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慈欣和愛因斯坦一樣,不幹正事

作者:釣魚城  於 2019-2-15 06: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6評論

今天讀到一條消息,說的是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先生的科幻創作過程。二月十一日晚,微博網友@苔姐貼出了作家劉慈欣早前接受採訪的一段話。 劉慈欣稱,在電力系統這種行業工作,必須按時去上班,堅守崗位。在堅守崗位的時候,就可以在那裡寫作了,相當大一部分寫作時間都是在這個崗位上完成的。劉慈欣直言,「因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
                                     

緊接著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的賬號@國資小新 (不是蠟筆小新!), 出來喊話劉慈欣:劉老師,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為過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說的這種人浮於事的現象。還是改革好,企業能專心搞發展,您也能專心寫小說。如今,咱們的特高壓已經成了響噹噹的國家名片,您也成了中國科幻界的領軍人物。歡迎您常回娘家看看,再體驗一把。有點撇清嫌疑,以正視聽的味道。

劉慈欣趕緊出來澄清,說「工作時間是沒時間寫作的,想寫沒有那個時間,事情比較多,就是下了班和節假日寫。」
到此為止,雙方都還非常客氣,有一說一, 沒有砍殺,辱罵。
大家知道,科幻小說作家在中國少見,劉慈欣是其中傑出的一位。他的《三體》在國內風靡,在國際上得過大獎, 並得到同行的承認,很有影響力。這些大家都知道了,不必在這裡贅述。八九十年代生的人對他有很高的評價。我的一個年輕同事就強烈地向我推薦這部小說。有次乘飛機去加州,在機上讀了一半,沒看完。因此不敢歪批《三體》。感覺《三體》的情節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最近走紅的電影《流浪地球》是根據他另外一部小說改編的。
我對他這個人的身份,一直有著較大的興趣,開始他是誰,對讀者有點神秘感。他最初既不屬於哪個作家協會,也不是什麼大學里的學界泰斗和科學史專家,更不是IQ係數超過200 的少年班神童。他本人就是一個企業里早九晚五上班下班的職業人士。沒有聽說他有天才這樣那樣的怪癖和狂妄。跟平常人一樣,騎車上班,回家燒飯,晚上喝酒,醉了揍老婆孩子,過的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說,他的出現,跟他的大作一樣,稱得上是異軍突起。這說明了一個事情,就是只要你傾心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不管你的起點和知識開始時多麼不利,時間久了,你就是專家,你仍舊有機會在自己興趣所在的領域成就一番事業, 就像NBA金州籃球隊的斯蒂芬。庫里(Stephen Curry),那麼小的身板,幾乎沒有扣過籃(24次扣籃/574場球),沒有人看好他,但仍就成了聯盟的另類超級球星。
我個人覺得,在中國要找到一個人寫洋洋洒洒的秘聞野史,像七俠五義啊,宮廷權斗啊,深宮秘史啊,還珠格格什麼的,那種憑空扯犢子的能力,好些大師級的人物還是有的, 像金庸,姚雪垠,二月河等。畢竟國人在那種腐殖質文化土壤里埋汰,浸泡,發芽,生長,底蘊都在那裡了。有心有能力的人,一邊打麻將,一邊聽評書,回去再讀兩本仙之類的書,在床上輾轉反側一晚,多半能拼湊出點想象和情節的。
但是寫科幻,不是寫玄幻,不能一味天馬行空,像孫猴子那樣一跟斗翻出去十萬八千里,信馬由韁,只講放,不講收,不著邊際那還行?科幻是在所謂科學的基本框架下創作,寫出格了,明眼人一下看出錯誤,把作者揪出來,用大條的理論把人駁斥得體無完膚,說你是個科盲,那就沒有什麼意境了。可見一定程度的科學素養,不必深,但必須廣,是寫科幻基本的要求。這種素養不必來自於大學課堂,也不需要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生。而是靠自身不懈的日積月累,就像劉慈欣先生那樣。
