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按: 轉載一篇有深度的左派文章(可惜標題作者兩不知)!

作者:biruxie  於 2023-1-15 22: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按: 轉載一篇有深度的左派文章(可惜標題作者兩不知)!



  謹以本文紀念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

  一、忘本的普京毀了俄羅斯的國運

  2022年,俄烏兩國激戰正酣,都想放干對方的血。即使羅馬教皇方濟各也認為俄烏戰爭是美國政府慫恿烏克蘭政客挑釁俄羅斯引發的,普京還是接招了,十一年前他承諾還人民一個偉大的俄羅斯,強敵叩關,豈能不亮劍!百年前,十四國干涉軍狼狽逃離烏克蘭,哈爾蘭皮·葉爾馬科夫等白軍將領在碼頭上痛罵拋棄盟友的背信者。現如今,美國政府與百年前武裝干涉蘇俄內戰的原班人馬再度公然插手斯拉夫人的內政,向同樣擁有蘇軍血統的烏克蘭軍隊提供援助,並派出軍中精銳直接參戰,將頂著蘇聯紅軍英雄部隊赫赫威名的俄羅斯新白軍一一打回原形。也許普京想在2022年12月30日前重建蘇聯,給歷史一個交待,哪知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百年誕辰之際,故國人民卻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上層社會正遭受第二輪「天譴」,美國政府更想藉機放干歐洲的血。苦難啊,俄羅斯!

  當普京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進入克里姆林宮安德烈大廳就任總統,金碧輝煌的殿宇內,鼓樂齊鳴,達官貴人云集,帝俄時代風格的軍隊制服上肩章閃閃發光,有如沙皇登基,生活充滿了儀式感。普京有驕傲的資本,他挽住了滑向深淵的俄羅斯,黨爭平息,大寡頭集體落馬,成氣候的分裂勢力被消滅,石油天然氣收入極大地提高了俄羅斯人民的生活水平,蘇共頭痛了七十年的農業問題在他任內得到完美解決,2019-2020農業年度俄羅斯的糧食自給率達到155%。擁有蘇聯遺留的強大軍事實力與相對寬鬆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民族主義者、保皇黨、資產階級自由派、共產黨共處一室,各得其所,其樂融融,一片和諧,國際上俄羅斯的聲音不再被忽視。北約國家確實被披著蘇聯聲威的俄羅斯嚇住了,俄軍強勢介入敘利亞戰局,他們根本不敢出頭,只是暗戮戮地挑唆烏克蘭等國家不斷消耗俄羅斯,連新納粹都扶持起來登台表演了,北約可謂飢不擇食。如今俄烏戰爭打成兩敗俱傷的爛仗確實讓人大跌眼鏡,普京讓本來還可以保護俄羅斯一段時間的假象提前破滅,在全世界面前暴露了俄羅斯的虛弱,國運大衰。

  俄烏戰爭之初,俄羅斯軍隊閃電般控制了烏克蘭各大要害地點,烏克蘭政府慌得如同鵪鶉,美國政府都在為他們選擇組建流亡政府的地方了,俄軍卻突然熄火,突入基輔、敖德薩等地的俄軍紛紛後撤。從後來爆出的俄軍黑幕來看,俄軍內部應該是在戰爭中暴露出了極嚴重的問題,比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上上下下編造假情報騙取十幾億美元活動經費更危險,比前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兩口子聯合作案,虛報軍備150萬套軍服,貪污巨額現金更惡劣,直接動搖了軍方高層的作戰意志。狹路相逢勇者勝,遼西戰役,東北野戰軍與廖耀湘兵團在對沖中均陣腳大亂,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兵,東野官兵以亂制亂,按總目標分路進擊,各自為戰,將擅長列陣而戰的駐印遠征軍精銳基本俘獲,保住了大批軍事骨幹與抗戰功臣,實力大增。雖然戰爭之初兩軍都存在混亂與困難,俄軍是掌握主動的一方,烏軍已經亂得失去了戰鬥力,北約的援助還沒到,只要大膽出擊,在北約反應過來之前鼎定局面,至少可以趁亂席捲東烏克蘭,攻佔基輔,就算不能佔領,也可以破壞掉各地的基礎設施,削弱烏克蘭的戰爭潛力。俄軍卻撤回到烏東地區,普京與澤連斯基開始談判,給了烏克蘭政府重整軍隊的時間,俄羅斯的閃電戰就這樣閃了十個月閃成了消耗戰。俄軍號稱繼承了蘇聯紅軍的衣缽,但他們終究不是達瓦里氏,早就失去了布爾什維克軍隊的軍魂,俄羅斯新白軍缺乏共產黨人必備的優秀品質——勇敢。

  共產黨在俄羅斯已經式微,每次集會如同夕陽紅俱樂部搞活動,還出現了家族化的苗頭。普京出席的國事活動中,樂隊奏出《國際歌》的變奏曲,俄羅斯方面傳出一陣輕聲鬨笑,俄羅斯人懷念蘇聯的強大,並不懷念蘇聯。俄羅斯上層似乎並不明白戰爭中的獲勝之道,他們以為建立了與歐美強國一模一樣的民主制度,有蘇聯留下的龐大武備,有強悍的人民,制服筆挺,喝著伏特加,唱著歌,半個歐洲任他們馳騁。他們如同敗家的紈絝,不知先輩如何從死人堆中爬出,不知蘇聯強大的原因,不知人民不是無緣無故地信任政府,俄羅斯上層操著沙皇的心,臆想著蘇聯的強大,一邊嘲笑蘇共,一邊透支蘇共的遺產達30年之久,沒有蘇共哪來的蘇聯,這不就是吃哪家的飯砸哪家的鍋嘛!

  「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場爭勝依靠的是政治上的優勢,政治的實質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只有先通過政治工作調動社會資源聚焦於戰爭,才有可能戰勝對手。彭德懷如果留在舊軍隊中,戰績不過張發奎、孫良誠,彭德懷對此的認識是毛澤東建設的根據地能為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員、物資和情報,他寧願放棄紅三方面軍的編製,也要和毛澤東並肩戰鬥,中共奪取政權,首先是政治上優於國民黨,爭取到了更多人民的支持。紅軍優秀將領楊遇春投向國軍后,一身本領在壞的政治環境中不得施展,廬山抗戰,身邊僅有幾百人,內耗讓他疲憊不堪。曼施坦因在回憶錄里大吹特吹自己的軍事才能,彷彿他當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至少能獲得體面停戰的機會,這位馮爵爺連一個麵包50萬馬克的局面都無法打破,唯軍事論的觀點徒增笑料而已。蘇聯的強大首先表現為蘇共的強大,否定蘇共,放棄蘇共的治國模式,俄羅斯的強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中國的蘇聯史專家鄭異凡認為「蘇聯人民巨大的犧牲和損失、高度集中的軍事動員體制、俄國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主義傳統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他否認斯大林模式是蘇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鄭異凡該思維模式的實質是,大米來自超市,只要有錢就一定能買到,只要政府一動員,人民就奮起報效國家。人民憑什麼要為國家效力?人民都是最好的群眾演員,卡扎菲被推翻后,人們發現戰前活蹦亂跳地在街頭支持卡扎菲的與慶祝卡扎菲倒台的是同一幫人,人民裝痴賣獃起來,統治者一點辦法也沒有。俄羅斯遇上稍微平庸點的沙皇就不能有效動員國力,日俄戰爭時,俄國鋼鐵產量超過日本20倍以上,俄軍照樣被日軍追著打,彼得一世以來歷代沙皇苦心編織的海權夢毀於一旦。俄烏戰局不利,普京徵兵30萬,俄羅斯人出逃70萬,出國的單程經濟艙票價炒到9200歐元近60000元人民幣一張。戰鬥民族只是相對好戰,並不善戰,同樣怕死,不給他們一個有說服力的為國犧牲的理由,他們也會擺爛。從表象上看,俄羅斯人最缺乏的是英明的領袖。

  二、列寧完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經歷六百年的磨難,俄羅斯人民終於迎來了列寧和斯大林。列寧率領布爾什維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俄羅斯人民從此可以為自己的國與家流血流汗了。1917年十月革命至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之間的蘇俄時局鼎沸,兵連禍結,實力僅居中游的布爾什維克在列寧的領導下,排除黨內保守路線的干擾,先拉回列寧曾經的「棍子」托洛茨基領導的區聯派,區聯派的政治立場介於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之間,實力增長約一倍,此演演算法的依據是當時兩個組織的正式成員數量。沙俄的資產階級政黨受到斯托雷平改革的衝擊,忠君愛國思想,民族主義情節,民粹主義理論,自由主義旗幟,讓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者無所適從,隊伍分化瓦解,虛弱到不能領導俄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滌盪封建殘餘,布爾什維克趁機舉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大旗,聯合其他黨派的左翼,折衝樽俎,一躍成為二月革命后最具活力的帶頭大黨。列寧通過斯維爾德洛夫指揮托洛茨基、斯大林這兩位最堅決、執行力最強的同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索柯里尼柯夫、阿爾喬姆、斯塔索娃、伏龍芝、李可夫、托姆斯基、布哈林、皮達可夫、拉狄克、克列斯京斯基、捷爾任斯基、越飛、奧爾忠尼啟則、卡岡諾維奇等成梯次配置的幹部隊伍高效運轉,成功應對多輪危機。

  在列寧的加持下,托洛茨基利用民族主義情感招攬了一批沙俄軍官,組建起紅軍,抵擋住德軍的進攻,聯合各地左翼力量,逐步消滅白軍。留用的舊軍官不聽招呼了,列寧手中的新任「棍子」斯大林負責「滅火」,不聽話就「殉艦」。托洛茨基說動無政府主義者馬赫諾的黑軍與紅軍聯合打白軍,鄧尼金與弗蘭格爾失敗后,托洛茨基派人刺殺馬赫諾,開啟紅黑大戰,馬赫諾罵罵咧咧地退場,滿懷悲憤流亡法國,都是唱《國際歌》的,相煎何急。列寧為爭取建軍時間,力排眾議,與德國簽訂割地賠款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幾個月後,德國戰敗,蘇俄政府立即宣布該和約失效,布爾什維克不承認的條約就是手紙。為打破帝國主義的圍剿,列寧放話,蘇俄將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沙俄侵佔的中國領土,條件是中國政府與布爾什維克政府正常往來,腐朽無能的北洋政府畏懼西方列強的怒火,也不相信布爾什維克能坐穩江山,不敢出手爭奪老強盜們覬覦的肥肉,布爾什維克站穩腳跟后此事不再提及,黎元洪、馮國璋、曹錕、段祺瑞、徐樹錚之流有愧於中國。

  十月革命后,沙俄帝國崩潰,各地紛紛宣布自治,波蘭、芬蘭、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諸國先後獨立建國,類似蘇聯解體后建立的獨聯體國家。上述各國與俄羅斯有極深的民族仇恨,布爾什維克軍事力量薄弱,黨內校官極少,將官沒有,只能留用圖哈切夫斯基等舊貴族軍官。如果按沙俄的老辦法統一這些國家,布爾什維克力有不逮。列寧通過當地的布爾什維克與其他黨派的左翼以階級感情壓制民族感情,稱「烏鴉不啄烏鴉的眼睛」,富人不欺壓富人,只會欺壓不同民族的窮人,發動民眾起義,組建當地的紅軍,湧現了「西伯利亞列寧」、「高加索列寧」等一批地方革命領導人,再派俄羅斯的紅軍去支援,最終控制當地。饒是如此,波蘭、芬蘭、波羅的海三國仍然沒能收回,沙俄在當地乾的缺德事太多了,民族仇恨的鴻溝難以逾越。為安撫各地民眾與布爾什維克的民族主義情緒,列寧提出了加盟共和國的構想,給予各地相當大的自治權,基本統一沙俄原地盤。

