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二千年傳承的古武術的秘密(二)

作者:自娛  於 2012-5-23 16: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關鍵詞:, 秘密

前言2
閑言閑語,在這個時代,保守其實是沒啥意義的,我的師父們教我的時候不是怕教會徒弟打師父,而是怕東西失傳,恨不得先都塞到我腦子裡。但東西還是在我這一代失傳了不少,為什麼?因為這東西不值錢。
不值錢的東西就沒人去學去練,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好比說我在第一貼里毫不保留地說了破甲打的發力方法。在古代我估計就會因此被同門追殺,但是這樣便宜地說出來,留意的人又有幾個?
其他人也就罷了,但卻要點名批評一下24,這傢伙最近一直掛著太極拳的名義到處招搖撞騙,卻連實戰太極拳最基礎的東西發勁都不會(簡直就像拳擊手不會直拳一樣),看見了真傳一句話的東西,卻不去詳細琢磨一下。中國功夫的名聲,就是敗在這些終日大言炎炎,沉迷於自我心理滿足的人手裡。

許多看帖人都在留意「古代打仗怎樣才能贏」(其實養生一句都沒提過戰爭的勝負問題)。而自動忽略其他內容,這就是功利心。這樣的人適合當軍師,但不適合當士兵,適合當票友,卻不適合當拳手。

下面我會專門用太極拳的一些秘奧義來講解一下這一流派的戰爭之拳精髓。覺得不能理解或者聲稱自己沒聽說過的人也不用懷疑,當小說看即可。

在說太極拳之前,先說一下巴西的華麗格鬥術:卡波依拉
卡波依拉的動作主要為腿技,其次是一些匪夷所思的翻滾跳躍技巧。這東西在現代人看來只是怪招,看起來好看。改成街舞能泡MM。但這種拳法的來歷是什麼呢?
是幾百年前,殖民者入侵巴西,將巴西男子列為奴隸,持有武器者殺殺殺。大部分奴隸還要帶著較長的手銬工作。連晚上睡覺都不能解下來。在這種情況下,巴西人發明了一種華麗的「傳統舞蹈」,這種舞蹈實際上是專門利用手銬鐵鏈為武器而研發的殺人拳。
卡波依拉的基礎格鬥式是身體不斷左右變換(盡量躲閃火槍)兩手保持距離交錯在面前劃過(用鐵鏈鎖拿刺刀)一旦抓住機會,就用鐵鏈鎖住對方手臂或脖子,然後通過身體的跳躍和旋轉勒斷目標,這種包含體重和跳躍力的鎖鏈技,加上攻擊角度詭異,實在是奴隸們對抗火槍的最有效的方法。
看到這裡,我知道肯定有人把自己代入到殖民者的身份說:「這樣能打得過火槍嗎?我如果拿火槍去打,對方如何如何,等等。」
但我也要反問,當你就是那些奴隸的時候,你去哪裡拿火槍?難道沒火槍就安心當亡國奴了嗎?手上有啥你就用啥,戰爭的勝負輪不到你關心,但是關鍵在你努力了。

巴西有這樣的技術,中國也有。而且種類更多。
形意拳是以槍化拳,太極拳則是刀盾兵留下來的拳法,一刀一盾,就是那陰陽魚(當然,還有別的比喻)
所謂的借力打力,在徒手打鬥中沒那麼管用,或者說,使用難度太高,但是配上了盾牌+刀,就是最恐怖的技術。
當一個盾牌兵頂著四米長的長矛,衝到敵人跟前,他的任務就是把敵人的長矛陣破開,讓自己的兄弟們能衝上來。
在敵人的槍陣還沒衝破的時候,太極拳奧義「切地龍」「海底針」「跌叉」等技術的方法都是持盾矮身潛進,避開上身的矛頭,用刀猛捅對方下身。而當近身以後,則使用攬雀尾等技巧抱住對方的多枝長矛,用刀猛砍。
攬雀尾的雀尾,指的是孔雀的尾巴,用來比喻許多長矛。當一個刀盾兵奮不顧身地抱住了對手好幾根長矛的時候,他的戰友們就可以乘虛猛衝進去亂砍。
這也是攬雀尾被稱為太極拳母拳的原因之一。當然,攬雀尾也可以用來接腿摔,用來反關節。但效果便打有折扣。
而當兄弟們都衝到身後,把你擠得和敵人已經臉貼臉,心連心的時候,你已經沒有距離舉刀,這種情況下,你有幾個選擇