很遺憾,中國這塊土壤里,從古到今,只聽說有青燈黃卷夜讀西廂,新婚夫婦同學黨章的,少有人在自己可支配的時間裡上窮碧落下黃泉,升天入地求之遍,去想一想日月星辰,潮漲潮落,天空為什麼是湛蘭的,彩虹為什麼是七色的,早上的太陽看著大而離得近,卻感覺涼快,而中午的太陽看著小而離得遠,卻令人酷熱難擋,為什麼?國內流行一種「別人理論」,其要點就是什麼事情自己不想做,就認為那是別人關心的事,與我何干,於我眼前的處境何干?
是的,這種對自然現象的興趣,對普通人而言,確是不能作為求生的手段和上達的階梯,也不能提供更加有錢的生活和在社會階層里高尚的地位。這純粹屬於興趣,僅僅是為了好玩,去打發額外的時間,和培養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黃土地上的三尺厚土,把人的好奇心埋葬;騰起的塵埃,遮掩了人們本來敏銳的眼光
如果你是一個國產電視電影迷,你可能就沒有見到過像《theory of Everything(萬物理論?)》里霍金那樣的科學家形象。一方面是在這塊土地上,本身就不曾有這樣的人出現過; 另一方面,就像前面所說,人的興趣愛好根本不在那疙瘩。以我看的很有限的國產影視的體驗,只記得一點點跟科技稍有關聯的東西。前兩年的一部有點名氣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面有個年輕人叫茅十八,也談戀愛,也賣產品,還搞點什麼GPS創新,還不算是個完全的書獃子, 但最後情節還是安排讓他死了。再有就是九十年代當紅的電視連續劇《山城棒棒軍》里的那個記憶器發明家。如此而已。這樣的劇情顯得初淺和幼稚,令人看了都會為導演感到臉紅。 一方面覺得川渝地方全民皆麻,川人戲謔道,飛機飛過成都上空,都聽得到下面一片麻將聲,可戲里人物還玩這份七八十年代向科學進軍那樣的東東,有點越的感覺。可是那些影視發達的地方拍劇,都是言情的,勾心鬥角的,人慾橫流的,錢掩腳脖子的,哪有什麼心情來搞這些。現在《流浪地球》出來了,除去那些政治上的宣傳口號,至少讓人看看有哪些難以想象的黑科技景觀。
其實宣不宣傳,造不造勢不重要,因為愛不愛好是個人的事。自己可支配的時間,你可以拿來搓麻將,打紙牌,喝酒,唱歌,談情說愛,跳廣場舞,想怎麼就怎麼著。 沒有誰能說三道四。關鍵是這則新聞里,讓人讀出了真正新聞的味道。第一,劉慈欣是用他可自己支配的時間來寫大作的;第二, 進一步講,他是用工作的時間, 在上班的地方來構思宇宙的宏大場面的。
我一直堅持認為,一個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得如何傑出,如何鶴立雞群,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是如果一個人在其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裡,能做一件事,不管是集郵,玩古董,耍魔術,觀天象,研究岐黃之術,養生之術,甚或忽悠之道,為官之道,奴才之道,不急功近利,持之以恆, 那麼功夫夠深,鐵棒肯定磨成針!此等人物必不是池中之物,等閑之輩。
其實,這條消息里的焦點是劉先生是用上班的時間做了他個人愛好的事!這是雙方有點爭議的地方。上班時候該不該做自己喜愛之事?如做了,算不算沒有職業道德,違反沒違反公司的規定,有沒有現代契約精神?大家肯定是各有見地的。
說到這,我想起另一個更加著名的人物,愛因斯坦,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的神級偶像。大家沒準都讀過一點愛因斯坦的生平故事,知道他最開始是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一位職員。就是讀專利申請書,評審專利的辦事員。當年他也就二三十歲,少年老成,一天窩在辦公室里,伏案版牘,掙薪度日,養家活口,日子過得風清雲淡。