  從後來蘇聯中央政府對各加盟共和國的嚴密控制來看,建立加盟共和國聯盟不過是布爾什維克的權宜之計。肅反時,烏克蘭共產黨的全體中央委員到莫斯科開會,去的時候好好的,到了就不準走了,只活下來一個中央委員,其他加盟共和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蘇聯中央政府說要殺誰就殺誰,一點不講「兩少一寬」,各加盟共和國的地位名存實亡。斯大林是最有資格取消加盟共和國制度消除隱患的領導人,奈何時機一再錯過,大清洗后,緊接著就是蘇德戰爭,二戰後,蘇聯休養生息,剛喘過氣,斯大林去世了,之後的領導人要麼威望不足,要麼過分樂觀,列寧的決定被神聖化,輕易不敢改變,等到時局大變,已經來不及了。

  都是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列寧與趙構最根本的區別是他們在爭取來的和平時間裡幹了什麼,是卧薪嘗膽,勵精圖治,強軍血恥,還是偏安一隅,暖風中等待陌上花開。布爾什維克權謀天下,他們與歷代開國者最根本的區別是,布爾什維克為全天下的勞動人民謀福祉,不是為了自己加官進爵,獲得一塊家族領地。列寧帶領俄國左翼力量取得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完成了后民意黨時代革命者的歷史任務。他的哥哥亞歷山大是民意黨人,因為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被處決,民意黨之前是十二月黨人,十二月黨人原本是拿破崙戰爭中以征服者身份進入巴黎的沙俄軍人,他們被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征服,回國發動了革命,他們之前是以雅各賓派為代表的法國革命者,拿破崙因為與羅伯斯庇爾的胞弟有私交被視為雅各賓派,差點上了熱月黨人的斷頭台,雅各賓派之前是各種思想啟蒙運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

  列寧如此英明神武的領袖,普京居然稱列寧的最大失誤是把一個統一國家改造成國家聯盟,這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嗎!葉利欽為爭奪國家的實際統治權,利用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的權力慾望,製造加盟共和國與蘇聯中央政府的對立,架空了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最終為奪取政治名分,葉利欽聯合哈薩克的納扎爾巴耶夫等加盟共和國領導人搞垮了蘇聯,蘇聯解體是葉利欽等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與蘇聯中央政府爭奪權力、地位的手段與後果,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是葉利欽。

  普京的爺爺斯皮里東·伊萬諾維奇·普京是列寧、斯大林的廚師,去世時,普京12歲,普京聽著領袖們的故事長大,普京作為蘇聯解體的親歷者,作為葉利欽的政治繼承人,他不可能不知道歷史真相。成年後,普京在物慾橫流的世道中迷失自我,為了保住葉利欽的家人與財產,他立法不追究葉利欽家族以往的犯罪行為,為了保住自己政治法統的正當性,他選擇了不顧臉面地肆意歪曲歷史,將蘇聯解體的責任推給列寧。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葉利欽能選他當繼承人,普京應該是做出了讓葉利欽放心的事,葉利欽認為他是同路人,肯定不只是明朝紀綱早用過的打狗熊那招,歷史早晚會揭開真相。

  彼時的布爾什維克,外有世界上最強大國家聯盟的十四國干涉軍,內有白軍與各地的民族主義武裝,自家同志意見也不統一,列寧原地組建紅軍,逆天改命,衝破人性私慾的萬年壁壘,建立起人民的國度。普京掌握著蘇聯留下的強大軍事力量,外有中國、伊朗等國家支持,國內基本穩定團結,普京但凡有一分列寧的本事,不說統一前蘇聯地區,也不至於把俄烏戰爭打成現在這樣的爛仗。

  三、斯托雷平救不了沙俄

  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發起了評選最偉大俄羅斯人的活動,斯大林排名高於列寧與普京,僅次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與斯托雷平,無論此排名是否代表了俄羅斯民意,普京政府推崇斯大林是毋庸置疑的,斯大林執政時期蘇聯的強大給了俄羅斯現實的安全感。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托雷平這個「裱糊匠」的排名居然高於列寧和斯大林,足見俄羅斯高層或者俄羅斯人民的歷史觀已經出現嚴重混亂。

  斯托雷平出身貴族,擔任省長期間,以鎮壓農民起義獲得沙皇尼古拉二世讚賞。1906年,斯托雷平任內務大臣和大臣會議主席,上任伊始便用血腥手段鎮壓了俄國1905年革命,他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參加革命的貴族也不高抬貴手,以往的慣例是流放西伯利亞,僅1906-1909年就有超過3000名革命者被他的「特別法庭」判處絞刑,列寧稱他執政的時代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

  斯托雷平視貴族與富人為俄國政權的根基,他的改革盡量照顧「舊神」的利益。1907年6月,斯托雷平提高了貴族及富豪階層的選票權重,減少中低收入階層的有效票數,讓貴族與富豪享有更多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為整合農村資源,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斯托雷平大力破除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但同時阻礙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村社遺風,扶持富農向資本家轉變,促進農村資本主義發展,導致農村貧富分化加劇。富農有了經濟實力,開始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對斯托雷平給予貴族與富豪更多政治權力心生不滿。斯托雷平改革讓農民失去村社保護,遭到地主與資本家雙重剝削,加深了多數農民的苦難,同時也讓農民在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浪潮中擴大了眼界,找到了反抗的新路徑。斯托雷平加強中央集權,委任地區行政總長即州長取代以前代表當地貴族的首席貴族,限制縣級貴族的行政管理權力,設立地方自治局,成立縣級議會,擴大代表選舉範圍,讓猶太人享有與俄羅斯族同等的政治權利,他的削藩政策又得罪了貴族階層。斯托雷平大規模興建鐵路,打破特許專賣制度,鼓勵自由貿易,那些吃著政策壟斷飯的既得利益者對他恨之入骨。貴族與富豪拒絕承認平民階層的崛起不可逆轉,對改革中失去的利益錙銖必較,他們只顧保住自己眼前的利益,哪管國家洪水滔天。斯托雷平見自己招至各方反對,按照俄羅斯人的性格還以更猛烈的報復,「斯托雷平的領帶」飄揚在俄羅斯大地上,他解散了兩屆國家杜馬,主導第三屆國家杜馬,當時俄國杜馬議員非富即貴,斯托雷平成功地拉了更多的仇恨。儘管阻力重重,斯托雷平改革還是讓俄羅斯呈現井噴式發展,寬廣深厚的肥沃土地,人口眾多的大國,被壓制了幾百年的俄羅斯富農迸發出的生產激情就讓俄羅斯一躍而為世界第一糧食出口大國。占人口多數的底層人民依然過著艱辛的日子,斯托雷平認為這很正常,富農是爭氣的「長子」,靠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先富起來,國家富強了,再帶動其他人致富。布爾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等黨派認為應該釋放全體人民的力量,要共同致富,斯托雷平做得還不夠。但是他們也沒什麼辦法,經濟繁榮讓俄國人不再關心政治,只想著掙錢,革命退潮了。

  沙俄是一個披著近代資本主義文明外衣的封建君主制國家,李沃夫說:「俄國既沒有立憲制度和議會制度,更沒有《根本法》,只有『隨心所欲的統治』和『蠱惑人心的宣傳』。」斯托雷平政治生命中最薄弱的一環是他必須獲得沙皇的支持,尼古拉二世能力平庸,性格軟弱,不具備中興之主的資質。為了推動通過他提起的一系列法案,斯托雷平周旋於國務會議與杜馬之間,舊勢力頑固而強大,嚴峻時勢帶來的緊迫感激發了他強烈的責任感,有意無意地違反了《根本法》,觸及沙皇的權威,反對改革的守舊派紛紛到尼古拉二世御前告狀,尼古拉二世身居最高層,孤家寡人難免多疑猜忌。1908年,沙皇尼古拉二世與英王愛德華七世會晤,兩人是表兄弟也是情敵,兩國在歷史上鮮有和睦期,英國媒體有意冷落尼古拉二世,卻對隨駕的斯托雷平熱情萬分,加深了兩人間的裂隙,最終斯托雷平失去了尼古拉二世的支持。難怪阿富汗人說,如果你在路上被石頭絆倒,那塊石頭一定是英國人放的。

  無論斯托雷平的初衷如何,他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他的失敗緣於他的階級立場,改革必然損及既得利益者,為此必須爭取到足夠強大的改革支持者,貴族出身的他以保護文化傳統的姿態竭力維護貴族的權利,試圖讓普通民眾為貴族分攤改革成本,工農大眾與從改革中獲得一些利益的新興資產階級都認為他是近年來最兇惡的沙皇爪牙,那些頭腦秀逗了的貴族卻認為他背叛了自己的出身。在家族與特權保護下,貴族普遍從第三代起就不行了,三代而亡,五代而斬。斯托雷平改革取得的成功讓軍方信心滿滿,要在巴爾幹半島大展拳腳,斥責斯托雷平怯懦。傳統文化的堅守者與宗教保守派認為斯托雷平在農村的改革破壞了文化傳統。各方都對他起了殺心,剩下的問題只有該怎麼告別了。

  斯托雷平改革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有利的外部環境。斯托雷平的治國理念效仿俾斯麥,對內協調各方利益,對外溫和,為國家構建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環境,迅速發展國力。德國崛起時,英法對立,法俄結盟,英國需要在法俄間打入一個楔子,英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為德國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更幸運的是,德國面對的法國被樣子貨拿破崙三世統治著,外強中乾。斯托雷平改革時,英法關係尚可,英國正著力對付不再聽話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同時嚴防一直不太友好的俄國,英國在東亞扶持日本牽制俄國,傳統盟友法國因為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影響力下降,急於恢復國力的金融資本家眼中只看到放貸那點利息,成為伴隨俄國工業化的吸血蟲,沒有一個列強願意看到俄國的工業化成功。

  1911年的俄歷新年時,斯托雷平接受聖彼得堡報紙的採訪,向民眾發布他的新年賀詞:「請給我們的國家二十年左右內外穩定的時間,二十年以後,俄羅斯將變得讓你們都認不出來。」1911年9月1日,斯托雷平遇刺,於9月5日逝世。行刺者德米特里·波格洛夫是社會革命黨人,同時也是保安局的密探,不少人認為是保守的君主主義者策劃了刺殺。六年後,十月革命爆發,沙俄帝國滅亡。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極力在歷史上探尋,想弄清當年是否還有另一條強國之路,上層需要徹底否定蘇共,增加自身的正統性。斯托雷平作為沙俄覆沒前最後一針強心劑被翻了出來,有的人試圖通過論證斯托雷平設計的道路是足以拯救沙俄的正確路線,證明布爾什維克上台只是一個意外,歷史給斯托雷平的時間太短了。俄羅斯社會興起了一場「斯托雷平熱」,政治人物不表示對斯托雷平的崇拜與懷念就是政治不正確。

  很多人開始設想,如果斯托雷平完成了他的改革,俄國將會怎樣。這是一個偽命題,斯托雷平改革的失敗有其必然性,與斯托雷平是否遇刺無關,他早晚得下台。斯托雷平的改革保留了舊勢力太多的權利,開國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已經腐朽到極點,權貴們的自私與無能令人髮指,他們反對斯托雷平的改革,各個家族的積累相當可觀,斯托雷平不是他們的對手,他的改革不適合當時的俄國。俄羅斯人的臆想有如討論芳華逝去的美女,帶著幾十年的人生經驗,歷年來股市漲跌趨勢,彩票中獎號碼,魂穿到18歲時的她自己身上,將會經歷怎樣的愛情冒險,她容顏的老去是無法避免且已經發生的事實,這樣的討論毫無意義。

  斯托雷平改革沒有人亡政息,他的繼任者科科夫佐夫繼續推行其最重要的土地改革政策。俄羅斯舊勢力依舊強大,為自己的無能不斷尋找合理化借口,社會效率低下,官僚不思量如何幫助本國經濟發展,千方百計盤剝人民,資本家與地主也是受害者;資本家與地主只顧自己發財,不管底層人民死活,國家興衰更是漠不關心;底層人民目光短淺,混吃等死。十月革命爆發的導火索是莫斯科居民因為買不到麵包上街遊行示威,當時俄國不缺糧食,由於鐵路運輸系統失職,糧食沒有及時運到莫斯科,沙俄社會管理的混亂可見一斑。歷次沙俄肅清社會陳腐勢力靠的是殘暴的明君,伴隨著血腥的殺戮,尼古拉二世完全不能勝任,俄國的頹勢無法逆轉。低效的沙俄工業早晚會被歐美列強的貸款拖垮,俄羅斯的資源與市場將逐步落入法蘭西等國之手,這些都是有歷史淵源的。俄羅斯電視台發起的評選歷史偉人活動的結果,表明俄羅斯高層或者俄羅斯人沒有清醒地認識到布爾什維克革命的歷史進步意義,想改革,又不想過多觸及既得利益者的權利,想工業化,又不想付出成本,想讓人民為其賣命,一點好處都不想給,世上豈有兩全事,不負權貴不負民。

  2011年,斯托雷平逝世100周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採訪中說出了斯托雷平的名言:「請給我們的國家二十年左右內外穩定的時間,二十年以後,俄羅斯將變得讓你們都認不出來。」這段話已經成為俄羅斯的詛咒,只要國家領導人說出這話,三年後必有接連不斷的戰亂。1911年,斯托雷平說了這段話,1914年沙俄參加一戰,2011年,普京說了這段話,2014年爆發烏克蘭危機,親俄的烏克蘭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總統職務,克里米亞與頓巴斯戰爭爆發,俄羅斯與烏克蘭實際處於交戰狀態,2022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難道俄羅斯真的被下了詛咒?

