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青城山遊記】來路原是去路

作者:劉小雨  於 2012-3-11 21: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行走路上|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21評論

【青城山遊記】來路原是去路
 

1.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在我看來無所謂難和易,只是心態不同罷了。上山的時候對最高點充滿了期待,總覺得那裡應該是一片不一樣的風光,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所以就會迫不及待的趕路,不會感到辛苦。而下山的時候,對於山腳的景色已經瞭然於心,少了那份期待,無端的就會覺得下山的路那樣漫長而沒有生趣。可是我覺的最美的景色卻是在路上,不管上山還是下山,只要一路上的景色是美好的,那就不妨礙自己愉悅的心。

 

2. 既然是道教的發源地,怎麼可以少了三清觀。周圍的人都涌到大殿裡面去上香祈願,我卻獨自溜到後院去探幽訪古一番。

 

3. 一葉知秋,細節有時候往往決定了一件事情的品味,而青城山的很多細節卻讓我如此喜悅。這小雕塑是如此的生動,小小的人兒舞獅的動態那樣的憨態可掬,因為多了歲月的積澱,顯得更加的樸實可愛,讓我流連那!

 

4. 驚喜總是賜予有心人的!在後院一處廢棄的庭院裡面,在一處雜草叢生的護欄處,卻看到了如此美妙的浮雕,臉部因為經年歲月的風化已經看不到最初的樣貌,只是那些舞帶當風的神韻卻還依舊那樣的精彩。

 

5. 這是在一塊石板上發現的,線條流暢,牛的造型非常生動,天上那朵雲彩的線條不亞於大師的手筆呀!藝術在生活中、在民間、在百姓中真的不假!

 

6. 這是個什麼字,猜的出來嗎?

 

7. 那這個字一定很好猜了。這兩個字也算是老子的精髓所在了。只是這個"德"字現在看起來卻很是沉重,老祖宗應該不會估算到有一天那樣多的人會把這個字毫不猶豫的拋棄,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多讓人恐懼呀。

 

8. 這裡的遊客特別多,不知道是不是在這裡的題字都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呢?

 

9. 這個字是不是看上去很正氣凜然,正規正矩,都說字如其人,不知道我們現在該如何評價這個字,呵呵

 

10. 離開上清宮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回望了一次,如果歷史在民國那個動亂年代有了不一樣的轉彎,有了不一樣的結果,這裡會是怎麼樣的一片景象?成王敗寇,所謂歷史不過是勝利者書寫的一捲紙罷了!

 

11. 無為,我喜歡的字呀!就這兩個字卻蘊含了整個宇宙的變化奧秘。我理解的無為不是指什麼都不做的一無所為,而是不妄為,不隨意而為,不違道而為。真的碰到那種符合道理的事情,也是有所作為的,但所為之為,也都是順乎自然的,決不會是人為刻意而為的。

 

12. 國泰民安是每個時代每個百姓最終的期望!我也祈願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國泰民安,不要再有什麼折騰了,不管結果如何,苦的最終只是百姓!

 

13. 這裡的道觀色彩濃郁,塑像都是繽紛多彩的,連守門的獅子都是那樣的多姿,完全少了那種肅穆的感覺,反而多了些親近的感情。

 

14. 都說青城山有一條風光絢麗的索道,所以我在下山的時候準備體驗一下。坐在這樣半懸空的纜車上,心裡多少有點不踏實,只是遠處的層山撲面而來的蔥翠很快讓我心然神宜,全然忘記了高空的畏懼。

 

15. 下了纜車並沒有到山腳,而是到了一處很小的湖邊。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個叫月亮湖,需要渡船過去,才能繼續下山。這樣的線路本身還是很美好的,只是額外增加的渡船費用卻讓美景有點變味,因為我們無可選擇,如果不買票我們就無法下山,所以只能掏錢買票,也正因為如此,本來還興高采烈的遊客變得頗有怨言,也算是美中不足的一個插曲,有點遺憾地方政府的鼠目寸光,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損壞了青城山的大好聲譽。

 

16.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少年情侶的牽手固然甜蜜和美好,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卻是這一路上相互攙扶不緊不慢下山的老人,也許他們的人生道路也正走著下山的路,等待最終的那個盡頭,只是這一路上有人這樣相互的溫暖扶持,還有什麼路是不好走的呢!

