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道教的「赤馬紅羊之厄」 (轉自天涯 張天師的興起與沒落)

作者:自娛  於 2012-5-22 18: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關鍵詞:赤馬紅羊, 張天師, 天涯

關於金國入侵這件事,宋徽宗其實早就得到了預警。而這個預警消息,正是來自於龍虎山的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先生。《玄品錄》中記載,「政和中大內災,命(張繼先)禳之。因奏紅羊赤馬之厄,其語秘。」
   那場發生在皇宮中災難事件,其實不值一提,一個宮中的小內侍鬼上身而已。如果是發生在一般人家裡,請個一般的道士,拿把桃木劍晃兩下,自然就把鬼嚇跑了。但發生在皇宮中,任何小事便都成了大事,當然得張天師出馬。張繼先先生連桃木劍都懶得帶,空著手過去,把鬼叫來,訓斥了幾句,那鬼便立刻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了。
   張天師心中鬱悶:俺是全國降妖捉鬼的首席專家,居然殺雞用牛刀,被派來做這種低技術含量的工作,這皇帝真是麻煩!自己也學了這麼久的道,居然連這種小事都搞不定!
   牢騷歸牢騷,趕走鬼之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張天師便正式地把「赤馬紅羊之厄」,告知了宋徽宗。他奉勸徽宗修德治國,以挽回宋朝瀕危的國勢。

 「赤馬紅羊之厄」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迷信。「赤馬」指的是農曆丙午年,「紅羊」指的是農曆丁未年。傳說在這兩個年份,非常容易發生國家級的大變亂,所以,人們又把這個年份發生的劫數,叫做「紅羊劫」。不少詩歌里都提到過這個劫數,如「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紅羊赤馬悲滄海,白虎蒼龍儼大庭」,「紅羊浩劫音書斷,青鳥殷勤探看難」等等。
   最近的一個「赤馬紅羊之厄」,發生在1966年和1967年,至於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不說大家也都知道。
  
   宋徽宗的「紅羊劫」就發生在著名的靖康年間。不過,有人認為,那次的「紅羊劫」,除了和時間有關係外,這個「赤馬紅羊」也指的是一個人。此人是誰呢?就是那位赤須龍下凡的金兀朮,據說他長得是紅臉膛、赤鬍鬚、山羊臉,攻克開封時騎一匹紅色的火龍駒。正好應了「赤馬紅羊」這幾個字。
   不管到底是什麼,總之那一年宋徽宗和他的兒子,以及他的國家,的確是遇到了大麻煩。張繼先天師作為道教當時最出色的人物,不用說是具有先知先覺的能力的。可惜的是,他同時又是一個半仙級別的高人,難免粘惹上了神仙的一些壞習慣:故作神秘,喜歡打啞謎。你直接對徽宗說明白不就行了嗎?——「皇上老哥,您這樣下去可是不行的。北方的金國大軍過兩年就要南下了,您現在最好不要忙著整修艮岳公園了,趕緊整修軍備吧!」
   但他卻說了個沒頭沒尾的「赤馬紅羊」!宋徽宗是個馬馬虎虎的傢伙,一不小心聽成了吉兆也不一定。總之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仍然樂顛顛地整修他的艮岳公園。張繼先天師說了完全等於是白說,沒有絲毫的意義。
  
