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學申請期間父母角色與策略

作者:珍珠河老翁  於 2019-3-14 05: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關鍵詞:大學申請, SAT 考試, 教育

大學申請期間父母角色與策略

胡琳、汪小武  
【世界日報教育特刊】


要了解大學申請期間父母能起的角色,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美國大學的申請過程。這個過程與我們熟悉中國的大學申請過程有很大差異,它涉及到很多因素:學生的高中成績、標準考試成績高中老師和高中學生顧問的推薦信、學生在高中校內校外的活動表現,最令學生頭疼的是還要寫申請文書。大學從這林林總總的信息里做出綜合考量,從而錄取適合他們要求的學生。這種錯綜複雜的錄取過程,使得大學錄取結果有很大的「隨機性」,出現了一些學習優異的學生被拒,而一些看似學習不是頂級的學生卻被頂級大學錄取現象。
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大學申請不僅僅是拼成績看硬指標,而是一個更加現實的自我推銷過程。父母如何發揮自己人生閱歷幫助子女在這花絮繁多、錯綜複雜大學申請中脫穎而出?這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也是把握孩子將來發展的一個契機。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找出我們父母的角色前,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美國大學對學生的要求。這一點並不困難,從通用申請表裡要求高中提供學生的主要信息里就明明白白地列出了:學術成就(Academic achievement)、課外活動成就(Extracurricular accomplishement)、個人素質(Personal quality and character)和整體表現(Overall)。這裡請讀者留意,無論是學業方面還是課外活動,它強調的是成就 (Achievement or Accomplishment),而不是簡單地參與 (Participation)。我們經常遇到家長詢問,「我小孩體育不好,是不是一定要參加體育活動才能上名校?」這答案就很明顯了。
除了這些主要的因素之外,大學還有明目繁多的照顧對像。有些與我們靠不上邊,有些我們是可以留意並加以利用的。比如很多大學都很在意學生的就讀意向,學生完全可以通過校園參觀、出席心儀大學的招待會和主動聯繫的方式體現出來。
平權政策是美國大學錄取時常用的,在很多的情況下都對華裔子女不利,大部分名校都大幅提高華裔子女的入學門坎,但是如果您的家庭的情況滿足平權政策的照顧範圍,這項政策也同樣可以成為您子女申請大學的利器。低收入家庭、父母從事餐館業、乾洗店的都屬於弱勢群體,如果學生又是家庭里的第一代大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往往會得到很好的照顧。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生的申請材料里顯示每年夏天參加一個又一個高消費的夏令營,還以弱勢的姿態申請大學就沒有說服力了。在這個平權政策下,我們曾經幫助不少高中期間得了很多門B,而且各方面表現都很一般的學生進入了常春藤名校。
幫助子女進入美國名校學習,接受最好的教育,接觸最優秀的人群和環境是很多父母的心愿。怎麼有效把父母的社會閱歷、知識和智慧有效地發揮起來實現這個心愿呢?首先,我們要做到有的放矢,探討一下大學錄取這台機器是以什麼標準運作的。也就是大學特別是頂尖名校是採用什麼標準錄取學生的。