1.用發力距離極短,可以借背後力的發勁透甲打來打對方,把對手打暈或者打退,有了揮刀距離後補上一刀。
2.用盾牌猛擊對手。(太極拳凡是用小臂發勁的技術大致都出於此)
3.用刀柄自上而下猛砸對方的臉。
4.丟了武器抱住對方脖子擰(看著練太極拳的兄弟在那裡玩太極石球,不要奇怪,等你的腦袋像石球一樣在對方手裡的時候就明白了)
5.用盾牌擠對手,趁對手用力對抗的時候盾牌上玩點虛實,讓對方失勢跌倒(牽動四兩撥千斤),成功的話,是讓對手一大堆人一起跌倒(踩死)
6.用BT的柔韌性,突然矮身用盾牌和肩膀撞擊對方小腿(七寸靠),讓出上盤的空間給自己兄弟在背後砍/捅對方。
7.用長勁將對方撞退,然後突進砍殺。

除了刀拳合一的拳擊術外,太極拳有種種匪夷所思的小臂勁法,例如堋、履、擠、按,這些都是用盾牌打擊或者擠壓對手的訓練法。還有采、挒這兩種針對長矛或者對方手臂的控制技,肘、靠兩種近身打擊技。

上述都是實用至極的標準軍人技術。但軍人和軍人之間總有區別,其中一些軍人將自己的軍體拳和道家的「返先天」奧義結合,潛心體己,發現了一些進階的鍛煉技巧。
注意,是鍛煉技巧。不是實戰技,我知道肯定有些回帖不看帖的人會在那裡大喊:「這些東西戰場上有用嗎?」我現在就提前回答:「這些就像長跑跳繩一樣,不是實戰用的,都是鍛煉用的,鍛煉鍛煉鍛煉鍛煉……」

和真正練太極拳的人搭手,會有奇怪的發現,就是無法從對方的手上感覺到對方的重心,但對方卻能抵抗住你的力量不後退。這個情況在某些練日本劍道的人身上也能找到。

答案其實在李仲軒前輩的門下另一條走狗徐浩峰的書中已經披露,那就是無名指鍛煉法。(全身及其他手指放鬆,只有無名指緊張),無名指在日常生活中是廢指,很難動用到相關的力量,但是它緊張的時候卻能讓力量傳到手上。而且你感覺不到自己無名指的相關力量,對方也感覺不到從你無名指上傳出來的暗勁。
正確用刀揮砍的時候,主要就是無名指帶動刀的運行,其他手指只是在砍中目標的時候緊張以保持刀的平穩,所以很多練劍道的人無意中能練出這個效果,專練柔道的兄弟反而練不出來。

而太極拳最重要的攻擊力量雖然來源於無名指,但是其核心卻在大拇指上,在持刀揮刀的時候,身體因刀而失重,全靠大拇指來維繫刀的重量和平衡。內家拳的「人刀合一」秘法,也在大拇指上。

我們平時坐公共汽車,汽車一顛簸,我們就要找個地方扶一下來維持平衡,實際上扶一下那個力相對是很輕的,為何就能讓我們一百多兩百斤的體重保持平衡了呢?因為我們只是要找一下平衡感。找到了來源於兩個大拇指的平衡感,就進入了「不動之動」的境界。,真正的「四兩」撥千斤,用的是四兩重的大拇指,撥自己的體重千斤。
養生自己發明了一個方法,平時把大拇指握在其他四個手指里。行走時假裝失重,有時拇指從其他四個手指里尋找借力來平衡,有時其他四個手指也從拇指上找借力來尋找平衡。