 

17. 走的極慢,總是忍不住仰頭看那些高聳入雲的松木,那些鬱郁的綠色中夾雜的清脆鳥鳴,奇異的能夠讓人放鬆讓人心曠神怡,真想就這樣慢慢的走著,不要有停下來的時候!可是不管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時間到了總是要停下來,不管曾經多麼意氣風發,不管曾經如何的風起雲湧,到了就該停下來,這大概就是時間對於人類的公平性,也是生命的本意吧!

 

18. 快到山門的時候,意外的看到這個亭子,于右任題字的雨亭。真想說,這應該是屬於我的亭子呀!想想小雨在雨亭裡面聽雨,那該多美的一種情景呀,自己把自己想得都迷住了,呵呵

 

19. 終於到了出山的一刻,抬頭間卻看到了一副對聯——"來路原是去路,看山何如游山"。說不震撼是假的,那一刻好像心中最隱秘的一塊地方突然被彰顯在陽光下,有點驚慌有點啞然有點無措,有點痛快有點通透有點明朗,原本心中一直放不下的也只是自己的執念而已,來路原是去路,一切其實未變,變得只是看路的心情呀!

 

 

 


高興
1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3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21 個評論)

回復 wcat 2012-3-11 21:55
謝謝!好風景、好去處!
回復 卿心依舊溫柔 2012-3-11 22:05
跟著你的腳步一同遊山玩水~
回復 武宜三 2012-3-11 22:20
我在四川呆過十年,就沒有去過青城山,那時我們不懂得假公濟私、趁機旅遊的竅門。不過,現在看了你的高超的攝影和獨到的點評,好像得到一點補償,謝謝你。
希望將來有機會也去那個雨亭聽聽雨,體會一下那情、那景。
回復 活水湧泉 2012-3-11 22:31
更喜歡你文中藍色字的部分。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3-11 22:44
這篇遊記很喜歡,匆忙看了一遍,要上班了,先獻上一捧素凈的鮮花,晚上再拜讀。

回復 mosville 2012-3-11 22:47
以前經過四川,卻沒有遊玩,很可惜!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2-3-11 22:53
非常好,謝謝。
回復 真愛華 2012-3-11 22:57
從來處去,自去處來。
回復 越湖 2012-3-11 23:02
欣賞。
回復 早安太陽 2012-3-11 23:04
   這遊記寫滴,哪裡是遊記,是在遊歷人生啊!!
~~留心處,景景別緻;隨心游,處處幽美;慧眼亮,條條是路;心智明,點點是悟。

「來路原是去路」~~~太喜歡這句話了。不盡的禪意,體會中。
回復 隔岸觀火 2012-3-11 23:06
青城山太幽了,走到半山腰,頭髮都濕了。
回復 早安太陽 2012-3-11 23:07
小雨雨庭聽風雨,去路來路本相同 再頂小雨姐姐好文!喜歡飛常!
回復 fanlaifuqu 2012-3-11 23:15
來路原是去路,老了要用尿布!
回復 微風淡淡 2012-3-11 23:18
那個小木屋有味道
回復 tea2011 2012-3-11 23:40
活水湧泉: 更喜歡你文中藍色字的部分。
Me 2, 精華之萃。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3-11 23:41
藝術家遊記,體悟自是不同,讀來享受良多。 青城之幽,能住上半月一月的,也許更有心得,只是恐怕會得關節炎。
回復 活水湧泉 2012-3-11 23:41
tea2011: Me 2, 精華之萃。
握手~~   
回復 mountainview 2012-3-12 00:10
跟著你的足跡游遍蜀山蜀水!
回復 卉櫻果 2012-3-12 00:11
特別喜歡你文字中加顏色的幾段
回復 人的思索 2012-3-12 00:25
樓主一路感慨一路游。出的山來,不知那是來路那是去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2: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