美國頂尖名校的錄取標準
談起美國名校的錄取標準,如果我們以我們熟悉的傳統的分數線的概念去尋求答案,一定會失望。但是從大學錄取過程中對學生的篩選結果以及大學招生辦人員對主流媒體放出的信息,我們可以隱隱約約看到他們的拼圖裡包含:優異的學業成就、突出的領導力和創造力、社會奉獻精神、未來領袖的潛能和某一領域的長才。其中他們強調的領導力和創造力也正是美國頂尖名校對華裔學生批評最多的。暫且我們不問這種批評是否公平客觀,但從實際錄取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覺到,美國名校確實是把這項作為主要衡量指標之一採用的。在我們培育兩個女兒時,我們沒有採用華人傳統的詩琴書畫發展方向,而是採納美國主流的意識,以開發她們的創造力和領導力為目標,從而輔助了她們在申請頂級名校時被所有名校認可,達到了百發百中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了解頂級名校對具有未來領導潛力的學生的追求程度,我們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個韓裔B生上哈佛的故事。這名韓裔男生在麻州的一所高中就讀,在校成績馬馬虎虎。但人很精靈,結交了幾名學習成績上等的華生,平時有問題就請這幾位朋友幫忙,有時作業顧不上,也請他們通融通融。儘管這樣,他心氣很高,想上哈佛。可是美國名校對韓裔學生的標準,一點也不比華裔低,也得要比其它族裔的學生高出一截。怎麼辦? 這韓生也真不含糊,有一天他做東邀請幾名平時幫他的哥們一起午餐。有免費午餐,這幾名同學自然樂呵呵的。於是一行人來到附近一家Bagel店,他大大方方地為每人買了Bagel和飲料。隨後,大家便高談闊論起來,正應合了年輕人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景象。在大家興緻高昂的當口,這韓生開始對大家幾年來的幫助一一致謝,然後話題一轉說小弟要成立一個解放北朝鮮的組織,希望大家能仗義簽名支持。大夥呵呵一笑,欣然簽名。收了簽名信,這韓生再次感謝,繼而請大家為他的組織捐出五美元。大家一陣相視后也都解囊捐獻了。然後這韓生成立了組織,大肆宣傳,一舉被哈佛相中。與大家分享這故事,並不是要大家不重視學習,也去成立解放北朝鮮組織。而是通過這故事窺視頂級大學對學生領導力的重視程度。
據多所頂級名校透露,他們錄取新生時,採用兩把尺子衡量學生,一把測試學生的學業和活動成就,一把丈量學生的個人素質。每把尺滿分為十分。麻省理工學院招生辦人員公開聲稱,他們不會錄取素質水準低於五分的學生。有次一位哈佛招生辦人員談起了一件令他們不愉快的往事。有年他們錄取了一名在國際數學競賽得獎的學生,此生入學後有次隨一位教授去參加一項國際比賽,在比賽的前天晚上,這名學生莫名其妙地告訴教授,他沒有感覺,不參加第二天的比賽了。這名學生心目中只有自己,沒有集體榮譽的做法令這位教授很泣喪。如果大家有興緻去查近年在數學上奪國際比賽獎牌的學生,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被哈佛錄取的比例並不高,不知道與這故事有沒有關聯。

申請大學要求的材料
在對大學錄取的這台機器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后,我們再來看它的信息入口輸入的是哪些材料?而父母如何在提升進料的精度和高度上為子女策劃一番。
雖然大學錄取的程序各有不同,有些神秘。但進的料倒是徹徹底底的透明:它包括高中的成績單;標準考試成績:SAT 或ACT 成績,二到三門SAT 專科成績;二封老師的推薦信和一封學生顧問推薦信;申請表格和幾篇申請文書。
到了要申請大學的十一年級結束,高中要送到大學的學生成績單已經確定,沒有了運作空間。但是對於其它各種要求的材料,父母都能輔助學生起到作用。

如何準備標準考試
標準考試準備和不準備的成績相差很大。通過認真準備,新的SAT 提高二百多分是常事,SAT 專科考試提高一百五十分以上很尋常。很多父母會問,是不是一定要送子女去補習班呢?這要看學生的本身情況而定,如果學生在學校是上榮譽班的學生,或者成績是A-以上的學生,同時很自覺,這樣的學生自己練習可能比上補習大班要有效得多。我們的一些學生和朋友的孩子,一旦教會他們自己練習標準考試的方法,他們就再也不願去補習班了,並且都考出理想的成績。這裡我們初步介紹一下我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們建議選用市場上有一定權威的補習材料,常用地有四套,他們的特點如下:
  • 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因為考題是他們出的,所以這套材料最權威,它的試題也最接近實際考題。
  • 普林斯頓評論(Princeton Review),這套材料可能是除了大學理事會的材料外最接近實際考題的。
  • 開普蘭(Kaplan),這套材料一般會比實際考題容易些。但也有例外,比如它的化學考題是這四套考題里最難的。
  • 巴倫(Barron』s),這套材料一般會比實際考題難一些。但它的一些解釋比較深入。很多高中老師喜歡推薦這套書給學生。
根據我們多年經驗,我們發現,如果學生只選用一套材料,往往成績提升到某個程度后就上不去了。所以建議學生同時採用這四套材料混合著用,並且以College Board - Princeton Review - Barron』s – Kaplan – Kaplan - Barron』s - Princeton Review - College Board 這樣的結構次序進行練習。這樣的次序是為了在一個周期練習下來,可以用前後兩次College Board 練習結果作比較,以最客觀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實際進展。
練習本身只能增強對考題的熟悉程度和考試速度,而提高成績的最主要關鍵是對做錯的和不清楚的題目的更正和理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化過程。這一關父母要嚴格把握。
從多年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在SAT 練習的過程,學生的成績有一個普遍的規律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的紅圈和綠色方塊分別是兩名學生實際模擬考試的成績。在開始階段都有一次大幅提升,然後進入一個基本上是原地震蕩的平台,隨後再出現第二次跳躍。很多學生在平台期間,感覺已經到頂了,就去參加考試,結果沒能把自己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這中間的平台震蕩常見的是六到八次練習,我們也遇到只震蕩三次就迎來第二次跳躍的案例,但不多見。

