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購房血淚史
對於購房,鍾炎榮並不陌生,他曾經買過一套自住房。購房的程序包括:1、去銀行去做pre-approve,看能借多少錢;2、看房; 3、下offer;4、對方接受offer;5、去銀行去做final-approve,也就是貸款; 6、給新房上保險;7、找律師,律師會聯繫購房人的地產經紀,保險公司,向他們要有關的文件;8、成交。因為當時買房和租店面,鍾炎榮和一家當地的房產中介關係不錯。房產中介名為:BRIDGELINK REAL ESTATE CO,成立於1930年,負責人名叫HENRY。
因為以前有買房和租店鋪的經驗,加之買自住樓時比較順利,鍾炎榮是輕鬆上陣的。但是畢竟買商業店鋪和住宅的情況完全不同,在商業區,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和利潤,只要能賺錢,誰也犯不著理會誰。而在住宅區,追求的是生活,講究的是同類而居,是生活品味和社會地位的具體表現。正如英國的上流社會,不是你有錢就可以進去的!所以鍾炎榮從來沒有想到作為一個外國人,在英國投資房產居然會遇到如此多的坎坷和冷眼。
英國是一個多種族構成的多元化國家。雖然英國一貫標榜政治民主自由、社會平等、法律公正,但是在60年代的英國,作為少數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歧視。經濟上不能同工同酬、政治上待遇不平、生活上倍受排斥。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英國的分區而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英國許多城市的居住區除了以經濟地位劃分外,還以種族、民族、祖籍來劃分。英國的大城市多有所謂的「唐人街」、「地中海區」、「義大利人區」、「墨西哥區」、「波蘭人區」、「黑人區」、「拉丁區」、「穆斯林區」等。每區自成系統,建築形式民族風格化,建有自己民族的廟宇、教堂、飯館、店鋪、社團,甚至學校。既有他們的福利互濟組織,也有自己的黑社會及幫派集團。他們各自的風俗、習慣、宗教、語言、傳統和利益把他們聯繫在和捆綁在一起。雖然對內可以聯繫感情、協調關係和相互幫助,對外可以共同防範和護衛,還可以為自己民族的語言及文化得以在異國保持和延續起了保障作用。但是從長遠看,它助長了英國的種族隔離,影響了少數民族融人主流社會的進程。
鍾炎榮在肯辛頓看中了幾套公寓,但是一些大樓管理處的人員一看到他是黃種人,就冷冰冰地說:「Sold Out」,雖然樓的牆面上還掛著大大的「ON SALE」。通過中介,鍾炎榮看中了在海德公園附近的一棟TOWNHOUSE。鍾炎榮一看到這棟房子就超級喜歡,兩層樓,一樓是車庫、大廳和廚房,二樓有三個房間,其中的MASTER ROOM到了傍晚可以看到美麗的夕陽。地下室寬敞,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還有一個很大的花園,夏天的傍晚學生們可以在那裡乘涼聊天,秋天的假日可以BBQ,太好不過了!而且那個小區非常安全平和,據說是倫敦市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一個小區,當然房價不低,但是租金也相對高。可是在將要成交之計,房產公司老闆HENRY通知鍾炎榮到辦公室來一趟。HENRY很遺憾地告知鍾炎榮,中國人在那裡買房引起了整個小區的轟動,小區里的居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有良好工作的專業白人,他們容忍不了小區中出現一張不同顏色的面孔,於是就集體寫信對HENRY,威脅到如果HENRY幫忙那個中國人買下那棟房子,他們以後就再也不會同HENRY的公司有任何的業務往來。HENRY無可奈何地攤開雙手,滿懷歉意地對鍾炎榮說:「真的對不起,請你理解我的難處。他們中有不少人是我的老客戶,而且他們是本地人,一傳十、十傳百,以後就不會於再有人來找我買賣房子了。」
鍾炎榮充滿了無限悲哀,他心情沉重地離開了。但是,鍾炎榮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的人,只要有一個目標,他都一定會去實現它。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奔波和尋找,鍾炎榮終於買下了兩套公寓和一棟鎮屋。一天,鍾炎榮、志新和工友們正在裝修鎮屋裡的衛生間,弄出了較大的聲響,想不到隔壁鄰居老太太居然來敲門,說影響到了她的休息,可是那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在後來將近一個月的裝修日子裡,只要有些噪音,無論何時,老太太都會不請自來,弄得大家都很沒趣。更讓人難以難受的是,裝修完畢的那天,鍾炎榮將一些廢料放在家門口,準備下午拉走。大家正坐在客廳里一起吃飯聊天慶祝時,老太太來敲門了。她指著那堆廢料質問說:「為什麼不把這麼難看的東西搬走? 放在這裡影響了整個小區的區容區貌。」聽完炎榮的解釋后,她覺得很沒面子,於是嘴裡嘟嘟囔囔地說:「你們為什麼要來我的小區?為什麼要來我的國家?為什麼不滾回中國?」氣得鍾炎榮和志新咬牙切齒,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她。於是,好好的慶祝會變成了控拆會。
