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說 「真理越辯越明」,可有時候恰恰相反。
上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的大辯論或稱文斗,其參辯者之眾多,論戰之激烈,持續之長久,均屬史無前例,天下獨步。結果「辯」出真理來了嗎?如果說後來有些主流的共識,那也是慘痛事實教育的結果,付出了高昂的學費。
辯的初衷,是希望對方改變原有的觀點或見解。至少有兩種情形,不但絕無爭辯的必要,而且多半會你越去辯,聽眾會越糊塗。
一是你的觀點危及對方的根本利益或稱核心利益。不信,你試試跟歸真堂或跟給黑寶熊樂園題詞 「百般熊姿,一派人道」 的余秋雨先生,去辯論活熊取膽的是與非。花言巧語,張冠李戴,放大縮小,轉移命題,還有更厲害的招數。他的命根子豈能讓你動?一家拚命,花樣百出,絕對萬夫莫當!還能越辯越明?
二是對方觀點屬於花崗石類。有位大人物批評有人太頑固,會「帶著花崗岩腦袋見上帝」。如果你不幸碰到了對方腦袋的花崗石部分,趕快收聲閉嘴。勸對菩薩磕了80年頭的老太太別信菩薩?她一定會說:「啊呀,罪過,罪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辯論若是仁智交融,則近道矣,離真理就近了。若貪利而不仁,或頑固而不智,有辯的必要嗎?能辯出個真理嗎?
險些忘了,遇到開口只會罵,特別是罵髒話的,切勿還嘴,免得降低和侮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