如何爭取最好的推薦信
老師和學校的推薦信在大學申請的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在大學錄取的過程中百分之七十的學生被大學拒絕是因為推薦信的力度不夠。很多父母就納悶了,推薦信是老師和高中學生顧問寫的,我們又怎能幫上忙呢?
是的,父母可以起很多作用。高中期間,父母會收到學生的成績單和進度報告,在這些報告里往往有各科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從這些評語里可以了解到老師對學生的看法,從而找到能寫最好推薦信的老師。要留意的是看評語時要重視評語的質量和級別。美國老師的評語大多是正面的,從好的角度鼓勵學生。但是採用的一些形容詞很能反映出老師對學生的真實感覺。比如老師們常常會用top few (少見), outstanding (傑出), excellent (優秀), very good (很好), good(好)這些不同力度的正面辭彙,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如果老師的評語里提到學生在班上起到領導作用或者思想活躍創造力豐富,這樣的評語份量就會很重,含金量也很高。
在十一年級快結束時,大部份高中都會發一份由父母填寫的問題表格,請父母提供一些對學生的描寫,幫助他們更全面地了解學生。這些信息會直接影響到學校顧問的推薦信。父母要留意認真填寫。這裡也有一些例外的策略應用,如果您的家庭情況滿足平權政策的照顧範圍,父母沒有讀過書,很可能簡單填寫一下比很專業長篇大論更合理。我們遇到過幾個這類的情況,採用這樣的處理方法都很成功。
另一個爭取好推薦信的措施是整理出一份簡明扼要的簡歷一起送給老師和學生顧問作參考。讓老師和學生顧問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並有素材來寫出好的推薦信。寫出一份好的簡歷,一般要經歷這三個過程:挖掘素材、分類歸納、整理貫穿有效地表達。高中幾年,學生一個勁地向前沖,沒有什麼回顧的時間,父母作為旁擊者,加上自己的社會閱歷正好可以起到冷靜的串針引線作用。寫簡歷時,應當思路清晰,突出要點,同時也要簡單明了。