   應該承認,張繼先天師對宋徽宗還是有種特殊的感激之情的。徽宗皇帝前前後後,多次召見張繼先天師,創下了歷代張天師被皇帝召見之最高紀錄。召見之時,還不像其他皇帝那麼小家子氣,宋徽宗的出手也是相當大方的。
   在名義上,宋徽宗先是封張繼先先生為「碧虛大夫」,當時張天師推說自己年紀尚小,不要。——估計他是不喜歡「大夫」這個官號。幾年後,宋徽宗又封張繼先先生為「虛靜先生」,這一次張天師接受了。歷代張天師多有「先生」之號,張繼先也不想壞了這個行情。
   在實質上,宋徽宗給了張繼先先生一個崑山玉刻的「陽賓士都功印」。這塊印其實早在宋真宗時就已經刻好了,只是找不到配得上它的主人。宋徽宗堅決認為,張繼先天師是當之無愧的佩戴者
   這還只是一件小事。宋徽宗富有天下,有的是銀子,當下「賜緡錢修龍虎山上清宮,撥步口庄五萬以飯其眾」。又是撥款修房子,又是分田地給張天師養家糊口。張家祖祖輩輩,雖然名氣歷來都是很大的。但張魯之後,哪一代人曾經如此闊氣過?「撥步口庄五萬」是個什麼概念?當年的萬戶侯,也不過如此而已。徽宗皇帝對待張天師,對待道教,那簡直是沒得說的!
   ——如果他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百姓,那該多好!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大舉入寇。金兀朮幹得遠遠比以前的西夏、遼國等出色得多。沒費多少功夫,便渡過了黃河,兵臨汴梁城下。
   京師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宋徽宗手足無措之下,使出了最後一計:鴕鳥鑽沙計。他匆忙下了道「罪己詔」,然後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宋欽宗。以為這樣一來,就不關自己的事了。
   但金兀朮的看法明顯和他不一樣,照樣揮兵猛攻不已。關於宋朝的軍隊,慶曆年間的名臣富弼早就有了個很精確的評語:將不知兵,兵不習戰。這樣的軍隊,在金兵兇猛的狼牙棒下面,最多只有逃命的份兒。
  
   無奈之下,宋徽宗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請神仙幫忙。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個叫郭京的道士,自稱會「六丁六甲法」,可以請來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神兵,「生擒金二帥」。宋徽宗、欽宗急病亂投醫,把部隊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這位道士。可以想象的是,就在他們宣布這一命令的那一刻,汴梁城中的全體軍民的最後一點希望和信心,瞬間便宣告完全破滅了。
  
   金兵發起總攻的那一天,郭京一身盛裝,裝模作樣地在城牆上作法。他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打開城門,所有的將士統統衝上去迎敵!不要怕,自有神兵神將在後面幫忙。——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宋軍死傷狼藉,金兵長驅直入。郭京見勢不妙,推說要下城作法,領著一群道士、流氓無賴逃之夭夭。
   如果要說郭京這傢伙有什麼法術的話,我看應該是「土遁術」。一下子就跑得無影無蹤,比兔子溜得還快!
  
   「金兵登城,眾皆披靡」,宋徽宗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只得乖乖地當了俘虜。被俘之時,他仍然身穿紫道袍,頭戴逍遙巾,保持著道士的裝束。——就算是到了這個地步,他還是沒有絲毫的醒悟!作為一國之君,宋徽宗也許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工作範圍和職責。

         一面青銅鏡,重景蒼玉山。
   恍然夜船發,移跡洞天間。
   寶殿香雲合,無人萬象閑。
   西山紅日下,煙雨若潛潛。
   ——張繼先
  
   宋欽宗靖康二年丁未(公元一一二七年),紅羊之年。金兵大舉入寇,已經卸下皇權的宋徽宗,這才想起張繼先天師當年所說的「赤馬紅羊之厄」,連忙下詔書至龍虎山,召張繼先先生火速入京。
   張繼先先生奉詔北上,晝夜兼程趕到了江蘇省的泗州。在一個無人的夜晚,他獨自燈下靜坐,命筆寫下了本章開頭的那一首頌詩。然後,端坐椅中而悄然而逝,享年僅三十六歲。在他死後不久,從北方傳來了驚人的消息:京師失陷!
   眾人掐指一算:奇了!失陷的那天,不正是張繼先天師屍解飛升的日子嗎?
  