                                   

                                                         愛因斯坦在伯爾尼

可緊接著發生的事情,則可以用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來形容。1905年,他以二十六歲的年少之姿,在一年之內,連續發表了四篇劃時代的科學論文,一下奠定了科學殿堂里的教主地位。俠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墨水在水中擴散的布朗運動,大道至簡的質能轉換公式(E = MC^2)。哪樣不是石破天驚,超凡入聖的傑作?天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我們也有過年輕,也沒有跳過自己的二十六七歲,自己那個時候在幹什麼?哪怕想過一點點這些問題?更不要說把它們解出來了!當然有些陰謀論者懷疑,愛因斯坦是不是利用評審專利的機會,截取了眾多專利申請者的發明發現,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解釋1905年那年愛因斯坦驚人的爆發力。對此在這裡嗤之以鼻,不作理會。我以為,這隻能說明愛氏確實是經歷了長時間的準備,厚積薄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怎麼做到厚積薄發?為什麼偏在他身上發,不在其他人身上發?我以為,他在伯爾尼專利辦公室的那幾年,正是他的黃金時代,是他的能量和創造力的集蓄期,成長期,在那段時間裡,既百無聊賴,又給人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人可以去回味咀嚼大學里所學的各種理論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所思所想,還有時間在辦公室里,心無旁騖,去做進一步的推導計算和驗證。正是他在辦公室有空閑的時候,深深陷入思想的深坑中不能自拔,造成靈魂深處打哈欠,掀起腦風暴 (Brainstorming) 的結果!
這成功的秘訣似乎在於,他的工作環境留給他大量的空餘時間,和一個相對孤立與世隔絕的辦公室空間;還有人發薪水,財政上沒有危機,不會為麵包牛奶發愁!從這一點,是不是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和劉慈欣兩者的工作環境有很相似之處。人說時世造英雄,看來這樣的環境就有利於他們出成就!
然而,他們似乎都是利用了工作的便利,成就了他們的各自的興趣和愛好。這樣做,確實造成了一種端著東家的碗,干著自家的事的感覺。牆裡開花,牆外香。企業和單位沒有得到好處。他們能高興嗎?能夠提倡嗎?
不能,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到處都存在著。只要不普遍,不大眾化,沒準還回饋社會以極大的豐盛!難道不是嗎?
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認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的生活,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徵和要素
* 孤立和與世隔絕;
* 良好的工作作風;
* 不介意去浪費別人的時間和金錢
他在一篇1959年未曾發表的隨想中寫道,那些偉大的,解決世上難題的創意和思想來自於哪裡?好的工作作風固然重要,但是像達摩和尚閉關修行,面壁打坐那樣的絕世孤獨也是同樣的不可或缺!因為富有創造性的人通常需要連續不斷持久工作在一件事情上。任何時候,他的頭腦不停地在把所得到的資料連來連去!其他人的存在只會妨礙創造性的運行,因為他們會為你帶入成百上千個的不好的噪音,讓你不能集中解決那些最好的問題。


然而,這還不夠。他繼續說到,富有創造力的人的最糟糕的敵人不是你是否常被他人干擾而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是心裡時不時產生的罪惡感和負疚感:他們正在浪費著不那麼聰明的人的金錢!他們可能是作為教師,專利評審員,或者小官員在領取工資,而不是被專門雇來搞創造發明的!誰敢說今天或者這輩子一定能搞出一個諾貝爾獎的發明?沒有的事!除非是北京大學的世界英才班, 瞄準著諾獎而建的。
因此人的創造性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不受干擾地連續工作;不與人相互作用;掙錢但又沒有具體的責任!
如果下一次,你的老闆逮住你正在做你自己的私活而不是填一個與工作有關的Spreadsheet報表,不要感到難堪,坦白地告訴他,這是阿西莫夫贊成了的!如果他說滾他媽的阿西莫夫!那你告訴他,不準再看阿西莫夫寫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合歸一統的「科幻聖經」, 因為它們就是作者在花工作時間干出的私活。

圖片來自網上,致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白露為霜 2019-2-16 02:13
很多電力系統的工作就是坐在那裡盯著。要是不出事就沒事。只要不耽誤處理該處理的事情,干點私活也沒啥。國內人浮於事的地方多了去了。寫寫小說總比學習「某」思想有益處。
回復 釣魚城 2019-2-16 03:31
白露為霜: 很多電力系統的工作就是坐在那裡盯著。要是不出事就沒事。只要不耽誤處理該處理的事情,干點私活也沒啥。國內人浮於事的地方多了去了。寫寫小說總比學習「某」思
同意。國內那麼多的官僚和吃皇糧的,都能養著,用同樣的錢養幾個像劉慈欣這樣的人,應該是皇糧用到正道上了。
劉先生做得好,不知怎麼走上這條路的。國內有評價(復旦一位教授)稱,劉以一己之力,硬是把中國的科幻創作一步帶到世界水平。說的是不是太誇張?
但是這是一個跡象,那就是,華人現在能時不時,不知從哪裡冒出一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物。比如這個劉先生。還有一個叫曹天元的,寫了一本《上帝擲骰子嗎》,原是香港寫字樓做會計的,二十幾歲寫出這麼一本引人入勝的科普讀物,好多研究量子物理幾十年的專家都自嘆弗如。就像京劇票友玩票,玩得比演員還好。很多中學生說,都是讀了這本書才喜歡上了物理。
回復 小MQ 2019-2-22 11:25
個人的觀點不同,認知也不同
回復 釣魚城 2019-2-23 00:15
小MQ: 個人的觀點不同,認知也不同
說的是對的。我只是講了我的看法。你肯定有你的看法。
回復 釣魚城 2019-3-2 13:49
gujun578: 淮河粉底哦
看來我的理解能力太有限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8: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