如何寫好大學申請短文
通過高中的成績單、標準考試成績、推薦信、簡歷和申請表格的問題回答,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外活動表現都有了。可是學生是個什麼樣個性的學生呢?他是如何思維和處理問題的呢?這些大學迫切需要的信息還不是很清楚,大學申請短文為大學招生辦人員提供了一個透視考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回答這些問題的窗口。
這裡有兩個最需要澄清的問題,第一寫申請短文,無論對於亞裔學生還是其他族裔的學生,這都是一個全家應該參與的過程。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梳理高中階段的各種經歷和事件,從中提煉那些最能能反映學生優異品質的素材來打動讀者。第二在寫申請短文時,千萬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大學和高中顧問提出的「Be yourself」(展示真實的自我),而是要「Be the best of yourself」(展示最好的自我)。一些很優秀而又自負的學生,往往在這上面栽跟斗。
我們女兒當年的一名白人女同學。學習非常優異,以年級排名第二的成績高中畢業,GPA和SAT都近乎滿分,校內校外積极參与社區活動,又擔任很多領導職務,老師的推薦信也很好。可是她很自負,在申請大學時拒不讓父母參與,我行我素。 最後被申請的排名前五十名的學校全部拒絕。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她在尋求諮詢時才發現,原來問題就出在申請短文上,她在裡面大談與一名體育教練的衝突。儘管她在道理上可能是對的,但這對展示她的個性和心智毫無益處。像這樣的錯誤,如果父母參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篇失敗的短文可以讓學生幾年的努力付之東流,一篇出色的短文也可以達到逆襲成功的效果。有一名華裔女孩,在提前申請時遇挫。在親戚的引薦下,找到了我們,我們認真審理了她的材料,發現她的成績不錯,又擅長寫作,同時喜歡繪畫、彈古箏,並且社會活動活躍。可是讀她的申請短文時,發現她用大量的篇幅寫她學畫的畫廊和老師。一問之下,原來這是位名師,這畫廊在紐約市也頗有名氣。她嘗試借用名人效應拉高自己。這也是很多華人學生和家長在構思申請短文時的一個思想誤區。如果按照她原來的寫法,除去文章中的枝枝葉葉,主題實際顯示了她跟隨名師多年卻一無所成。因此我們建議這名學生將自己的真實經歷寫出來 —— 因為家庭的原因她出現精神壓抑,轉而通過藝術來尋求解脫。這讓她對藝術有了新的認識,從此常在課餘到老人中心為老人彈古箏,併到兒童癌症醫院教病患學習畫畫和寫詩,為他們帶去快樂和希望,從而令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這同時也完美解釋了她成績下滑的原因。通過這樣一改寫,讓她從一個典型而又平庸的亞裔學生變成了自強不息又有關愛之心的浴火鳳凰。最終這名學生也如願被某常青藤名校錄取。
申請短文的取材,建議以主流社會的共識為訴求。華裔學生的活動切不應只局限於自己文化的範疇,要積極突破文化的界限,接受主流文化標準,衝出小圈圈。美國主流社會常常批評華裔青年缺乏領導力和創造力,如果學生有這方面的素材,也許是最能打動讀者的地方。根據我們多年輔導學生申請大學的經驗,我們建議學生和家長在構思申請短文時,可以從下面幾個不同但都很受歡迎的性格類型來定位自己 :領導型、創意型、執著型、巧思型、搏情型、巧匠型、壯志型、真摯型等等。申請頂級大學時,最理想的短文組合是反映出學生的「領導力 + 創造力 + 專業執著 + 同情心」。
挖掘出基本素材后的另一個關鍵步驟是如何組合這些故事,把學生的優異品質和特徵,通過一件件相關的事連成動人的故事,寫成文書,呈現在招生官面前去打動他們。大家也許都看過泰坦尼克號(Titanic)電影,它感動了世人,靠的不光是那個歷史事件,還有裡面穿插著的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家長要鼓勵學生通過描寫自己遇到的一段軼事展示自己,而不是夸夸其談地說教。
申請文書可以反映出各種類別的學生:是熱情進取還是冷漠被動,創意開拓還是局限保守,活躍多元還是只會考試。比如學校里假如沒有某項活動,有的學生會以此為借口不去努力;有的學生自己會去校外參加;也有一些學生自己發動和組織起這項新的活動,把被動轉換成主動,這樣的素材就非常有價值,因為它反映出了一名以後必然會成功的青年。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還要一些特質也很受歡迎,比如「不服輸」和「心靈手巧」。在必要時打 「悲情牌」,寫出一篇催人落淚的文章也頗奏效。
最後要提醒的是,大學申請短文不是以考核學生文學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而是要反映學生的思想特質。一手好的文字自然令人賞心悅目,但是要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文學才華,從而吸引招生辦人員的青睞,往往會得到事與願違的效果。
申請大學的過程,對很多家庭來說是父母和子女思想深度交流和碰撞的最後機會。讓孩子們感觸到父母的關愛,體會到家庭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課。好好利用這過程, 把父母的關愛和人生閱歷傳遞給孩子,以一個家庭的力量去幫助孩子達到他們的大學夢想。
為了與家長和學生有更多分享和交流,我們辦了一個教育網站 www.ivytrack.com,歡迎大家免費下載我們的專著《哈佛兩姐妹——素質教育和智力開發家庭教育全記錄》,並且瀏覽大量有關子女教育和升學的文章和信息。多年來,汪小武博士和胡琳老師成功地指導一批批學生進入美囯常春藤名校及其它諸多頂級學校學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2: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