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月呀,何事長向別時園 - 永失愛我的母親

作者:釣魚城  於 2023-9-30 02: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3評論

今天是周五,又到了掛電話的時候了,可是電話那頭無人接聽。您不再會守候在電話旁,等著兒子的電話鈴聲響起。兒子不能再給您問候請安了。
今天又是中秋。晴空上,大雁飛過,白雲悠悠,飄過藍天。可是您不能再仰望園月,咫尺天涯,與兒子共享此時了。 
一天,僅僅只差一天,昨夜,您走了,輕輕的走了,就像您悄無聲息地來到這個世界一樣。
前幾次,您摔倒又爬了起來。您很倔強,每次都要出去。要出去走走看看,颳風下雨,天陰天晴,任誰都不能阻止您融入世界的腳步。我明白,您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就想要用一步一步的腳印再一次去丈量大地。這舉措,表現出您對生命活動永恆的懷念。
畢竟九十多歲的老人了,儘管腦子清醒,但腿腳已經老邁了。今年以來,摔了兩次,一次自己跌倒在地上,歇了一會兒讓人拉起來了(感謝那些善良的好心人)。拍拍身上的塵土,居然自己走回去了。另一次,一腳踏空,摔暈過去了,不能自己起來。有人趕快告知家人,直接送去醫院,呆了兩天,回家。真是幸運,每次都是擦破點皮。您自己開玩笑說,人小骨骼小,皮實。
家裡人怕出事,不再讓您出去,把門關了。有時實在看您難受,沒法只能護送到小區的花園裡,跟您的那些八九十歲的朋友見見面,再接回家。但是不能再到您喜歡的自由市場去, 因為那裡人多擁擠。也不能再買那些時鮮的蔬菜瓜果,或聽到那熟悉的小販的吆喝聲,那對您是多大的遺憾。
您的一生,沒有進過幾次醫院,沒有做過任何手術。除了近年幾次感冒發燒,要吊鹽水,短期住院之外,跟醫院幾乎無緣。這極大地影響了從業者的創收熱情,恨不得把您從合格的病人名單中開除掉。您的無病無災,不知道是起居飲食的結果,還是遺傳基因的緣故。我只知道,您的三個兄弟姊妹,全部活到九十多歲。且都在同一年歲去世,不多不少,連您也不例外。這真有點玄乎了。唯一不同的是,從生病到離開,您沒有卧床一天。高高興興地跟世界拜拜了,去了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不帶走一絲雲彩。
本以為跟前幾次一樣,這次您仍舊只是作一個不合格的病人, 僅僅是在醫院作短暫逗留,過兩天還要接您回家。
可是這次是永別,您依舊不願麻煩醫生,乾脆一走了之, 不拖泥帶水。不會再回來了。
您走得那麼匆忙,以至於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據說,昨天晚上,您還在跟大家一起吃晚飯,一樣的站坐,走動,上洗手間,沒有任何疼痛和不舒服的癥狀。八點鐘吃完晚飯,大兒子說要出去散散步,就放心地離開了。可是一會兒您說,感到不舒服。兒媳馬上打電話叫急救車,送到醫院,人還清醒,但不能說話了。幾個小時后,就平安地去世了。沒有一點痛苦掙扎的過程。前後不到六個小時。這真是奇迹。有人說這是上天所賜的大福,對老人家,和對她所關愛的家人。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太突然,別說在您生命垂危的時候,能夠守候在您的身旁,連向您道別的一絲機會都沒有給。這使人心痛。但這就是您告別人世的方式,無人可以說三道四。
唯有我知道,這既是天意,也體現了您一貫的為人。不想給人添麻煩,不想成為眾人注目的中心。在人群中,您總是悄悄地掩藏著自己, 把自己變得虛無,幾近無人發現您的存在。這跟人世間,舞台上那些爭著表現,拚命地刷存在感的人相比,您實在太缺乏博人眼球的演技,樸實得近乎平庸。
丈夫在時,丈夫是您的支柱, 是您的天。您倆結婚整整六十載, 一個甲子啊, 不容易。丈夫不在了,家人和兒孫就是您生命的寄託和延續。唯獨在您的意識里,心目中,沒有您自己。您覺得自己最不重要。這不是字面上說的,這是您用一生來寫的。
記得一個事情。那時每個家庭都貧苦。小孩過生,得到一個煮雞蛋就是生日禮物了。做兒子的很懺愧,居然不知道您的生日具體是那一天, 而您是家裡當仁不讓的女主人。您總說您記的是舊曆,每年的新曆日子不一樣,不好記,就不要記了。您不想為自己的事去花費哪怕一個銅板,因為那樣當月就會捉襟見肘。就這樣十八,九年就過去了,後來我離家上學去了,不再提及。
所以我從小到大,不記得什麼時候為您辦過生日聚會。後來能每年為您舉辦生日聚會,還得感謝您摯愛的孫女。每年她都記得為您張樂操辦或大或小的生日晚宴,就像給小朋友們過生日一樣,給您唱「祝你生日快樂」歌,其樂融融。我以為,老來享福,比年輕時享福,可能對您更為尊貴。在您滿九十大壽的時候,我們一家也匆匆忙忙,不遠萬里,從四面八方趕了回來。結果還是錯過了日期,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哪天。但總算為您辦了一個稍遲的生日會。
