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英倫血跡(5)

作者:麥燕萍  於 2012-11-22 10: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27評論

關鍵詞:, 台灣小吃, 江湖, 麵食

英倫血跡(5)

 

五、百業待興

在粵菜一統江湖、全面圍剿的情況下,鍾炎榮繼續堅持他的以麵食、湯和餅為主台灣小吃路線。當然,他也針對洋人的口味做了些調整,增加了培根法式麵包、沙拉和三明治等品種。由於口味得當、品味多樣,吸引了不少附近的上班族來吃早點和中午飯。 
 
小吃店的隔壁是一家糖煙酒小賣部,白人老闆JOHN因年紀已大想退休,就打算將店轉讓出去。剛搬來時,鍾炎榮看到JOHN年老體弱,一個人經營這間小賣部不容易,就經常幫他幹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而JOHN到小吃店就餐,鍾炎榮也盡量給他優惠。當鍾炎榮得知店要轉賣的消息時,就想將小賣部收購下來,以擴大小吃店的面積。老鄰居要買,JOHN當然樂意,就以較低的價格將店轉賣了鍾炎榮。
 
面積增加了將近一倍半,小吃店也就變成了小餐廳。鍾炎榮對它進行了全面的裝修,根據外國人喜歡喝酒的習慣,增加了一個小吧台,廚房和吃飯廳用玻璃隔開,這樣食客可以看到廚房裡工作的操作,顯得透明又清潔。餐廳牆面採用了淺黃色的色調,因為黃色可以刺激人的食慾,也使菜肴看起來非常新鮮。內部裝修明亮又不失溫馨,很有古典氣質,增面上還掛著中國的山水墨畫,極好地融入了中國的元素。這些都多虧了船友志新的建議,志新到了英國后,跟隨姑丈進入了裝修行業,幾年的磨練,不但成為了姑丈的有力助手,對裝修的品味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對內管理,鍾炎榮也相應地做了轉變。新增加了兩個廚房員工和兩個服務員,廚房工作人員和樓面服務員都要求穿制服,徐太太主要負責收銀。從小吃店到餐館的轉型,菜的品種和份量是完全不一樣的。由於台灣島內炎熱,台灣菜傾向自然原味,調料不求繁複,「清、淡、鮮、醇」便成了台灣菜烹調的重點。加之台灣環海,海資源豐富,滋味本就鮮美的海鮮,不需太多繁複的佐料及烹調,就已是美味無比,所以台灣菜一向以烹煮海鮮而聞名,又受到日本料理的熏陶,台灣菜更發展出了海味之冷食或生吃。而台灣菜還有「湯湯水水」之稱,可湯可菜的羹湯菜不在少數,比如「西鹵白菜」、「花生腳蹄湯」等。餐廳不但增加很多台灣傳統的美味佳肴,比如台灣滷肉飯,三杯雞等。中餐館入鄉隨俗,確立了三道菜用餐模式,即頭盤、正餐和甜品,以適應英國人的口味和消費水平。 

為了減少成本,很多中餐館業主根本就不在乎肉類產品的保質期,他們認為肉放在冷藏櫃里,過了保持期也沒有關係,反正客人不會知道。甚至有些業主將肉類產品拿出來解凍后,又放回冷藏櫃里重新保存,下回再拿出來用。這樣做其實是很有害的,冷凍食品(如雞、鴨、魚和各種肉類)一經解凍,再長時間存放,會因為細菌和酶的活力恢復,很快引起肉的變質,並且還能產生有毒的物質,人吃了會發生食物中毒。鍾炎榮每天晚上都會檢查冰櫃里產品的保質期,對於過期的產品,他堅決棄之不用。而他也從來不會將已經解凍的肉類產品再放回冰櫃里。在生意不好的時候,他家丟棄的肉類每天都有好幾大包。一些同行勸他道:這樣多浪費啊! 反正客人又吃不出來,也不會知曉內情,有什麼關係呢?而鍾炎榮心想:客人是不知,但是我的良心知啊!而且客人來我這裡吃飯,是信任我、幫襯我,我應該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和最優質的產品。

僅僅兩個月時間,鍾炎榮就成功地完成了台灣小吃店從內到外地向餐館的轉型,他還給這家台灣餐館起了個溫馨的名字叫「阿里山之村」。

二戰後,英國跟隨美國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以及技術革命的推動都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各行各業顯現出百業待興的狀況。英國政府及時地對經濟加強了干預,利用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加之戰後英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20世紀5060年代,英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

作為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餐飲行業,更是受益於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不難理解,餐館是飲食行業中的奢侈品,人們手頭有了錢,才有可能到餐館去享受美味,否則,還不如在家自做省錢呢?由於鍾炎榮餐館地理位置極佳,在倫敦的富人區,加上環境優雅、味道佳、份量足、服務好,食客們絡繹不絕。「阿里山之村」不但解決了上班族的中晚餐問題,更是成為朋友相聚、商人們談業務的好場所。