   歷史上,從來沒有所謂的世外高人、神仙道士可以拯救一個垂危的王朝的。從這一點來說,張繼先先生死得真是恰到好處。既保留了他自己的名節,也給天師道留下了一條後路。如果他真的像《水滸傳》說的那樣,會騰雲駕霧;或者恰好有一匹像關公的赤兔馬一般威猛的坐騎,日行千里,一鼓作氣跑到了岌岌可危的汴梁城下,那事情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自然的,一旦張繼先先生趕到了京城,皇帝一定會請他上城做法。如果他所有的神通都僅僅是「傳說中」的,那麼,下場將和郭京沒有兩樣:淪為一個千古遭人唾罵的禍國妖道。和郭京不同的是,那小子是一個人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張天師是拖家帶口的家長。龍虎山上,還有上千號人張著嘴巴,等著吃飯。另外,天師道千百年來的光榮家世,總不能到他張繼先的手上,就狼狽地終結了吧?
  
   但,如果張繼先天師一身呼風喚雨、遣將降妖的法力都是真的,情況又會怎麼樣呢?
   人人都想做神仙,卻都沒有想到,神仙們也有神仙的難處。就像過去做盜賊一樣,本來以為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自由職業,入行后才發現,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江湖規則。如果不遵守的話,便會被人瞧不起,甚至會掉了腦袋。當神仙也是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行規限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不得違反「天意」!例如,「天意」要北宋完蛋,你張天師如果橫著硬要插一手,——對不起!您已經違反了「天意」了,小心廢了你全身的功力,外加打落一十八層地獄,替閻王老爺挖煤!
   ——千百年來,人間發生了無數慘絕人寰的災難,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神佛願意慷慨出手,這種「天意「,或者說「劫數」、「原罪」、「宿命」等等說法,應該是他們最好的借口吧?
  
   所以張繼先天師當時的情況極為尷尬,只好寫了一首朦朧詩,然後一死了事。當人處在這種極端兩難的境地之時,一死了之,大概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吧?下次有人問你:當老媽和老婆掉同時落水 ,只能救一個,您該救誰?最好的答案是:我自個跳下去淹死算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自娛 2012-5-22 18:19
當年那場辯論,喇嘛教僧人八思巴年方23歲,據說是被來自克什米爾的那摩國師破例推薦,才可以參加的。但就是這個年輕僧人,在辯論中步步緊逼,把全真道的辯手們逼到了牆角。
  
   一開始時,雙方辯論的是理論上的問題,如果全都寫出來,大家都會被悶死。不過,從那個階段開始,道士方面就有些招架不住了。我們都知道,道教在理論上的鑽研比較粗糙,實在蒙不過去的時候,就用玄而又玄的語言來搪塞。所以後人拿到一本道經,常常看得莫明其妙。普通的讀者,便會打心眼裡佩服!心想如果看明白了裡面的話,估計離成仙也不遠了。但佛教的僧人,尤其是喇嘛僧,從小就得受嚴格的經學訓練。一見到那些深奧得變態的語言,簡直比見到如來佛祖還開心!經他們仔細一推敲一分析,那本《老子化胡經》就變得像面篩子一樣,左看右看都是漏洞。
   據史書記載,道士當時或「無答」,或「不曾聞得」,或「不敢持論」。最後,他們被逼得沒有辦法,便像和劉三姐對歌的秀才一樣,左拿一本書,右摸一本經出來,不停地引經據典。企圖採取渾水摸魚的戰術,亂拳打倒老師傅。
  
   也是忙中出錯,他們最後一次舉起來的書本,居然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史記》。八思巴抓住機會,展開了絕地攻擊!他問道:「汝《史記》有化胡之說否?」
   道士們老老實實地回答:「沒有。」
   八思巴又問:「你們那位李耳先生所寫的經書是叫什麼?」
   道士們又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德經》。」
   「除了《道德經》之外,李耳先生還寫了什麼別的經書沒有呢?」
   道士們不敢亂說,只好再次回答,「沒有!」
   八思巴緊接著追問:「《道德經》中,老子有提到過半點有關自己化胡的事情嗎?」
   「……沒有……」
   八思巴打出了他的最後一記拳頭:「最有權威的歷史書籍《史記》中,沒有說過化胡這麼一回事;你們李老君自己寫的書裡面,也是連個影子都沒有提。——其為偽妄明矣!」
   書中記載,辯論到了這裡,「道者辭屈」。總裁判尚書姚樞站起身來,當眾宣布:「道者負矣!」
  