像那個時代過來的那一代人一樣,您一生節儉,精打細算,從結婚成家那一天起,就把所有的精力和無窮的能量全部貢獻了出來,去操持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讓全家老小不致饑寒,不致生瘡害病,不遭無妄之災。上有老, 下有小,為了給這個家一個遮風擋雨的棲息之地,有時您真是恨不得把一個銅板扳成兩個來用。就像人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這種長時期的,經年累月的在貧困線上的掙扎經歷,不可避免地在人的心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過了幾十年,日子好過了,你依舊是那麼節省,讓他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覺得怎麼不與時俱進?以我看來,如果有人不理解,不妨去讀讀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
作為那時在您身邊跟您最親近的小兒子,我能體諒您每時每刻身上所承受的壓力和焦頭爛額。經常晚上都能看到您在昏暗的白熾燈下,在家務賬本上記下當日的支出,思索著怎麼去彌補月末的虧空。您除了每天要上八小時的班,回到家裡,生火做飯,洗漿補鏈,腌鹹菜,熏臘肉,作香腸,做煤餅,推湯圓,有什麼幹什麼。為了一家大小超十二口人的生計,得讓每天都有菜端上桌,哪怕是清湯寡水和酸蘿蔔,都要去餵飽那群嗷嗷待哺,永遠喊餓的小狼。我記得在1960-70年代, 我們的早飯是白開水泡隔夜冷飯。就著四川泡菜,吃完去上學。很顯然,肚子里是沒有一丁點油水的,因此那時我們都是面黃肌瘦,血管里乾淨得像透析過的一樣。八十年代到了上海,了解到上海一般老百姓居然也有同樣的奢好 - 白開水泡飯,感到一下把自己的檔次提到了洋涇浜的高度,以前羞於出口的窮酸事,怎麼也讓人著實膨脹了一個時辰。
那時的我,望著您的勞作,真的不知道這麼一個瘦弱纖細的身軀里,怎麼能爆發出那麼強大的愛,一種雞護雛,牛護犢般的捨身忘我,求生之能。當然,您所做唯有為他人,卻從不為自己,從不。
我兒時的家是一個大家,四世同堂。在五六十年代,僅靠您倆那點微薄的薪水,維持那個家實在是不容易。依著您的犧牲, 二十幾歲,您就被套上了轅去拉那沉重的車。拉不動也要拉。從1956年起,儘管您已結婚生子,仍從每月二十多元的工資里,拿出六塊錢讓自己的兄弟去完成中學教育。兄弟爭氣,後來上了大學數學系,做了高級工程師。
五十年代中期,一家親戚家有不幸,兩個小孩,失去了母親。一個兩歲,一個一歲。是您心懷大愛,在自己已經擁擠的家裡,給了他們遮風擋雨的一席之地,給了他們有人管,有人愛的家庭生活。六十年代初,災荒年深重的時期,您再一次接納了另一個失去了母親的親戚的孩子,讓他把這裡當成了家。直到現在,他依舊把您的家當成他的家,把您當成他的母親。隔三岔五,要來看您。哪怕是去了加拿大,總也要打電話,問寒問暖。可見人心向背,不在於高言大語,瓦釜雷鳴。
這種開門迎客的奇怪的家庭生活方式,對我家來說已經成了一個傳統,一種不可去除的習慣。直到八九十年代,我們都大了,都離家了,您們仍就把那些過得不那麼好的家裡的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跟自己同吃同住,多年不斷。
當歲月漸漸老去,您們不能再獨立生活,萬不得已,被孫女逼著搬到了兒子媳婦那裡。母親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矮,越來越需要人的疼愛和呵護。有時回到中國看到您日漸蒼老的容顏,心疼得恨不得一把把您背在自己的背上,讓兒子背著您去上街逛店,一家一家地走,給您買您平常想買又捨不得買的物件。兒子有滿足您願望的能力。可是您 不要,反過來還記著遠在天邊的孫兒孫女,給他們買這樣那樣。這就是您,我親愛的母親。
您對於我,養育之恩,恩重如山。在我的心裡,我的情感世界,您在,家就在;您駕鶴西去,哪裡才是我的家?
我在想,您走的時候可曾想見遠在他鄉的兒女?從您蠕動的唇語,是否想給他們留下一言半語?
這一走,您會去哪裡?在另一個世界,去與您守候一生,相親相愛的父親聚首,重續那一個甲子的鑽石婚?
從此我們天人永隔。讓兒子到哪裡去看您?
今天月亮很亮,很園。就像詩里寫的那樣,何事長向別時園?為何月亮老是在人離別時顯得那麼園啦?

                                   


以此紀念我剛逝去的母親。


高興
1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scripting 2023-9-30 15:07
母親是家裡的那根擎天柱,柱子倒了,家也就不再是家。
回復 釣魚城 2023-9-30 20:40
s**ting: 母親是家裡的那根擎天柱,柱子倒了,家也就不再是家。
謝謝。母親在,家就在。母親離去,對我而言,一個時代結束了。
回復 Wuming123 2023-10-2 00:29
人生輪迴,本來就是這個樣!如果沒有財物分配問題,兄弟姐妹尚可和平相處,否則就是雞飛狗跳,怎麼分配也不會人人都滿意。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0: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