正此時,女兒不經意地來到了人間。女兒的誕生給鍾炎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大大地沖淡了他的鄉愁和對國內家人的憂慮。小如萍長得和媽媽一樣漂亮,活潑伶俐,鍾炎榮對這寶貝女兒溺愛有加,捧在手中怕丟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幾乎是有求必應。每天他哼著歌兒上班,下班陪著妻女享受天倫,陽光終於撒進了他的心田。

隨著台灣移民和留學生數量的增長,鍾炎榮靈機一動,在亞非學院附近開了家「阿里山之村」的分店,主要服務於台灣人,菜的品種為傳統台灣品味為主,比如台灣棺材飯、脆皮雞排、台灣蚵仔煎和珍珠奶茶等。由於味道純正,物美價廉,誠實不欺,「阿里山之村」得到了廣大海外華人們的歡迎,業務蒸蒸日上。

「阿里山之村」的成功經營不但讓鍾炎榮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開拓了他的思路。他想台灣人如此思鄉,那麼大陸人呢?於是,再接再勵,主營湖北菜系的「武漢大酒樓」在倫敦最繁華的地段PICADILLY開張大吉了,酒樓有上下兩層,內部裝修依照舊時上海灘酒店的風格,富麗堂黃。外部放著兩個大石獅子,象牌匾的正門。放的音樂是舊中國的流行歌曲,甚至女服務員穿的制服都類似中國的旗袍,互相間說著爽朗的湖北話,極具東方韻味,客人一進酒樓,時間彷彿定格在舊時的大上海。「武漢大酒樓」是當年倫敦最高檔的一家中餐館,也是PICADILLY的一道亮麗風景,更是遊客們到倫敦的必游之處。

一天下午,鍾炎榮正在餐館里忙碌著,忽然接到志新的電話,電話里,志新已泣不成聲。斷斷續續中,鍾炎榮聽明白了。因為有海外親屬和資本家的身份,在四清運動中,志新遠在中國武漢的家不但被抄被搜,而且父親被批鬥后,不堪忍受恥辱,上吊身亡了!鍾炎榮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寫了那麼多封信回家,卻從來沒收到過回復!原來大陸正陷於一片紅色狂熱中,他的家也許已經不復存在了,而父母也有可能遭遇不幸!鍾炎榮急急地說:「那我們現在就馬上回去!」「不行啊,我們現在回去肯定會被抓被批鬥,沒有活路的。」是啊,萬一自己也身遇不測,婉儀母女和媽媽怎麼辦?自己答應過徐先生要好好照顧她們的。鍾炎榮陪著志新流下了眼淚。

鍾炎榮每天呆在「武漢大酒樓」的時間越來越長,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晚上睡覺前,小如萍經常摟著媽媽問:「爸爸不愛我了嗎?為什麼總不早點回來陪我呀?」這時候,婉儀總會默默地流淚,因為只有她知道:只有在那裡,鍾炎榮才可以身臨其境地懷想父母家人,懷想他的故土,懷想他在大武漢的日子。


高興
2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7 個評論)

回復 tangremax 2012-11-22 10:59
慢慢來讀前面的。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2 11:23
tangremax: 慢慢來讀前面的。
謝謝叔!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22 11:34
越來越有看頭了~~~
回復 rongrongrong 2012-11-22 11:36
good story!!  
回復 ahsungzee 2012-11-22 11:45
讀來很親切很動人的小說。贊!~
回復 豬扒戒 2012-11-22 12:15
    great story.
回復 Giada 2012-11-22 12:33
我以前打工的台灣餐館老闆是博士出身。餐館掙錢多但很辛苦。
回復 小皮狗 2012-11-22 15:30
海外華人心繫國內的家人,那份心酸和無奈,令人唏噓。。。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6
秋天的雲: 越來越有看頭了~~~
多謝秋雲姐,比秋雲姐寫的小書故事差遠了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6
rongrongrong: good story!!   
Thank you!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7
ahsungzee: 讀來很親切很動人的小說。贊!~
多謝ZEE兄,有空跟ZEE兄去美國做選舉義工。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8
豬扒戒:      great story.
寫來無聊的。呵呵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8
Giada: 我以前打工的台灣餐館老闆是博士出身。餐館掙錢多但很辛苦。
餐館掙的都辛苦錢。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2:48
小皮狗: 海外華人心繫國內的家人,那份心酸和無奈,令人唏噓。。。
是的,謝謝善良小狗狗,我們都是感同身受。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23 08:38
麥燕萍: 多謝秋雲姐,比秋雲姐寫的小書故事差遠了
你謙虛了!你肯定比我寫得好!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09:39
秋天的雲: 你謙虛了!你肯定比我寫得好!
哪裡?秋雲姐的經歷比我豐富得多,當然內涵和感悟會比我深多了。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23 09:45
麥燕萍: 哪裡?秋雲姐的經歷比我豐富得多,當然內涵和感悟會比我深多了。
你的文筆比我好。
回復 看得開 2012-11-23 10:57
贊!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11:22
秋天的雲: 你的文筆比我好。
彼此彼此,各有各的長處啦。
回復 麥燕萍 2012-11-23 11:23
看得開: 贊!
多謝,問候姐姐,好久沒見,看來可好?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14 11: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