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馬德拉島遊記(5)

作者:有話好好說  於 2012-8-9 04: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評論

關鍵詞:馬德拉

731日,二,晴。 前往馬希庫 探尋華僑史


上午10點,我們準時出發,前往馬德拉島的第二大城市馬希庫。這座城市人口僅8千人,坐落在馬德拉島東部沿海的一個寂靜的港灣旁。

馬希庫市最浪漫的景點就是海水浴場,不知道他們從哪裡運來的細沙,把原本的海灘裝扮成人工海水浴場。平日里浴場聚集著沐浴陽光和岸邊戲水的男男女女,沙灘上太陽傘下隨處可見身著三點式泳衣的妙齡美女,看得出來,這裡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唯一的游泳避暑場所。

中午,我們就在浴場旁的一家餐館就餐,窗外清晰的可以看到沙灘上的人群。我們住所的主人就在這個城市開了一家中國商品零售店。主人盡地主之意請我們吃飯。

席間,彼此談論起誰是第一個來到馬德拉島的華人?誰開了第一家中餐館?

據不完全調查,第一個來到馬德拉島的華人是位姓楊的先生,他是浙江青田港頭村人,1932年他與厲松標等人一起來到葡萄牙,幾年之後,他獨自一人來到島上,並在島上娶妻生子,直到1980年才去世,享年93歲。他的葡萄牙妻子為他生育了一個女兒,曾在里斯本讀醫學專業。至於他的後代已經完全融入了葡萄牙社會,幾乎不與華人接觸,更不會說漢語普通話。

第二個來到島上的華人可以說是一位從莫三比克移民的老非洲華人的後裔。1975年莫三比克革命,大約4000多早期移民非洲的華人再次移民葡萄牙,他們大部分居住在里斯本,而只有極少數非洲華人離開首都到外地發展。孫先生是第一個移民馬德拉島的來自非洲莫三比克的華人後裔。

孫先生和大多數非洲華裔一樣,只會講葡萄牙語和粵語,他們的祖父甚至曾祖父在一百年前就離開了中國漂洋過海,來到非洲,到了孫先生這代,他的子女絕大多數不會說漢語普通話了,讀中文識漢字就更不用說了。如今,他們已經融入了葡萄牙這個社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葡萄牙人。

來自中國大陸的新華僑最早上島的應該是1985年的林金靈先生,到現在為止大約有300多華人華僑生活在島上,他們主要從事餐飲業和小商品零售業。其中有6個家族的人口多於10人,其餘是零散的家庭和個人。據說僅周姓等兩大家族及在其餐館、商店做工的華人就足有100多人。

離開了馬希庫,我們再次路過馬德拉機場,親眼近距離看到支撐停機坪的水泥柱子,我們的汽車從這些柱子中間穿過,沿環海公路來到另一個小城鎮,看望在那裡開中餐館的華人。

楊家,其父母也是早一代來到葡萄牙打拚的浙江籍老華僑,現在早已雙雙回國安度晚年,留下第二代年輕人兩個女兒繼續在海外漂泊。1998年,周先生第一次來到島上短暫打工,而2002年他才正式移居馬德拉海島,娶楊家二女兒成家,並在一個沿海小鎮的「百貨公司」里開了一家中餐館。如今他們已結婚生子,他的大姨子也在這個小鎮上,經營一家三百店。他的堂兄在馬德拉市中心開了一家規模更大的中餐館。

晚上,去恆亮家吃家宴。在恆亮家做客。恆亮親自下廚,紅燒肉、家常魚、生魚片、炒茄子等,恆亮的一對兒女和我們一起共進晚餐,其樂融融。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藍天綠地 2012-8-9 20:53
你是新華社記者?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7 06: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