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正逢二戰後出身的人群(被叫做「嬰兒潮」)長大成人,這是英國人口爆炸的產物,是人口組成中一個比例很大的人群。他們到了就讀、立業、成家的年齡,需要大量的出租房子住。鍾炎榮的出租房供不應求,是典型的賣房市場。他趁勝前進,又買進了好幾套。
不久后,政府頒布了有關稅收政策法案,使得擁有公寓出租不動產在稅收方面有很多好處,導致大家買公寓買瘋,價格如雨後的春筍節節高,從而造成了二次大戰後第一次房地產市場高峰。
如萍對房地產很感興趣,為此,她還參加了房地產課程的學習,給父親的生意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成為父親房地產業務的有力助手。靠著房屋出租的豐厚收入和房價上漲的差價,鍾炎榮的公司掙得盆滿缽盈。他們又將觸角伸到了土地領域。
一天,鍾炎榮收完租金回家,剛進家門,看到孫女在傷心地哭泣,他連忙走過去,也假裝難過地問:「怎麼了?誰欺負我家的小寶貝了?」
愛瑪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Grandpa, I am not a Chinese, I am a British. Right?」
鍾炎榮掏出手帕,擦著愛瑪臉上的淚,回答道:「你是英國人,也是中國人。」
如萍一把將手帕丟開,哭著喊道:「 I hate to be a Chinese. I hate!」
「Babe, what happened?」 鍾炎榮忙問。
愛瑪陸陸續續地陳述道,今天她去學校參加舞蹈排練,這個舞蹈是準備參加全倫敦小學生舞蹈大賽的。愛瑪繼承了母親的藝術基因,具有很高的舞蹈天份,也是學校舞蹈隊的頂樑柱。可是今天老師告知她,學校決定讓另一白人同學代替她去參加比賽。那個同學的舞姿和水平都比不上如萍。這太出乎如萍的意料了,於是她就大膽地質問老師,老師很為難地回答:這是學校的規定,也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名次,因為所有的裁判員都是白人,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白人小孩會更出色,也會給更高分。
聯想到自己這些年的遭遇,鍾炎榮太能夠理解愛瑪現在的感受了。但是他是長輩,他必須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他捧起愛瑪的臉,輕輕地說:「寶貝別哭,在外公眼中,你永遠、永遠都是最棒的!我們的目標不是這一次舞蹈比賽,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英最優秀的舞蹈演員,外公會永遠支持、資助你!」
這件事情給了鍾炎榮很大的觸動,雖然全家人一直都保持著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傳統,甚至在家講的都是漢語,但是生活在一個別人的國家,周圍接觸到的全是西人,耳濡目染是必然的。我們不能夠改變別人的觀念和想法,但是我們不論如何不應該為自己的種族和面孔而自卑!如萍出生成長時,鍾炎榮夫婦忙著為生存、生意和社團的事情奔波,沒有太多的時間考慮到子女教育的問題,讓如萍走了一大段彎路。現在愛瑪正在不斷長大,自己也有了不少空閑時間,應該多花時間在培養孩子上,為孩子多尋找機會,讓她這更多地了解自己民族的燦爛文化,她才會對自己的民族有認可感,才會有信心!
他打了個電話給志新,志新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志新的小兒子正在上高中,在學校里也有相似的經歷。於是,他們就商量著在社團里增加了一個周末中文班和漢文化班,主要是教育華人孩子中文和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個班得到了很多家長們的歡迎,也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交友玩樂的機會。
轉眼間到了70年代中,英國的房地產市場崩盤,並帶來了自1930年經濟蕭條之後的最大的金融危機。鍾炎榮的財產不但縮少了50%,而且由於失業率增加、收入銳減,租戶們無法交租的情況時有發生。
鍾榮炎的經濟也陷入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