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敎授藍佩嘉做客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以《華人移民家庭的親歷經驗:遷移、階級與文化差異》為題,同近20位與會者一同探討移民家庭在美國所面臨的職業發展和子女敎育等問題。 本次演講會由哈佛文化工作坊主辦、張鳳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敎授張強做了題為《跨越邊界的社會創新》的演講。
藍佩嘉的專著《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移工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先後在美國、台灣和中國出版,獲得過多項大獎。 據介紹,該書的前身為藍佩嘉2000年的博士論文,為了這個硏究題目,藍佩嘉花了10年的時間,訪談了58位菲律賓家佣和51位台灣僱主。
以同樣求實的精神,藍佩嘉目前又致力於華人移民之親職經驗的硏究。 在她的簡歷中,藍佩嘉風趣地寫道:「1995年,扛著大同電鍋飛去芝加哥,讀書煮飯當助敎。」之後,「用五年的靑春交換西北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她對美國華人移民家庭的關注正是源於她自己的留學生生活。
藍佩嘉指出,子女敎育是許多台灣和中國大陸移民選擇來美國的主要動機之一。 但是,由於華人家庭敎育和美國的敎育體制存在較大的差異,華人家長往往感覺無所適從。
她舉例說有一位來自台灣的華人父親,在管敎女兒時候用衣架輕輕地打了女兒的手。 女兒到學校吿訴老師之後,老師報吿了警察,這位華人父親受到審訊。 藍佩嘉說:「這位父親自己感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但是老師和警察都是按法律辦事。」 藍佩嘉指出用衣架或其他任何物件打孩子,在美國比用手打孩子要嚴重許多。
另外,藍佩嘉還談到許多70、80年代來美國的華人移民之前是做醫生、律師等成功的專業人士,到美國之後因語言文化等因素往往不得不轉行從事低級別的工作,因此有較大的心理落差。 他們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不太情願子女學習中文。 而新世紀以來的華人移民看到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願意送子女到中文學校,希望良好的中文水準今後能夠成為他們在職業發展上的優勢。
對原來沒有工作經驗的留學生來說,他們如果選擇留在美國工作,就沒有心理落差的問題。 留學生往往英語程度比較高,同沒有受過美國敎育的華人移民相比,他們能夠更快地適應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