  以唯物主義者的觀點分析,箇中原因是俄羅斯的對手們不願見到俄羅斯強大,不斷給俄羅斯找麻煩,特別是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公開表達出強烈的崛起信號之時。就算是俄羅斯韜光養晦也不可能換來安寧,現在的中國也一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國家,想扮弱小都沒人信。俄羅斯擁有那麼肥沃的廣闊原野,無邊的森林,無盡的礦藏,數量眾多的強悍人民,教育那麼發達,斯大林只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十年時間就讓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蘇軍在二戰中殲敵數最多,要是有二十年時間供俄羅斯發展,那還得了!「盎撒匪幫」的二代目肯定不會放任俄羅斯再度強大,挑起俄烏戰爭就成了必然選項。

  四、斯大林圓了歷代沙皇工業化的夢想

  俄羅斯總是被包圍,帶領蘇聯突出重圍的斯大林身上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與俄羅斯人有缺陷的強悍性格,斯大林原本不是俄羅斯人,後來他變得比俄羅斯人還俄羅斯人。作為列寧的繼承人,斯大林品德高尚,意志堅定,學問淵博,能力冠於當世。他治理下的蘇聯在資本主義強國的包圍中迅速崛起,實現了歷代沙皇夢寐以求的工業化,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

  他本是教會學校培養出來的文學青年,愛好寫詩,那個年代的領導人,沒點藝術追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政治家。肅反時,斯大林以「我有一個朋友」的名義請帕斯捷爾納克評價一下他新近創作的詩歌,帕斯捷爾納克熟知他的文風,猶豫了一下說:「請轉告你的朋友,以後最好別再寫詩了。」斯大林沒說什麼,帕斯捷爾納克日後創作出抹黑蘇聯的小說《日瓦戈醫生》。

  斯大林成長為鋼鐵有一個過程,文學青年最初的激進行為是編寫傳單,組織罷工,領導遊行。為了籌措革命經費,斯大林多次帶人搶劫銀行運鈔車,涉案金額轟動歐洲,當時歐洲的革命者尚處於古典主義階段,不夠浪漫,沒有打土豪的情懷,斯大林對此段經歷諱莫如深,上述內容是他戰友的回憶文章披露的。手中不斷流過一堆一堆的鈔票,斯大林的生活依舊清貧,第一任妻子饑寒交迫,病死在他懷裡。托洛茨基言之鑿鑿地稱斯大林以唱詩班的口吻說:「她讓我的鐵石心腸變得柔軟。現在她死了,我對人類溫暖般的感情也隨她死去……。」此後的斯大林日漸成熟,專註於基層具體事務,發動工人運動之餘,從事財務工作,主要是印刷與沒收,在布爾什維克中以動手能力強著稱,成為列寧最新的一根「棍子」。政治本就是與普通民眾生活起居息息相關的事務,沒那麼高大上,更接地氣是斯大林日後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一大優勢。

  鋼鐵不是一天煉成的。起初列寧對斯大林並不滿意,斯大林曾以中立的態度附合季諾維也夫反對列寧武裝起義的主張,列寧下令嚴懲喀琅施塔得要塞暴動的水兵,斯大林跑去求情,莫洛托夫回憶,列寧曾當眾斥責斯大林「軟弱,有自由主義傾向」,說「斯大林是一個民主主義者」。斯大林務實,懂得避讓強大的敵人,二戰前的西班牙,二戰後的希臘,他都退縮了,過於理性的斯大林缺乏托洛茨基蔑視一切敵人,同階無敵的氣質。經歷了鬥爭的考驗,通過當時留下的視頻與照片,有點微表情心理學常識的都能看出兩人關係親密,很顯然,斯大林達到了列寧的要求。列寧臨終前要求斯大林提供高效毒藥,結束折磨他很久的病痛,理由是大家都公認斯大林是黨內最冷酷的人。斯大林去世時,卧室只擺放著他的母親、第一任妻子和列寧的三張照片,他的子女都不在身邊。列寧從沒選擇斯大林作為他政治事業的繼承人,斯大林是他最得力的政策推行者,比托洛茨基還跟得緊。列寧去世時,斯大林擔任的聯共(布)中央總書記的崗位設定還不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而是負責將政治局委員們的設想落到實處的執行人,類似於蘇聯第一事務官,該職務因為斯大林而變成社會主義國家的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崗位。

  列寧逝世后的蘇聯領導核心是季諾維也夫與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為主,加米涅夫為輔,板倒托洛茨基的不是斯大林,而是他們。托洛茨基的鬥爭策略已經不符合蘇聯的實際,蘇聯的多數革命者拋棄了托洛茨基,儘管「先知」仍然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的立場在布爾什維克內部變化不定,時左時右,最終和斯大林、布哈林鬧翻,與托洛茨基組成聯合反對派對抗政治地位日漸上升的斯大林,聯合反對派組織了反對斯大林的公開遊行與集會,新生政權再次面臨內戰。斯大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治國理念最適合當時的蘇聯,贏得黨內多數人支持,最終戰勝了聯合反對派。再後來,因為治國路線之爭,在黨內多數人的支持下,他將布哈林、李可夫也打倒了。與對待聯合反對派一樣,斯大林也沒要他們的命,待遇安排,權力縮小,繼續工作。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布哈林憋得難受,私下向加米涅夫表達了對斯大林治國理念的擔憂,心裡話說出來了,他舒坦了,又擔心這些話傳出去,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加米涅夫向他保證不會外傳。布哈林一離開,加米涅夫就將兩人的談話整理出來印成傳單,派人到處散發,引得斯大林又是滿腔怒火在心中燃燒,他仍然沒有物理消滅三支反對派。那時蘇聯還活躍著大量參加過多年艱苦鬥爭的老布爾什維克,任何人都別想一手遮天。

  後世無聊文人與斯大林的敵人編寫的類似宮斗小說的研究成果不值一駁。西方長期宣傳斯大林是宗教毀滅者,他炸毀了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莫洛托夫在晚年站出來承認,做出這個決定的是以他與卡岡諾維奇為首的一批人,斯大林只能順應大家的意見。斯大林對東正教並無太大惡感,他的母親葉卡特林娜·朱加什維利是虔誠的東正教徒,當得知兒子擔任了類似沙皇的職務,惋惜兒子沒能成為東正教神甫,出於安全考慮,當局安排她搬進原喬治亞總督府,她堅持住在原來的僕人房間,個人生活盡量不麻煩公務員,斯大林經常舉他母親的例子教育幹部要有正確的名利觀。斯大林的幼子與養子在路上學著當時大人的做法捉弄信教的行人,斯大林大怒,責問他們要如何對待同樣信教的祖母。斯大林在蘇德戰爭爆發后恢復了東正教會的正常活動,之前他還擴大了東正教的教區,那是一段剿匪與反特的傳奇,斯大林對東正教的貢獻足以媲美奧麗加、伊凡三世,2018年,東正教會決定為斯大林封聖,此後斯大林在東正教徒中的正式稱呼為「聖斯大林」。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那套宣傳戰工具至今仍在毒害中國人,稍微動點腦子就能發現其中的常識性錯誤。

  斯大林領袖地位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鬥爭,他的崛起緣於順應滿足社會需求的潮流。他的決策是同僚中最正確的,與其將斯大林在內部鬥爭中一再將對手斬落馬下說成是他個人的成功,不如視為斯大林代表的政治路線的勝利,是他所代表的民意的勝利,與斯大林到處安插親信沒多大關係。「老近衛軍」是在長期艱苦危險的鬥爭中衝殺出來的精英,沒有人能在思想上征服他們,最多是在共同理想基礎上達成合作。如果斯大林逆歷史潮流而動,一樣會被戰友與人民拋棄。

  列寧逝世后至大肅反前,斯大林的治國路線貌似反覆無常,還涉嫌抄襲政治對手,實際自有其道理,現在不展開,以後細說。早期斯大林低調、冷靜、理性、務實、做事有條理的行為模式在黨內和蘇聯人民中獲得了認可。此時斯大林犯下人生中第一個大錯誤,1929年1月,斯大林將托洛茨基驅逐出蘇聯。

  托洛茨基是斯大林最強大的對手,托洛茨基成為列寧「棍子」的時間比季諾維也夫都早,那時斯大林還只是社會民主工黨中的「學徒」。托洛茨基看不起斯大林,認為他粗魯遲鈍,缺乏才華。斯大林公開撰文讚頌托洛茨基:「起義的一切實際組織工作是在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托洛茨基同志直接指揮之下完成的。我們可以確切地說,衛戍部隊之迅速站在蘇維埃方面來,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工作之所以搞得這樣好,黨認為這首先要歸功於托洛茨基同志。」雅克·沙杜爾寫道:「托洛茨基在十月起義中居支配地位,是起義的鋼鐵靈魂。」托洛茨基文武全才,擁有高超的語言藝術,高瞻遠矚的政治見解,運籌帷幄,在外交、國際共運方面作出了極其卓越的貢獻,是蘇聯工農紅軍和共產國際的締造者,被尊稱為「紅軍之父」。斯大林側重基層具體事務,思維理性,邏輯縝密,語言簡潔,文風犀利,敢想敢為,有殉道者的氣質,斯大林的文采比不過托洛茨基,宣傳鼓動能力也不如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學貫古今,高瞻遠矚,失之遠離基層工作,難免脫離實際,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斯大林博覽群書,革命實踐經驗豐富,視野更開闊,失之過於務實,缺乏遠見。二人對人性的認識各有千秋。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衝突源於各自的性格。他們嫉惡如仇,擁有救世人於水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為人強勢,注重行動。托洛茨基好比火靈根的劍修,激情洋溢,狂飆突進,專註於進攻,信奉一劍破萬法,不斷革命,攻擊,攻擊,再攻擊,對托洛茨基來說,任何時候都是革命高潮,任何強大的反動勢力在革命者的進攻面前都不堪一擊。中共建政后,毛澤東主張通過繼續革命打破歷史周期律,生命不息,戰鬥不止,視一切反動派為紙老虎,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毛澤東的繼續革命思想深得托派贊同,到處宣傳毛澤東的好,中共在國際上也不再如同打江山時那樣視托派為洪水猛獸,香港成為托派重地。斯大林有如金靈根的法體雙修,擁有近乎冷酷的理性與鋼鐵般的意志,攻防兼備,進退有據,鑒於資本家因為害怕社會主義革命對勞動者作出了一些讓步,民眾的革命熱情退潮,提出先在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等待下一輪革命高潮。托洛茨基反對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滅亡蘇聯之心不死,主張將工作重心放到國際共運,不斷發動革命攻勢。他擔心一旦停止革命的洗禮,斯大林建立的官僚體系遲早腐朽,「在冊權貴」將淪為喪失革命理想的官僚蛀蟲。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斯大林、布哈林、李可夫認為德國、義大利共產黨發動的起義失敗證明本輪革命高潮已經過去,此時向資本主義國家發動進攻無異於自殺。十月革命時的理想主義者在戰爭中損失大半,蘇聯人民苦於連年戰亂,社會迫切需要恢復生機,托洛茨基不斷革命的號召應者寥寥,托洛茨基被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請到二線領導科技部門去了。不久,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也被斯大林和布哈林請下台,政治地位冉冉上升的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矛盾日趨激烈,他們的性格差異讓他們代表了當時國際共運的不同鬥爭路線,衝突在所難免。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沒有私仇,他們在很多方面是同一類人,他們都願意為革命犧牲一切,生活中盡量不給他人找麻煩,流亡期間,托洛茨基住在革命同志家,早起寫文章,小心翼翼,不弄出聲響,幾十年後女主人提及仍然唏噓不已,斯大林在生活中非常寬厚,閑暇時坐在樓梯上看警衛局的大媽掃地做清潔,他逝世后,最悲傷的是照顧他生活的工作人員,包括普京的爺爺斯皮里東·伊萬諾維奇·普京在內的公務員逐一走到斯大林身邊向他告別。從斯大林留下的書籍與資料中可得知,他一直在閱讀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布哈林等反對派的著作,批註眾多,可是惺惺相惜不是革命者的風格,革命沒有那麼溫良恭儉讓。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一生都在不斷追尋未來,就像是被自己的目標催眠了,哪個共產黨人又不是呢!

