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
閱讀整個全會的文件,充分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此,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就可以得出全文的基本結論了。
一般理解,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表淺的意思,是在實踐中遭遇挫折,難以為繼,總結教訓,破除原來的思維定勢,進行新的探索。而真正正確的理解,就認識論層面,解放思想既要在實踐中獲得動力源泉,也要經過實踐檢驗,推動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就是在真正把握住內在規律性的前提下,破除一些似是而非的思維定勢,做成一些在原有的,包括自己和別人、前人的實踐中形成的認識下,不敢想不敢為的事情。同時,對前邊的階段中認識正確,卻由於主客觀原因,沒有堅持下來的一些結論,將其確立為進一步探索實踐的基礎,而不是簡單地對自己的歷史「徹底否定」。
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恢復了八大確定的,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概括,開始了新時期的探索。如今,在簡單的「摸著石頭過河」不足以解決問題的背景下,提出「兩個互不否定」,就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中國的改革開放,堅持了社會主義方向。相信在繼承發展前人,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思考中,將提出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就是18屆3中全會的公報和決定中,突出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一脈相承的現實指導意義的背景。需要明確,這不是停滯倒退,而是真正的直面發展,進行理論創新的宣示。
就具體方法論,中國改革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堅持試點的方式,力求在實踐中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積累足夠的經驗后,經總結形成全局性的政策,在全國推開。這就是局部突破,帶動全局的思路。這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的最成功實踐。
總之,中國的改革乃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基礎,不是對自己的實踐的否定,而是正確總結歷史,將此前在實踐中已經形成的初步的正確認識,後來沒有成為指導思想或者沒有堅持下來的,確立為新的實踐探索和理論論述的思想基礎。在這個意義上,才能真正理解新中國的兩個時期的內在一致性。毛澤東思想被繼承發揚的,不僅是活的靈魂,也包括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一些認識和經驗,包括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的認識,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持獨立自主發展,警惕、反對和平演變,以關乎國家安全和現代化建設基礎的大型重點工程為樞紐,集中力量,實現國家科學技術、工藝裝備、組織管理水平的突破性發展的思路,和平發展,積極防禦的軍事思想等。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我們的改革,就是守正創新。創新的方向,就是社會主義的豐富、完善。就經濟基礎論,就是要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總結全篇,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次全會的文件,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全面發展,形成一個基本成型的體制機制框架和理論體系,實現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理論成熟和政治成熟,迎接建黨100周年的總綱領。相信中國共產黨會在這個總綱領的規劃指引下,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不斷解放思想,穩步推進系統、協調的改革發展,全面實現守正創新的目標,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性勝利。在一片分析「商機」和「突破」的輿論熱潮中,對那些具有「天花板」、「方向盤」性質的「官話套話」,做一些深入的、辯證的、歷史的解說,應該不是廢話。
這篇近三萬字篇幅的文字,就算是拋磚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人,沉下心來,先搞一些「務虛」的事情。說到底,還是為了不要在「務實」的路上,被各種蠱惑和戲法帶到不希望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