沉默。
...... ......
得知什麼人要去告密隱隱感到恐懼,
或者什麼人在敲門心裡感到恐懼。
然而,又怎能忘記與外國人談話那種恐懼,
這還不算,還有與妻子談話的恐懼!
我們不怕冒著炮彈奔赴戰鬥,
我們不怕在暴風雪裡做工,
就是有時候與自己談話,
心裡卻怕得要命!
............
遺憾的是,由於蘇聯未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葉普圖申科未能淋漓盡致地寫出留學生在海外對於共產黨秋後算帳的恐懼。
那位湖南工程師的太太並不是知識婦女,目前在一家西班牙裔開的車衣廠里做苦工;她看到光榮榜后亦不安地說:這些人膽子真大,將來回國有危險了!認真想了一下,又說:其實他們也沒說什麼,可是回去就麻煩了!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只要你發出未能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聲音,你就不能不感到恐懼!
來到美國后,最令我稱羨的不是物質生活的富足,而是這裡的人民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他們可以介入政治活動而不必擔心有殺頭流血之虞,更不必擔心進而株連父母妻小乃至七大姑八大姨!
我不是勇敢者;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發言人的不祥之音——我們不贊成採取這種公開信的做法(見同日中報頭版頭條新聞)——便足令我閉門裹足了。
恐懼!
面對中國大陸留美學生學者的光榮榜,我不禁流下羞愧之淚,我愧為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