  歷史一再證明托洛茨基的不少觀點是正確的。斯大林迫切地想找到強大的盟國保證蘇聯的安全,對中國國民黨寄予厚望,命令中共儘力維護與國民黨的關係,托洛茨基從一開始就不看好國共合作,提醒中共掌握武裝,警惕蔣介石。國共分裂后,所謂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的鍋一直由陳獨秀幫斯大林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是斯大林的「投資」失誤,既沒有右傾,也沒有投降。抗戰期間,中共勸已經成為中國托派領袖的陳獨秀就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的錯誤做個檢查,表個態,繼續幫斯大林背鍋,當時中共必須維護斯大林的威信,以便將陳獨秀接到延安,陳獨秀早年多次提攜毛澤東,陳獨秀堅決不同意,若是科舉沒廢除,陳獨秀是狀元之才,他自有他的風骨。蘇聯在歐美經歷了一系列外交挫折,斯大林與歐美各國修好的行動一再碰壁。理論戰線上,斯大林也打了敗仗,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提法遭到各方批評,該提法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一國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最多只能建成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物質基礎,無限趨近社會主義。進入社會主義之前的共產黨國家實行的社會制度是國家資本主義,人民是理論上的資本家,擁有國有資產,國有資產實際由共產黨的幹部運營。斯大林和以後的蘇聯領導人為了激勵人心,顯示正統,非要說蘇聯已經實現社會主義,甚至進入了發達社會主義階段,鬧出不少笑話。隨著斯大林模式在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僵化,當地共產黨幹部逐漸脫離群眾,背叛信仰,如今中國和越南的反腐形勢嚴峻,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與顏色革命一波接著一波,2022年度越南公知在胡志明市的表演上了熱播,這一切都證明托洛茨基的「先知」頭銜並不是浪得虛名。

  接連的挫敗與1928年的蘇聯「國防危機」已經讓斯大林壓力山大,托洛茨基的妹夫加米涅夫公開散播他與布哈林的談話內容,指責斯大林的高速工業化路線,斯大林的神經再度繃緊,他深知托洛茨基的厲害,決定將已經被流放到阿拉木圖的托洛茨基驅逐出蘇聯,他那時還不敢除掉托洛茨基。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開了非常不好的先河,黨內路線之爭危及到幹部的人身安全與自由,如果列寧也如此處置持不同意見者,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斯大林的政治生命早就結束了,這三根「棍子」多次拉幫結夥反對列寧,斯大林在喬治亞事件中公然違背列寧的指示,列寧的應對辦法是向同志們再三闡明自己的理由,耐心引導,以德服人,那還是在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列寧不愧為革命導師。布爾什維克面臨的形勢好轉了,實力強大了,斯大林卻耐性變差、脾氣變大,這就是大師與導師的差距。

  以托洛茨基的能力與影響力,處決他比驅逐他更合理,斯大林放虎歸山,導致國際共運分裂。西伯利亞那麼大,難道還安置不下一個托洛茨基?在西伯利亞的腹地,群山之間,密林深處,用高牆圈100畝地,建一幢別墅,派一個連守衛,托洛茨基享受人民委員的待遇,家屬陪同,與外界聯繫要經過相關部門批准和審查,托洛茨基在裡面願幹什麼就幹什麼,報紙上定期公布他的健康狀況,配以圖片,豈不兩全其美?

  這一切在當時及以後都沒有損及斯大林如日中天的聲望,托洛茨基的進攻路線確實不合時宜,蘇聯人民需要休養生息,國家需要建設強大的軍隊,要建設就必須保持和平,二十多年間,斯大林領導國際共運赤化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半個地球,約佔當時地球人口的1/3,陸地面積的1/5,如果加上自稱社會主義的國家,左翼政府掌握的陸地面積與人口都已經過半,較之斯大林接手時危機四伏的局面,成就無疑是巨大的,榮耀掩蓋了一切瑕疵,斯大林最先體會到勝利者不受譴責的滋味。

  斯大林榮耀的起點是1928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那一年,蘇聯經濟恢復到一戰前的水平,感受到外部危機的蘇聯放棄了列寧開創的新經濟政策,全力向社會主義衝刺,要建立沒有「我的」只有「我們的」新社會。1929-1933年,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經濟大危機,哀鴻遍野,感到熬不下去的資本家果然如列寧預言的那樣向蘇聯的共產黨政權出售「準備用來絞死他們的繩索」,蘇聯承接了海量的歐美工業技術與設備,福特公司將一個大型汽車製造廠拆了搬到蘇聯,義大利、德國唯恐落後,爭相獻出本國最寶貴的生產力,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跑步進入了工業化初級階段。

  俄國自彼得一世以來折騰了三百多年,多數時間缺乏傑出的統治者,民力沒能充分釋放,俄羅斯直到一戰爆發仍沒進入工業初級化階段,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帝俄時期的普通平民極端貧窮,因為基數龐大,微薄的單位產出集中起來也能供養出一批光鮮亮麗的貴族、文人與科學家,創造出燦爛的俄羅斯文化,文明的輝煌離衣衫襤褸的俄羅斯平民很遠,他們是富貴者眼中的騾馬,穿上軍裝為老爺們賣命,是灰色牲口。經濟學界通常認為沙俄的工業實力在一戰爆發時位於世界第五,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歷史學界對於沙俄的工業規模和工業水平有了新的認識,指出當時沙俄的工業水平連比利時和奧匈帝國都比不過,是俄國在一戰中頻頻失利的重要原因。

  沙俄這點工業還是沙俄向法國等國家大規模舉債攢下的,沙俄政府腐朽無能,社會上充斥著封建殘餘,國家上層無力領導工業化,俄國的工業以低效無序、產品質量差著稱,大量資源的主權讓渡給歐美諸國,腦滿腸肥的是外國資本家與俄國權貴。普通民眾忍受著工業污染,沒有享受到多少生產力提升帶來的好處,生活悲慘,白髮蒼蒼的老人,因為不能完稅,被當眾扒下褲子打屁股,深深震驚了羅莎·盧森堡。沒有哪個帝國主義國家願意幫助其他大國完成工業化,法國作為老牌金融帝國,精算師如雲,貸款協議中算無遺策,以沙俄工業系統低水平的運作,早晚被法國通過金融槓桿經濟殖民。十月革命后,法國等國的「催債代表團」被托洛茨基以強硬的態度和靈活的策略打發走了,列寧的意思是,他沙皇俄國借的債關我蘇維埃共和國什麼事?沙俄政府欠的債雖然不用還了,蘇聯的國際信用也崩盤了,沒人敢貸款給蘇聯。

  工業化是社會生產力的飛躍,對各領域衝擊極大,耗費的資源非常巨大。短時間內,大量農村人口轉入工業崗位,種糧的人少了,吃糧的人多了,保障國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是首當其衝的第一個任務。因為沒有了權貴與資本家的奢靡開銷,社會轉移支付變得公平,蘇聯人民的生活有明顯改善,人均佔有工農業產品數量和人均可支配消費收入不能準確描述該變化,這是著名的統計學陷阱。民眾感受到布爾什維克急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誠意,黨組織通過政治思想工作讓人民暫時不關注生活水平的改變,這一塊支出的壓力不算最大。蘇聯政府最頭痛的是工業特別是軍重工業科技的研發和裝備製造所需的巨大投入,整個投資回報周期極長,從國外引進花費的資金更為驚人,對方得有利潤。

  布爾什維克接手的國家滿目瘡痍,三年內戰結束的1920年,蘇俄工業實力僅為1913年沙俄工業實力的12.8%,農村損失了太多壯勞動力與大牲畜,農業處於崩潰邊緣。就算新建工廠都順利投產了,工業產出也需要市場消化。蘇聯國內無法消化那麼多的軍重工業產出,每一顆炮彈,每一艘軍艦,每一架飛機,都是一堆堆的積壓資金。出口基本不可能,在國際上,蘇聯明裡暗裡受打壓,當時蘇聯工業品的質量沒有什麼競爭力。由此產生的所有成本只能作為沉沒成本,用財政資金沖銷。軍重工業建設還不能停,必須不斷升級,不斷擴大規模,以應對必然到來的帝國主義進攻。

  布爾什維克政府自成立以來就一直為籌措維繫國家運轉的資金苦惱,差錢的時候,開設了只收外匯與黃金的「奢侈品」商店,蘇聯物資短缺時代的所謂奢侈品其實很多都是正常些的生活必需品,共產黨迫不得已向人民展示了有錢就是無所不能的殘酷現實。蘇聯政府還將沒收來的歷代文物、藝術品賣到國外換外匯,米高揚用6000多噸俄羅斯藝術品外售換回不到2000萬盧布,為儘快提現,他們主動壓價了 蘇聯接收了沙俄在中長鐵路的權利,與沙俄政府一樣,繼續從中國汲取財富,讓中共很是被動。斯大林一度以在克里米亞半島建立猶太自治共和國為誘餌吸引全世界猶太人投資,也因操作難度太大不了了之,猶太人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共產黨天生與資本家不對付。蘇聯政府難以借到外債,蘇聯紅軍實力尚弱,不可能在國際上靠沒收解決財政困難。蘇聯要籌措到完成工業化所需資金只有通過蘇聯自身積累一條路。

  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虎視眈眈之下,蘇聯的工業化道路不可能如同英法等國那樣,先發展輕工業,有了積累再上重工業,蘇聯為了國防安全與可持續性發展,優先發展軍重工業。軍重工業投資最大,如果沒有出口分攤成本,國家財政補貼金額將是天文數字。當時蘇聯的石油天然氣還沒有充分發掘,最有競爭力的外銷商品是糧食、魚類、木材、皮毛、礦石等農礦產品。那時的蘇聯多數人口還在從事農業,工業需要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工人還得吃飽肚子,政府必須掌握調控農村勞動力與農業產出的權力。蘇聯生產的工業品質量一般,下鄉需要行政權力保駕護航,交易成本不能高了,最好是形成壟斷地位,市場營銷費用就能節省下來,蘇聯政府必須構建貿易壁壘,否則很難競爭過國外商品,列寧狠批過主張放寬進口商品限制的斯大林。自古代沿襲下來的村社遺風尚普遍存在農村,整合農業成為蘇聯實現工業化過程中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