   在場的道士們臉色慘然,僧人拉拉隊則是一片歡呼。但事情還沒有完,忽必烈在旁邊幸災樂禍地樂了半天後,覺得還不過癮。便一擺手,說了聲「且慢」。然後回頭對道士們說,你們平時常常當眾誇口,說只要你們持咒,就可以「入火不燒,或白日上升,或攝人返魂,或驅妖斷鬼,或服氣不老,或固精久視。」——今天天氣好,大夥兒都在。俺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當眾表演一下。如果真的可以做得到,沒有問題!俺照樣判你們贏,如何?
   表演什麼呢?「服氣不老」和「白日上升」耗時太久;「固精久視」呢,又怕在場的女同胞看起來不好意思;「攝人返魂」技術上太難,您至少得找個新鮮的死人吧?「驅妖斷鬼」也不好,一是現場沒有妖或鬼敢跑出來,二是可能會嚇著小孩子……
   這麼辦吧!——來人啦,給我燒一大堆火。多添幾塊木柴,燒旺一點。讓俺們一起,欣賞道長們表演「入火不燒」!
  
   類似的故事在唐朝時候曾經上演過,當時唐太宗喜歡道教,就把佛教領袖法琳和尚關起來,說:「你們和尚不是吹噓說,只要一念觀音菩薩,刀槍碰倒你們的光頭都會折斷么?這麼辦吧,我關你小子七天,讓你念個痛快。七天之後,我再用刀砍你的禿頭,看你們的觀音菩薩會不會來救你!」
   七天之後,唐太宗獰笑著把法琳提了出來,刀擱在脖子上,問:「你的觀音菩薩為什麼不來救你呀?是不是你沒有念夠呢?」
   哪知道法琳神色不動地說,「我一句觀音菩薩都沒有念,我念的是陛下您的名號。」
   唐太宗詫異地說,「念我有什麼用?我又聽不到。」
   法琳從容地回答:「從陛下的豐功偉績來看,已經具備了觀音的品德和才能。陛下就是觀音,觀音就是陛下。」
  
   不用說,唐太宗聽了是嘴都樂得合不攏。法琳和尚利用他腦袋的小部分——嘴巴,挽救了腦袋的其它部分。二戰時期,美國的巴頓將軍有一句名言:「快,去搶救有口才的人!」可見,口才在要命的緊急關頭,是多麼的重要啊!
  
   道教里也有不少口才好的人,例如前文提到的張繼先天師,他回答宋徽宗的話,就堪稱口才的經典之作。可惜的是,這些人才一個都沒有出現在元朝的白雲觀里。參加辯論的道士們,看著面前這堆熊熊烈火,一個個都傻了眼!
   如果你沒有真本事的話,最好能夠有幾分小聰明;如果連那幾分小聰明都沒有,那就只好表現你最後的優點了——誠實!
   道士們老老實實地承認:不會。不敢跳進去。跳進去要燒死。道書上說的都是假的。
  
   道士們這麼老實,倒出乎忽必烈的意料之外。本來他是想藉機發發脾氣,砍掉幾顆雜毛老道的人頭,看來是不可能的了。
   忽必烈多少有些掃興,他宣布,將全真道的十七個主辯道士,押送龍光寺,落髮出家為僧。將他們道冠、道服掛在長竿之上,讓遠近民眾知曉。《老君八十一化圖》等偽經及雕板,統統燒毀;相關碑刻和塑畫之像,予以清除。
   正因為如此,後來《老子化胡經》這本書,便在世間絕跡了幾百年。人們再次發現它的時候,是在敦煌的一個洞窟里。至於《化胡經》衍生出來的《八十一化圖》,卻是好好地保留了下來。
   不過,保留的地方比較幽默——它是被保留在佛家的書籍里。和尚們贏了這次的辯論,心裡一高興,便詳細地記載下來了辯論的過程和論題。他們做事追求精益求精,便耐心地一條一條地列出「八十一化」的原文,然後一一給與批駁。後世的學者們,便以這種奇怪的方式,讀到了「八十一化」的原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