中國的武家,為了避免被禁武的當局發現自己在練武,紛紛借用道家學說來掩蓋武功的練法,所以你看一本古代的武功秘籍,裡面一大堆陰陽啊,五行啊,千萬不要奇怪,那些都是為了保證這本書被警察看到的時候不至於讓書的持有人滿門抄斬才這麼寫的。用時髦的話來說,道家的隱語成了軍用密碼。例如「呂洞賓」「呂純陽」,「呂祖」這些詞指的都是男人的小雞雞。(洞里的客人)
這些軍用密碼,在上一代的武術家都還有很多能翻譯,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能翻譯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還有些亂翻譯的人(好吧,我是在說我自己),搞得秘笈出版界一片混亂。
讀者們只需要明白,當兩個元朝/清朝初期的武術家在談論「陰隨以無厚入海」這種莫名其妙的話,其實是在談悄悄地背後用刀插入對方小雞雞附近的暗殺技術。就好了。

當統治漸漸穩定,戰場之拳再難有用武之地,其中一部分戰場之拳的傳人淪為街頭賣藝者,向高難度的華麗動作發展,一部分淪為拳手,專業角斗供吃飽了撐的觀眾取樂(或換個好聽的說法說是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而其中一部分轉變為義士之拳。

義士這個詞,在古代就是黑社會的意思。在元代,是明教,白蓮教為主,在清代是以天地會,紅花會等為主。這些秘密會社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大多數時候潛伏在民間,一般很少有大規模作戰。打鬥的對手一般也不是軍人,而是衙役,捕頭,密探,在這種情況下,戰場之拳就不那麼實用了。其中有一些實戰高手發明了更實用與當前這種情況的技術

重心前傾走路,感覺快失重的時候拇指一頂,就像頂在別的物體上一樣順勢把重心調整過來。
語言表達有其極限,你可以試著坐公共汽車,扶著扶手,感受用手指輕輕借力來維持身體平衡的狀態。平時練習,就把拇指當作其他手指扶著的扶手。以此保持身體平衡。或者把其他四個手指當作拇指頂著來維持平衡的物體。


我年輕的時候,遇到個練八卦掌的朋友,這位朋友練了好幾年的八卦掌,但是還是打不過拳擊手,他十分苦惱。認為是他內力未到的原因,實際上按他那種練法,就算練十年,也打不過練了十年的拳擊手,因為八卦掌這東西最早出現在商業社會的時候,雖然是在一次職業擂台賽上,但是八卦掌最早的誕生用途卻絕非打擂台,而是反清復明。
八卦掌的手法和身法讓人眼花繚亂,打擊力卻不盡如人意。有很多八卦掌的朋友因此苦惱,都兼練鐵砂掌之類的重手法,但是鐵砂掌配合到這樣靈活的身手上卻又沒了威力。所以當世很多八卦掌名家都遇到兩難的境地。
實際上八卦掌的可怕之處還是在兵器上,空手的掌法也是掩人耳目罷了,甚至連八卦掌這個名字也是掩人耳目。八卦掌的精華在其獨門武器子午鴛鴦鉞,這東西可以鎖勾,可以划,可以摳,可以割。但這東西也只是和平年代用來表演的。子午鴛鴦鉞的真正平民身份是——鐮刀。
在夕陽下的小樹林里,一個雙手持鐮刀的農民,突然用極其詭異的身法,向著你的頸動脈,股動脈,腳筋,腕動脈等地方連續不斷地襲擊,你出一刀的時間他已經對你攻了五六刀。而當你反擊的時候,他又躲到了樹后,用匪夷所思的角度不斷襲擊你。八卦掌的「九宮步」,說穿了就是在人群中,樹林里逃走或者躲閃反擊的技術。在樹林/無辜群眾里的話,什麼形意拳,什麼太極拳,都不是八卦掌的對手。
八卦掌其實是介乎暗殺拳和義士拳之間,
真正招牌的義士之拳就是「洪拳」(前身為太祖長拳,後來者為國標武術長拳套路)
太祖長拳,即託名宋太祖的黑社會拳法,在元朝就有出現。
其特徵如下
1.注重王八拳(最符合人體本能的拳法,但此王八拳非彼王八拳,下面會詳述)
2.注重橋手(小臂運用技巧)
3.注重移動,上一招向東打,下一招可能就向南跑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ahsungzee 2012-5-24 00:43
很有內涵的拳解!很令人信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3: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