  斯托雷平整合農村靠的是扶持富農發展大莊園,蘇聯政府最先在農村推廣的是國營農場,農民還不能接受將才分到手的土地與牲畜交給國家,集體農莊便成了主流。集體農莊的生產資料在名義上是農民的,實際運作與國營農場相差無幾。蘇聯對農村的經營與中共建政后基本一致,人民公社等同於集體農莊,通過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快速為工業提供積累,因管理不善與分配方法導致農民生產積極性下降、農業效率低下的問題也大同小異。經濟學家定義的工業化與普羅大眾心目中的工業化不一樣,按經濟學家的標準,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中國才剛進入工業化中級階段,普通老百姓認為的工業化是指國家所需的工業品基本實現國產化,蘇聯僅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就完成了普通人認為的工業化,歷代沙皇都會為蘇聯的工業化成就鼓掌。總的來說,蘇聯的工業化成果喜人,蘇聯在此期間形成的政治、經濟體制被稱為斯大林模式,深刻影響了國際共運,一度被認為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唯一正確道路,當代中國實行的就是升級版的斯大林模式,特別是幹部任免體制,改變不大。

  五、忠誠與背叛

  1934年,斯大林犯下了人生的第二個大錯誤,他在肅反運動中犯了擴大化錯誤,130萬人被判刑,其中68.2萬人遭處決,殺出了聯共(布)的人才斷層,間接導致蘇共下台。

  1934年12月1日,列寧格勒州委書記謝爾蓋·米羅諾維奇·基洛夫遇刺身亡。基洛夫到列寧格勒是奉命率隊接管並整頓當地黨政機關,為上一輪內部鬥爭收尾,此時他遇刺,太像是政治謀殺了,蘇聯空氣立即緊張起來。斯大林雷霆震怒,親臨列寧格勒,見面就抽了當地情報局長一耳光。案件的處理很快演變為全國範圍的肅反運動,與斯大林有過衝突的反對派,抓的抓,殺的殺,幾無倖免,布爾什維克幾十年間糾合的各方精銳基本損失。他們與斯大林代表的革命路線有過衝突,但那只是革命的方法之爭。他們中有人組織派別,公開遊行、集會反對斯大林,也罪不致死。從公布的資料來看,他們沒有背叛革命,也沒有提及他們犯下貪污腐化等罪行。他們始終忠誠於革命事業,表現出老布爾什維克的氣概,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安東諾夫—奧弗申柯臨刑前脫下上衣和皮靴留給獄友,並對他們說:「我請活到自由的人轉告人們,我安東諾夫-奧弗申柯,一直到死都是布爾什維克。」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克列斯京斯基、托姆斯基、拉狄克、索柯里尼柯夫、卡尤羅夫、雅科夫•斯穆什克維奇、馬特米揚•尼基季奇•柳廷、伊萬•尼基季奇•斯米爾諾夫、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安東諾夫-奧弗申柯、約納•埃努馬伊洛維奇•亞基爾、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維奇•索柯里尼柯夫等人被稱為列寧的「老近衛軍」,他們是時代的產物,經歷了革命浪潮的篩選,作為革命的幸運兒,他們傳承著幾代俄國革命者的理想與經驗,是百年內無法再次形成的人才群體,他們被處決是聯共(布)的重大損失。

  布爾什維克在鬥爭中形成了各個年齡段,各個領域,呈梯次分佈的幹部隊伍,足以滿足蘇聯直到1970年代的需要。斯大林生於1878年,自小傷病不斷,嗜好煙酒,長年操勞,活了75歲,列寧活了54歲,赫魯曉夫活了77歲,勃列日涅夫活了76歲,契爾年科活了74歲,安德羅波夫活了70歲,戈爾巴喬夫活了91歲,葉利欽活了76歲,近百年來蘇聯與俄羅斯領導人年齡的眾數為76歲,平均數為65.8歲,如果去掉因有家族遺傳病,血親多數於60歲左右去世的列寧,再去掉壞人活千年的戈爾巴喬夫,這兩個異常值,近百年來蘇聯與俄羅斯領導人的平均數為74.7歲,下面以此為標準估算在肅反中殞落的「老近衛軍」本應擁有的壽命與工作時間,蘇聯高層官員為終身制,只要身體不出大差錯,活多久干多久。1880年出生的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組織能力強,1885年的拉狄克擅長宣傳,至少可以作為斯大林的儲備幹部工作到1950年代,有他們在,赫魯曉夫之流連上位的機會都沒有,斯大林去世后,沒人能翻起大浪。「西伯利亞的列寧」伊萬•尼基季奇•斯米爾諾夫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全能型人才,1881年出生,他與1884年出生,長期在外交、統戰領域工作的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安東諾夫-奧弗申柯可以組織一個小型政府,放在任何方面都是能讓人放心的存在,他們也能活到1950年代。1890年的馬特米揚•尼基季奇•柳廷鬥爭精神十足,對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敢於在斯大林眼皮下搞派別鬥爭,能力之強可以想見,年輕的他應該能幹到1960年代。同為1890年出生的皮達可夫工作到1960年代毫無壓力,列寧稱他具有堅強意志和卓越才能,工作熱情極高。1896年出生的約納•埃努馬伊洛維奇•亞基爾留學德國期間,表現出優秀的軍事素質與創新精神,德國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稱讚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最有才華的軍事指揮官之一,不出意外,他能幹到1970年代。最可惜的是1888年出生的格里戈里•雅科夫列維奇•索柯里尼柯夫,他在巴黎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的同時拿下經濟學博士學位,十月革命期間當選為布爾什維克中央政治局委員,負責私人銀行國有化工作,前線吃緊,又擔任了東南陣線第8集團軍司令,屢立戰功。新經濟政策時期,作為布爾什維克中的經濟專家,他出任財政人民委員,施行幣制改革,建立銀行系統,穩定了國家財政。他的不足之處在於缺乏政治敏感,沒意識到蘇聯面臨的危險,反對斯大林的快速工業化政策,他的其他治國理念基本符合歷史走勢,不愧是科班出身。索柯里尼柯夫不吸煙,不喝酒,過著清教徒式的健康生活,他至少可以干到1960年代,他是最理想的斯大林接班人或者斯大林接班人的輔佐者,米高揚只能擔任他的副手。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圖哈切夫斯基等重量級人物自不待說,他們是萬千革命者的領軍人物。蘇聯領導人保健制度效能極好,莫洛托夫活到了96歲,卡岡諾維奇活到了99歲,他們嗜酒如命,肅反中損失掉的革命者如果也享受此待遇,工作的時間能更長一些。大多數「老近衛軍」及其追隨者在肅反中殞落,毀掉了歷史為蘇共提供的幹部配置,蘇聯氣運大減。

  蘇聯大肅反后,幾十年間積累的革命精英所剩無幾,幹部隊伍大換血,形成事實上的二次開國。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時,交通、信息技術落後,地方黨組織各自為戰,各地的組織負責人總攬一切,列寧用人的標準是,能力全面,思想獨立,因為鬥爭環境惡劣,還必須信仰堅定,反抗精神十足,列寧對幹部的要求是,派出去能戰鬥,勝利了,收得回來。有本事的人都有性格,沒一個是好相與的,列寧看中的人大都桀驁不馴,人人有自己的小派別,動輒拉隊伍與列寧對著干,就連被視為小年輕的布哈林也在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時率領包括皮達可夫、拉狄克的「左派共產主義者」集團反對列寧,列寧又氣又急,工作量增加不少,斯大林看在眼裡,自有他的計較。列寧麾下的主要幹部個個都有開國的能量,三年內戰時期,各路革命者建立了一個又一個事實上的獨立國家,在信仰的召喚下,匯合為統一的共和國。中共打江山時也一樣,每個根據地實際等同於諸侯國,在黨內形成了一個個小山頭,建政后的中央與地方分權的傳統即源於此。斯大林接手時,蘇聯的政權已經穩固,克里姆林宮的政令直達村級基層政權,此時最忌諱的是各級組織不聽從中央號令。斯大林用人的標準是,專業能力強,堅決服從上級命令,確保國家能以最高效率運轉。斯大林性格強勢,歷史多次證明他的決策正確,更增強了他的自信,他沒耐性如列寧那樣做同志們的思想工作,他要求令行禁止,他不喜歡有獨立思想的下屬,約納•埃努馬伊洛維奇•亞基爾等向他提出反對意見的同志被認為對黨不忠,遭到處決。斯大林愛用華生那樣專業技能強,全力輔佐他的助手。開國者選拔人才的標準決定國祚,斯大林違背列寧的用人標準,蘇聯立國僅七十餘年就消失了。

  肅反后,斯大林一派當權,除了他與莫洛托夫,其他都是開國一代中的二流人物或者後起之秀,整體水平低於被肅掉的「老近衛軍」及其追隨者。莫洛托夫是外交人才,安心行政工作,蘇聯的龐大官僚體制在他維護下運轉了20年,列寧重用斯大林之前曾想將莫洛托夫也培養為「棍子」,最終還是放棄了,莫洛托夫刻板僵化,缺乏魄力。奧爾忠尼啟則忠直剛烈,事必躬親,一線執行力極強,缺乏統帥力,稍遇挫折就走極端,因為他兄長涉案而自殺。卡岡諾維奇性烈如火,斯大林的指示就是他前進的方向,李逵式的人物。馬林科夫是一個有野心的秀才,長年在斯大林身邊工作,飽嘗領袖權力加持的甜頭,因為犯錯誤被調走後,千方百計重獲信任,回到斯大林身邊,他缺乏基層工作經驗,沒有建立自己的得力隊伍,沒了強者的支持,遇到危機,完全無力反抗。隨著蘇聯國力增強,個人威望的上升,斯大林用人開始有些憑個人喜好。從履歷看,赫魯曉夫有長期的基層工作經驗,其實他的上位走了捷徑,他與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熟識,兩人是進修時的工業學院同學,斯大林正為農村集體化遭受廣泛攻擊苦惱,她說赫魯曉夫贊成斯大林的路線,赫魯曉夫由此進入斯大林視線,以表面的憨直忠勇得到斯大林賞識。赫魯曉夫實際是從中層起步,他在基層表現得並不突出,一線實踐經驗少,缺乏常識,加之性格魯莽,上台後鬧出不少笑話。戈爾巴喬夫的仕途也走了捷徑,他擔任蘇共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委第一書記時,經常親自接待到當地溫泉療養的蘇共中央領導人,大材小用的侍應生書記得到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的垂青,最終爬上蘇聯最高領導人位置,蘇共的垮台那都是有歷史淵源的。「老近衛軍」及其追隨者在肅反中殞落,蘇聯損失不僅是現成的幹部,還有他們承載的思想與經驗,以及本應由他們發掘和培養的年輕幹部,拉動蘇聯的只有斯大林派一股繩了,聯共(布)出現人才斷層。

  斯大林犯下肅反擴大化的錯誤既有主觀原因,也有特定歷史文化環境的影響,更有同僚的推波助瀾,從近年公布的資料看,當時的蘇聯確實有肅反的必要,情況很複雜。

  斯大林是喬治亞人,長期活動於俄羅斯人圈子的他兼有高加索山民與俄羅斯人的性格,車臣人與哥薩克是兩種性格的代表,斯大林更認同俄羅斯文化,比俄羅斯人還要俄羅斯人,在列寧看來,他甚至有俄羅斯沙文主義。斯大林見識過他那些反對派的能量,搞武裝革命的都有暴力傾向,十月革命前,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人們在碼頭上爭論起來,辯著辯著就動手了,從岸上打到水裡,和這樣人做同事,任誰也得提高警惕。作為過來人,斯大林知道俄國革命者的暗殺傳統有多麼狂熱,沙皇都躲不開。列寧是律師出身,與人辯論,說服對方,是他的職業愛好,斯大林看到過列寧如何在緊急關頭艱難地做通包括他在內的同志們的思想工作,自小接受教會學校教育的斯大林,了解更多的是宗教法庭的簡單直接與殘酷無情,他可不是那文縐縐的列寧同志,他本就是布爾什維克中干「臟活」的,是手持長劍專司殺伐的「大天使」,有的是精力和手段武裝「佈道」。斯大林的性格、經歷和教育背景決定了他更傾向使用嚴酷手段進行內部鬥爭。

  俄羅斯歷史上的明君都曾經大規模清洗內部,在缺乏民主制度與人民監督制度的時代,定時清理社會腐惡受到老百姓的歡迎,斯大林難免受此影響。斯大林的肅反主要針對黨政官員、反對農村集體化的農民與舊軍政人員,基本不會動普通百姓,官場風氣因為緊張而變好,受益的是普通群眾。蘇聯後期,人民眼見腐敗盛行,盼望出現強力領導人整頓社會秩序,斯大林的形象大為改善,1990年代的毛澤東熱也是同樣的道理,斯大林和毛澤東身上寄託了缺乏制度治國理念的普通百姓樸素的願望。蘇聯解體后,最早幾批請求東正教會為斯大林封聖的都是社會上的普通群眾,經歷過肅反的蘇聯民眾對肅反並沒有西方媒體宣傳的那樣憎恨,真正仇恨斯大林的是接受了西方國家宣傳的年青一代,他們沒經歷過肅反時期,現在他們正在與西方國家的軍人血戰。依照社會革命的規律及俄羅斯歷史,蘇聯的大肅反都必然發生,換誰上台都一樣。托洛茨基可能做得更過火,他的性格更加激進,布爾什維克建政之初,他就提出通過工會治國,勞動義務化,勞動強制化,勞動軍事化,將蘇俄變成生產戰鬥組織,推動世界革命,他的這個錯誤連托派組織都承認。托洛茨基的過激政策必然引起人民反對,以他火一樣熱烈的性格,難保不會還以更猛烈的鎮壓,要知道,斯大林初期的人設是謙和到低調,冷靜到冷酷,激情遠不如托洛茨基。

  斯大林的同僚是肅反擴大化的推波助瀾者。斯大林最初只是一個派別的代言人,還不具備一言九鼎的權威,很多決策是他所在派別集體作出的。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亞戈達、葉若夫、貝利亞、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全是肅反幹將,他們分赴各地掌控政治保衛部門,具體肅反名單由他們向斯大林提供,斯大林哪有精力一一甄別,憑著對他們的信任一一簽字。肅反中,蘇共中央按戰爭中的習慣,將殺人數量作為評估政保部門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為了再立新功,創下不世功績,赫魯曉夫等人扭曲了肅反的本意,層層加碼,將處決更多可疑者作為最終追求,他呈交給斯大林的名單上人數之多,令斯大林都驚訝了。

  蘇聯情報機關中負責干「濕活」的小紅軍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局長稱,肅反擴大化與克格勃負責人亞戈達、葉若夫對情報工作的外行有關,政保特工們審理案件基本靠刑訊逼供,想要什麼口供就有什麼口供。就算堅定的革命者們受得住酷刑,他們也怕被革命隊伍宣布為反革命分子,他們的心理崩潰了,以按組織要求認罪是對組織作貢獻說服自己,臨刑時高呼革命口號,宛如倒在敵人槍口下。政保人員殘酷對待被審查者,他們心裡也慌,擔心這些人問題弄清楚官復原職後會針對他們,到了他們手裡很少有能活著出去的。受難者一個牽連一個,一發不可收拾,共產黨的敵人樂不可支。肅反擴大化錯誤,斯大林派別人人有責。中共情報系統在蘇聯指導下建立,紅軍時期的肅反自不待說,晉察冀一軍分區楊德才(楊卓)領導的政治保衛部門可能認為信仰的堅定與承受肉體痛苦的能力成正比,審查幹部時,將人吊起來用扁擔砍,打得吐血,那些政保幹部到日佔區執行任務,大約一半叛變一半犧牲,被審查者的兒子老了后寫文章披露了這段史實。

  相較而言,貝利亞要溫和一些,他是赫魯曉夫的政敵,掌握話語權的赫魯曉夫將他裝扮成大肅反中最血腥的劊子手,與斯大林一起為自己背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掌控的情報與政治保衛部門不會濫用權力,捷爾任斯基明辨秋毫,是蘇聯兒童福利體系的奠基人之一,明仁斯基勤勉奉公,深夜裡,他的辦公室經常傳出咳嗽聲,活活把自己累死了,不亂殺人是他們的信條。老布爾什維克飽受沙俄軍警的迫害,他們革命的目的不是尋求掌握他人生死的快感。在和平環境中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新生代特工很多都沒有善用手中的權力,授人以柄。我接觸過的幾十名國安連身份保密意識都淡漠了,我已經向中紀委舉報網站實名舉報,至今無消息。斯大林那些在肅反中犯下嚴重錯誤的同僚們也不全是混入黨內的投機家或者變質分子,有的人真的是思想岔了道,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稱,葉若夫在刑場上高唱《國際歌》,從容赴死。

  1930年代的蘇聯確實有肅反的必要。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時聯合了大量其他黨派的左翼,他們是布爾什維克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的同路人。新經濟政策時期實行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大家也能湊合。斯大林強推農村集體化,助力高速工業化,基層黨政官員秉承俄羅斯與斯大林的一貫風格,粗暴強硬地貫徹上級指示,將俄羅斯農民推向苦難的征途,觸動了一些心懷蒼生的革命者。共產黨的理想主義者從不貪圖榮華富貴,面對絞刑架從不會顫抖,現在那些成天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有人替你們負重前進」掛在嘴上的人遠不能和他們相比,就如同現在的政府官員不能等同於革命戰爭年代的中共幹部,現在的國安不是當年的地下黨。馬特米揚•尼基季奇•柳廷等「老近衛軍」首先站出來反對斯大林,那些還沒轉變思想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的同路人並不贊同走社會主義道路,他們趁機作亂也是有可能的。三支反對派在各種場合,使用各種手段攻擊斯大林,明裡暗裡,各種結社、集會,更在節日里組織上千人的公開遊行,拿斯大林當沙皇斗。可是,他們終究是錯了,斯大林模式下的工業化道路是中蘇這樣的落後農業大國在那時唯一可行的道路,無論是歷史事實,還是理論推演,都沒更優選擇,不儘快工業化,建立強大軍隊,無論是人民的事業還是民族主義目標,都無法實現。聯共(布)黨內的幹部在與新經濟政策時期發了財的富農打交道時腐化墮落,如同現在中國的部分政府官員淪為私人資本的代言人一樣,粗暴的農村集體化讓他們利益受損,他們伺機而動。前幾年,俄羅斯電視台的人文探索頻道製作的歷史節目披露了一些以前鮮為人知的事件,有一位蘇聯紅軍的將軍喝了酒,闖進斯大林的辦公室,拔出馬刀,跳起了哥薩克馬刀舞,揚言要砍下斯大林的耳朵。外有強敵環伺,內有眾多派別公開反對,自家軍隊的將軍借酒裝瘋,闖入國家領導人辦公室,持械威脅,斯大林沒有將其當場擊斃,已經算是很尊重俄羅斯的傳統與風俗了。如此內外交困的複雜局勢下,斯大林代表的政治路線怎麼會不產生肅反之意呢?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出身於古老的貴族世家,十月革命時投向布爾什維克,當上了元帥,他的姐妹仍然住在以前的莊園,因為土地與房屋的使用問題與附近的居民發生過衝突,圖哈切夫斯基在莊園宴請他的幾位親信將軍,調去軍隊的樂隊助興,如此種種行為很容易讓人認為他的舊貴族習氣不改,是舊勢力復辟的潛在力量。作為軍人,圖哈切夫斯基在布爾什維克打天下時的貢獻僅次於伏龍芝,與伏羅希洛夫相當,被譽為「紅色拿破崙」,橫掃東部戰場,惜敗於華沙城下。世人多認為他與伏羅希洛夫的第一騎兵軍存在競爭關係,失和於斯大林,華沙之戰時斯大林與伏羅希洛夫見死不救,以致戰役失敗。紅軍在華沙城下的失敗源於布爾什維克上下的盲目樂觀,圖哈切夫斯基進軍神速,歐洲的左翼政黨一片振奮,紛紛發去電報,表示簞食瓢飲以迎無產階級大軍,領導們都在構想赤化全歐洲,斯大林打算進軍義大利,飲馬萊茵河。哪知畢蘇斯基大舉反攻,圖哈切夫斯基所部潰不成軍,還好斯大林與伏羅希洛夫率領的第一騎兵軍跑得快,穩住了陣線。戰後,圖哈切夫斯基負責新式建軍工作,主持研發的新戰法、新裝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二戰充分證明了他軍事思想的先進性。圖哈切夫斯基的新思想與保守的伏羅希洛夫、布瓊尼的觀念有衝突,可能是新式建軍佔用了他過多精力,圖哈切夫斯基掌管的軍隊在戰備方面做得不夠好,斯大林對他並不滿意。當時西方國家對圖哈切夫斯基抱有強烈的幻想,希望他能推翻布爾什維克政府,他們的情報機構不知是為了騙經費還是什麼原因,很快就搞到了一些支持他們幻想的證據,這些情報與媒體報道通過各種渠道傳回莫斯科,看多了,斯大林難免受影響。更讓斯大林介懷的是,圖哈切夫斯基被認為是李可夫在軍中的代表。據說德國納粹編造了圖哈切夫斯基勾結德國推翻斯大林的假情報,我研究過具體操作此事的德國兩位情報機關頭目的回憶錄,發現到處都是常識性的錯誤,可能根本沒這事,要麼是西方媒體編出來抹黑斯大林的,要麼是蘇聯方面用偽鈔換取了情報,為清除圖哈切夫斯基提供合理性。無論有沒有納粹情報機關製造的假情報,圖哈切夫斯基都必須死,他是李可夫的人,是舊貴族,生活作風不改,與出身下層的伏羅希洛夫、布瓊尼等人格格不入,身邊形成了一個掌握實權的軍人集團,他與伏羅希洛夫、布瓊尼不和,與斯大林有隔閡,總之,他是一個不安定因素,必須在敵人進攻前解決掉他。以上為截止2022年披露的資料還原的圖哈切夫斯基遇害真相,也有人提出一些新證據,說圖哈切夫斯基確實在搞陰謀推翻斯大林,我認為證據還不充分,沒有採信。

  大肅反的高潮是斯大林派人刺殺了托洛茨基。托洛茨基離開蘇聯后,每到一個國家就鼓動暴力革命,完全不顧當前形勢是否有利,不斷被驅逐,要不是看在他是反對斯大林的有效力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早把他除掉了。在托洛茨基的影響下,國際共運分裂了,托洛茨基一派組織了第四國際,在各國都有支持者,中共的助產士馬林的派別就屬於托派,陳獨秀是中國的托派領袖,托洛茨基大力證明斯大林要為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承擔主要責任。在西班牙,蘇聯援助共和軍的武裝力量實際同時在進行兩場戰爭,既打擊法西斯軍隊,也打擊托派組織,這是共產黨內部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衝突。托洛茨基與斯大林都試圖證明自己的正統性,論戰持久不歇,托洛茨基經常向蘇聯國內的支持者發出指示,還滲透到情報系統,利用斯大林的情報經費搞活動,斯大林頭痛極了。1940年8月20日,西班牙人拉蒙·梅爾卡德用冰鎬襲擊了托洛茨基,第二天,托洛茨基逝世。刺殺托洛茨基是一場悲劇,拉蒙·梅爾卡德出身西班牙貴族家庭,他的母親追求進步,帶領兒子們逃出來,參加了無政府主義組織,后加入共產黨。在西班牙內戰中,全家上戰場,抗擊法西斯,他的哥哥捨身炸坦克,堪稱忠勇之家。拉蒙·梅爾卡德被捕后,坐了二十年牢,出獄便擔任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顧問,獲得極高榮譽。以托洛茨基的才能與影響力,如果斯大林能留住他,關幾年,再讓他出來工作,控制使用,他在統戰、國際共運、紀檢、理論研究等領域一定會創造出一片新天地,有他壓陣,沒人能搞修正主義,恐怕還得防止過左。天父殺天兄,革命難成功。

  此後,各國的托派繼續發展,他們都是優秀的理論家與宣傳家,與托洛茨基一樣,他們主要是在書齋中戰鬥,理論研究是他們的強項,論戰成了他們主要的工作,與敵人辯論,與共產黨國家辯論,與其他托派辯論,論戰讓托派分裂得很細碎,難以形成統一的強大力量,成為共產主義者中的散修,是國際共運基本力量的一部分。他們中不乏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有隻會寫文章的嘴炮,難以與基層勞動者的利益訴求運動結合始終是他們的短板。中共的助產士馬林在二戰中顧全大局,宣布離開托派,組織抵抗運動,壯烈犧牲,就義前,他請求最後一個槍斃他,他要以長者的身份送同志們最後一程。馬林表現出了真正的革命浪漫主義,安灼拉式的就義,比中國那些滿嘴老電影中革命者語言的國安真誠得多,荷蘭的同志們至今仍在紀念他,每到重要節日,他的紀念碑前一片鬱金香在風中搖曳。

  托派中知識分子極多,隱藏極深,是共產黨國家理想的情報來源。共產黨國家不認為托派是共產黨,真正的托派始終以共產黨自居,他們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更傾向孟什維克,有區聯派的遺風,極易混入資本主義政府的間諜。中共曾經將托派視為敵人,項英的前妻張亮,項蘇雲的母親,跟著一個托派投奔延安,被康生下令全部處決。中共建政后,在大陸嚴厲打擊托派,但在國際上對托派比較溫和,大概與托派對毛澤東的繼續革命思想及文革好評如潮有關,香港的托派多。隨著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失去壓倒性的生產力優勢,資本主義國家中將再度爆發革命高潮,在知識分子中深耕百年的托派將成為播火者。

  引發大肅反的基洛夫案很簡單,小紅軍出身的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局長作證,就是一起情殺案。殺人者尼古拉耶夫的妻子米爾達·德勞列在基洛夫娛樂晚會客串服務員,與基洛夫結識,勾搭成奸,基洛夫將她調到斯莫爾尼宮的基洛夫秘書處當服務員,方便來往。米爾達·德勞列的丈夫尼古拉耶夫性格不好,與上司發生爭吵,被開除黨籍,米爾達·德勞列向基洛夫求助,基洛夫幫助他恢復黨籍,並為他在區委安排了工作。米爾達·德勞列可能認為自己對得起丈夫了,提出離婚,尼古拉耶夫殺死姦夫。當時沒有實行特別通行證制度,黨員憑布爾什維克黨證就可以進入除聯共(布)中央以外的任何一級黨的機關,何況尼古拉耶夫的妻子在那裡工作。此案的真相有很多種說法,資本主義國家的媒體提出是因為基洛夫聲望超過斯大林,隱隱有取代之勢,斯大林派人暗殺了他,再趁機開展肅反,除去所有對手。基洛夫是斯大林扶持起來的,好比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提拔劉少奇,基洛夫無論從資歷、功績還是威望都無法與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相比,更別說斯大林,他與斯大林私交甚好,類似斯大林在列寧心中的地位。赫魯曉夫的說法是,根據斯大林的命令,在梅德韋傑和扎波羅熱茨的幫助下,尼古拉耶夫殺害了基洛夫,戈爾巴喬夫贊同赫魯曉夫的說法,但是按他們的結論卻無法解釋尼古拉耶夫曾因持槍跟蹤基洛夫,被基洛夫的警衛人員抓捕,又在基洛夫的過問下被釋放,如此險情,為什麼基洛夫會放過?為什麼身邊的警衛也支持?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的回憶錄一出,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合理解釋,警衛們都知道基洛夫那點風流韻事。1990年12月30日,蘇聯最高法院正式宣布為尼古拉耶夫一家所有成員平反,法院的決議指出,基洛夫遇刺案不存在任何秘密,尼古拉耶夫所有的「同謀」都只是基洛夫的熟人或是他行為的見證人。斯大林等人不可能不知道案件真相,他們選擇掩蓋真相,聲稱是反革命分子殺害了基洛夫,米爾達·德勞列及其家人遇害。赫魯曉夫捏造謊言是為了抹黑斯大林,繼續維護基洛夫光輝的形象,戈爾巴喬夫也選擇斷續撒謊。即使戈爾巴喬夫為尼古拉耶夫一家所有成員平反了,被赫魯曉夫誣陷的梅德韋傑和扎波羅熱茨仍然沒被平反,他們被認為在清洗運動早期犯有罪行,戈爾巴喬夫連基本的法律精神都沒有。此案昭示,政治人物的個人操守必須比普通人更嚴謹,公眾人物必須受到更嚴格的監督。

  隨著肅反的深入不斷提升,斯大林慢慢成為蘇聯說一不二的最高領導人。他殺了托洛茨基,老布爾什維克個個都怕他,戰友祭天,威力無邊,他擁有了言出法隨的威信,他那個主要由二流人物組成的班子再也不能約束他,蘇聯日益狂暴地成長著。

  斯大林為人類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摸索出一套政治、經濟體制,被稱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為他那樣的天才型政治家度身打造的制度,權力高度集中於最高領導人,各層級有一些民主權利,但是在組織原則實際為最高領導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要讓步。斯大林模式的優點是遇到優秀的最高領導人,效率很高,能幫助落後弱小國家迅速強大。斯大林模式缺點是過於依賴最高領導人的個人素質,如果最高領導人出了問題,如赫魯曉夫昏頭了,勃列日涅夫老年痴獃了,戈爾巴喬夫信仰垮掉了,國家就會陷入危險之中。斯大林模式另一個重大缺陷恰恰是排斥優秀者,包括優秀的最高領導人的接班人,都會被逆淘汰掉。斯大林模式中,官大一級壓死人,最高領導人可左右所有人的生死,沒誰願意攤上一個斯大林那樣心狠手辣的上級。斯大林模式中,官員的升遷與考評主要由上級完成,他們實際不需要向實際為下級的群眾負責,只要獲得上級的認可就萬事大吉,紀檢部門的監督基本是擺設。人性自私,只要沒人管,什麼亂象都會出現,腐敗漸漸成了蘇共的普遍現象,清者反而成了引起官員公憤的異己分子。蘇聯的官僚體制自發地排斥強勢的優秀人物,蘇德戰爭時,因為生死攸關,逆淘汰一度停止,自斯大林時代落幕以後,蘇聯軍政官員水平持續下降。最典型的例子是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謝列平的被淘汰,他本是新任最高領導人最佳人選,他表現得過於像老布爾什維克,反對特權,大家都在擔心紅軍回來了怎麼辦,在上層心照不宣的默契下,他黯然退場。蘇共再也沒出現斯大林那樣強大的領導人,蘇聯最終落入戈爾巴喬夫那樣怯懦糊塗的醜類手中,看看「八·一九」政變后,他面對葉利欽的當眾咆哮時那心虛猥瑣的陪笑,慘不忍睹,也只有那樣虛弱的領導人才能毀掉自帶強大bug的蘇聯。

  二戰結束后的斯大林犯下人生第三大錯誤,沒能有生之年幫助蘇聯完成政治體制、領導班子、產業經濟的轉型。經濟基礎已經打好,蘇聯紅軍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王者之師,沒有哪個國家敢入侵,斯大林夢寐以求的強大盟友也出現了,那時的中共對蘇聯言聽計從,斯大林的威信空前,是時候處理蘇聯的隱患了。二戰才結束,蘇聯需要時間恢復,斯大林沒動,原子彈爆炸成功,美國害怕了,斯大林還是沒動。軍重工業的發展繼續是他的偏好,人民已經吃了二十多年的苦,是時候增加輕化工業比例,減輕農村負擔,改善人民生活了,斯大林仍舊沒動。早晚會被民族主義者利用的加盟共和國制必須取締,也許是已經將列寧的指示神聖化,斯大林還是沒動。他動的是親自選定的兩位接班人——蘇共總書記接班人庫茲涅佐夫和部長會議主席沃茲涅先斯基,據解密的資料,二戰結束初期,蘇聯經濟處於崩潰邊緣,與美國、西歐關係惡化,兩人在私下發了牢騷,指責當時的一些政策,被無處不在的監聽設施錄了音,他們又捲入了後台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日丹諾夫與馬林科夫之爭,也不知是不是巧合,自從斯大林的女兒與安德烈·亞歷山德羅維奇·日丹諾夫的兒子離婚,斯大林就與日丹諾夫一派漸行漸遠,不久庫茲涅佐夫和沃茲涅先斯基連帶親近者被處決,《雙城記》以馬林科夫的全勝結束。斯大林過於務實,缺乏高瞻遠矚,如果有托洛茨基輔助,他應該能避免這些錯誤。

  晚年的斯大林行事更為極端,「冷戰」中資本家必然站隊表態,猶太人中資本家多,大都公開攻擊蘇聯,以色列建國后,鼓勵蘇聯猶太人移民,蘇聯失去了很多知識分子與技術骨幹,斯大林將賬全部算在猶太民族頭上。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的妻子因為猶太人的身份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蘇聯早期領導人中很多人是猶太人,在各國的支持者猶太人也極多,他們的立場自此變得猶豫不決。蘇聯向民族主義國家轉變,國際主義成了表面功夫。莫洛托夫等老同志也面臨被清算的風險,高層人人自危。

  1953年3月1日凌晨,斯大林結束了宴飲,回屋休息。按他平時的習慣,斯大林會在10-12點起床,這次直到晚上都沒動靜。斯大林的嚴格規定,他不招呼的時候,警衛和服務人員不得進入房間,誰也不敢違反紀律。22點11分時,實在不放心的警衛人員以送郵件為借口,派服務員進入了斯大林房間,發現斯大林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應該是心臟病突發,以前他也發作過。別墅警衛隊副隊長羅茲格切夫回憶,當時規定,沒有貝利亞的命令, 誰也不能給斯大林叫醫生。3月2日凌晨3時,貝利亞和馬林科夫才趕到,醫生隨後才姍姍來遲,救治過程醫生不斷請示對醫學一無所知的貝利亞、馬林科夫等人,如此拖延,75歲的老人如何能救活,3月5日,斯大林去世。斯大林的同僚背叛了他,如果搶救及時,斯大林應該能轉危為安。斯大林晚年,身邊基本沒有掌握實權的可信之人,連個敢於冒生命危險救助他的夏無且式人物都沒有,斯大林最終死於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那個主要由二流人才組成的團隊能戰勝「老近衛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革命路線最符合蘇聯的實際情況,斯大林是天才的政治家,三支反對派輪戰不休,等到他們聯合起來對付斯大林,早就是昨日黃花了,很輕鬆就被斯大林派別解決掉。斯大林一走,他那支團隊的虛弱就暴露出來了。莫洛托夫和卡岡諾維奇垂垂老矣,已經習慣於靠體制壓人,革命時代的激情早沒了,馬林科夫秀才一個,能力欠缺,斯大林選他當接班人是他犯的最後一個錯誤,還不如給莫洛托夫。當時的領導層中最有實力的是貝利亞,無論是能力還是功績,他都有資格競爭最高領導人崗位。大家都不願又上去一個斯大林式的強勢領導人,敢想敢幹的赫魯曉夫牽頭,捧著馬林科夫解決了貝利亞,馬林科夫認為此舉可以鞏固他的位置,欣然配合,朱可夫違反規定帶槍率領幾位將軍執行了抓捕貝利亞的任務。貝利亞品行是不好,但是馬林科夫、赫魯曉夫等人給他安的罪名過於搞笑,說他發動政變當天還在和情婦亂搞,貝利亞忙得過來嗎!二流人物團隊連併案都不會。

  赫魯曉夫知道自己根基不穩,看準蘇聯人民對於肅反的質疑日盛,打算在這裡尋找突破口。自基洛夫遇刺以來,肅反就沒停過,只有高低潮之分,牽連的人越來越多。人民有疑問,當年跟著列寧奪取政權的人大都是反革命,列寧就靠斯大林、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三人贏得革命勝利?那麼多內奸身居高位為什麼沒能破壞掉革命?莫洛托夫等人知道這個問題早晚會發酵,赫魯曉夫的方案是將責任全推給斯大林,反正他也不會起來反駁了,莫洛托夫等人肯定同意了。赫魯曉夫的二十大報告通篇胡說八道,除了破除個人崇拜的功勞,乏善可陳,與斯大林主持編寫的《聯共黨史》並列為歷史發明家經典作品。抹黑斯大林后,赫魯曉夫以斯大林餘孽的批臭莫洛托夫、馬林科夫等人,將他們趕下台,其中起重大作用的又是朱可夫。朱可夫其人,是一個潛伏得很好的貪腐分子,蘇德戰爭時,他從德國搶回大量藝術品,奢侈的生活用品成堆,地毯可鋪滿一個足球場,到他家抄沒的工作人員自述彷彿進入了德國的博物館。朱可夫向斯大林誠摯悔罪,斯大林看在他戰功的份上饒了他。斯大林一走,朱可夫就將斯大林留下的班子成員一一毀掉,赫魯曉夫及後來的領導人知道朱可夫是什麼人,對他的監控一直到他去世才停止。朱可夫是圖哈切夫斯基重點培養的兩個團長之一,另一個是巴甫洛夫,如果約納•埃努馬伊洛維奇•亞基爾等優秀的軍事將領還在,朱可夫的尾巴不會翹得那麼高。

  赫魯曉夫的二十大報告動搖了世界共運的根基,深受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的好評,中國也有人替他站台,說他給中國的援助最多。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決定因素不會是個人,蘇聯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聯合應對戰爭的強大盟友,中國正是最理想的合作夥伴。斯大林時期對中國的援助不算多,一是因為中國當時還在試圖與美國建立友好關係,直到朝鮮戰爭才決定一邊倒,二是因為中國能滿足工業化需求的人才太少,計劃經濟需要能製作報表的統計員,當時中國文盲率奇高,哪去找那麼多既識字又會算數的人?蘇聯的援助給了中國,還得配備工人,那樣的援助還有什麼意義?直到中國突擊掃盲,勉強準備了一些人員,才能承接蘇聯的援助,當時中國條件之差,無法言說。赫魯曉夫的任期內,中國正好做好準備接收蘇聯援助,是在他任期內蘇聯援助中國最多,不是他給中國援助最多。

  赫魯曉夫此人缺乏一線工作經驗,強制推廣玉米種植,導致大量土地資源浪費,發起西方的經濟競賽,州一級官員弄虛作假成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此時正在「大躍進」,浮誇風盛行。赫魯曉夫在美國的家門口輕啟「古巴導彈危機」,臨陣退縮,還退得那麼急,本來是平局,美國也從土耳其撤走短程核導彈了,搞得像是美國大勝蘇聯一樣,美國政府吹了幾十年。古巴導彈危機暴露出赫魯曉夫色厲內荏的本質,毛澤東對蘇聯的領導人不再抱有對斯大林般的尊敬。赫魯曉夫的一系列笑話讓蘇聯領導層感覺不能再任他作下去,聯合起來發動政變,請他到後台休息去了。赫魯曉夫是一個志大才疏的陰謀家,斯大林需要敢打敢殺的部下,給了他上升機會,如果當初肅反時少殺些人,蘇聯不知有多強大。

  勃列日涅夫能接替赫魯曉夫是因為大家覺得他是一個重情義的老好人,蘇聯不會再有大清洗,大家日子好過點。哪知勃列日涅夫心機更重,他確實不喜歡消滅政治對手的生命,他擅長毀蘇聯的國運。勃列日涅夫與負責意識形態的米哈伊爾·蘇斯洛夫聯手做掉了蘇聯,請看我的《尋找迷失的紅色巨人》。那時的蘇聯軍政官員的能力從阿富汗戰爭可以看出,制定作戰計劃時,有人建議乾脆將巴基斯坦一起拿下,直接奪取印度洋出海口,否則巴基斯坦將成為援助阿富汗抵抗組織的大後方,只打阿富汗,不但出海口拿不到,還可能陷入游擊戰的泥潭,蘇聯高層堅持只打阿富汗,理由是動靜不能太大,招致美國政府出手。蘇聯果然在阿富汗陷了八年,蘇軍已經不再叫紅軍,又不是帝俄軍隊,不會鎮壓民間抵抗組織。他們既想擴張,又不想背負屠夫的罵名,在阿富汗磨磨蹭蹭,以一支偏師幫阿富汗人練兵,拖垮自己。當初蘇軍就應一舉將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拿下,再與中國恢復關係,穩定東線,同時堅決鎮壓游擊隊,治安戰其實最好打,無非是多殺人,剿匪戰爭而已。蘇軍不想多殺人,零零碎碎還是殺了不少,名聲臭不可聞。癮大膽子小,伸手怕逮到。

  勃列日涅夫之後的蘇聯大家都知道了,兩年三次國殤,中國的老百姓都在為蘇聯擔心了。好容易換上年輕的戈爾巴喬夫,卻原來是個年輕的傻瓜,與傻了一半的葉利欽給蘇聯填上最後一鍬土。這兩位都是1930年代出生的,戈爾巴喬夫的爺爺和外公都在農村集體化運動中受過蘇聯政府的處理,葉利欽的爺爺是富農,在農村集體化運動中被沒收家產,流放外地,受爺爺連累,葉利欽的少年生活顛沛流離。從幼年經歷看,兩人都對蘇共沒有好感,他們加入蘇共不過是為了謀取長期飯票。

  他們能夠上位得益於蘇聯1920年代出生的人在蘇德戰爭中僅活下來約10%,且有很多傷殘,1920年代出生的蘇聯人受老布爾什維克影響最深,相當於中國的1950年代出生的知青一代,最紅最無私,1920年代出生的蘇聯人本產生一個最高領導人,結果錯過了,讓1930年代出生的搶先接班。1930年代出生的蘇聯人讀大學時正好是赫魯曉夫發表二十大秘密報告將蘇聯人思想搞亂的1950年代,他們的三觀可想而知。葉利欽說,他反對蘇共的思想,就是赫魯曉夫時代在學校確定的,決心要埋葬蘇聯,為此而奮鬥終生!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在學生中影響很大,培養出了蘇聯的掘墓人。蘇聯人在斯大林模式中生活久了,已經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斯大林的斧子最終砍了自己。

  蘇聯的衰亡史就是黨-國精英的發家史,蘇共在赫魯曉夫時就逐步被篡權了。蘇聯中後期最大的貢獻是幫助中國完成了初步工業化,將紅色火焰分給了中國一朵,蘇聯的經驗教訓為中國的領導人提供了參照系。毛澤東自從延安整風開始就吸取教訓,不輕易殺人,中共建政后的運動對黨內幹部斗多,殺得少,保存下大批幹部。蔡鐵根遇害,可不關毛澤東的事,更不關彭德懷的事。

  六、俄羅斯能否再次偉大

  世人了解蘇聯多出於慕強心理,眼紅蘇聯的強大,他們不知道蘇聯強大的根源。1920-1950年代無論哪個國家的工人一聽說列寧、斯大林的名字就激動得臉紅耳赤,呼吸都亂了,蘇聯是第一個工人階級統治的國家,是所有無產階級的祖國,勞動者的家園。蘇聯首倡真正的全民平等,人人都有相同的政治權利,資本主義國家的公民平權是在革命者的逼迫下才在20世紀完成的。蘇聯的女權運動成果領先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時代,連帶中國的男女平權至今仍是世界標桿。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在強大敵人的包圍中實施了一系列集中民力的政策,一時不被世人理解,但是效果已經很明顯,只需要我們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去揭示,真相早晚會有大白於天下的那一天。

  要弄清蘇聯、列寧、斯大林為什麼在1920-1950年代那麼受尊重,必須了解一些毀童年的歷史,弄明白蘇聯建立前的工農大眾過著怎樣的生活。19世紀英國的普通勞動者過著牲口一樣的生活,城市的工人最苦,睡在木頭盒子里,4便士一晚,在長椅上坐著睡,2便士一晚,前面拉根繩子防止工人倒下去。1890年的英國倫敦街頭到處是提著籃子賣花和火柴的小女孩,年齡不會超過14歲,大一些的就能進廠上班了。她們賣的不一定是火柴,那只是如同日本女孩賣的棒棒糖一樣的掩護,她們的真實身份是雛妓,倫敦衣冠楚楚的紳士是她們的恩主。一張1871拍攝的照片上是一位懷孕的女童,照片背面寫著:「瑪麗·辛普森,一個10歲或11歲的普通妓女。她被稱為貝瑞夫人至少有兩年了,並且已經懷孕四個月了。」那時的政府除了收稅,社會福利制度極不健全,所以才會興起無政府主義,既然政府不保護人民權利,要政府何用?蘇聯的建立不僅拯救了本國的勞動者,還迫使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提高社會福利保障水平,正如切·格瓦拉所說:「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蘇聯一解體,歐美國家的工人福利水平立即下降。

  因為資本主義國家強大的宣傳能力,包括中國的勞動者在內的各國勞動者看著《007》等反共宣傳電影樂得合不攏嘴,他們哪裡知道電影里的克格勃女上校正在為他們的福祉拚命,她的家裡也有父母、小孩在盼她回去。由於叛徒的出賣,潛伏在美國紐約多年的蘇聯格魯烏女軍官瑪麗亞·多布洛娃上尉,在美國FBI衝進她的公寓的一剎那,跳樓自殺了。培養這些女軍官的就有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的妻子艾瑪·卡岡諾娃。他們夫妻是老資格的小布爾什維克,幼年參加革命,一生中經歷太多戰友的犧牲。卡明斯基是他們的好友,如果不是蘇德戰爭爆發,他不可能從嚴酷的審查中脫身,他被派往德軍佔領的日托米爾,他欣喜不已,向流著淚送別他的艾瑪·卡岡諾娃表示這對他是最好的安排。卡明斯基剛降落就察覺有埋伏,馬上開槍自殺。大清洗時,瑞士的一位富商共產黨員拒絕到蘇聯接受審查,當蘇聯情報人員找到他幫忙,他一一照辦,全程保持警戒。如果不是為了解放全人類的事業,他們不會如此賣命。

  俄羅斯情報系統的謝若林們為了十幾億美元先製造假情報誤導普京,擔心戰爭開打暴露他們的醜行,又化身和平使者,將普京的作戰計劃透露給美國,試圖阻止戰爭。同為俄羅斯人,資本主義廢物,社會主義好漢,孰高孰低,當下立判。

  蘇聯進攻芬蘭也曾慘敗,斯大林出動百萬機械化大軍再次進攻,拖服了芬蘭,目標達成。普京為了發動反攻,居然向伊朗購買無人機和導彈,伊朗的工業靠中國供給裝備,蘇聯時期,中國與伊朗的工業與蘇聯比起來差太遠了。江山變色后,俄羅斯的官僚與資本家為了掙錢,臉和命都不要了,自毀工業,還好意思批評列寧,真是無語了。

  現在俄羅斯唯一的機會是緊靠中國,熬過去,通過他們新建的軍工委員會恢復軍重工業,不過很難,資本家的自私本性決定了他們只想掙快錢,持有可隨時捲走的輕資產。

  從俄烏戰爭,我們可以看到蘇聯的偉大。

  為了獻禮,有些爛尾,以後再說。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老添 2023-2-21 05:39
邏輯顛倒錯亂的左棍。腦袋的一部分壞掉了,另一部分正常。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2: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