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斯人已逝-悼念布衣教授錢伯初先生

作者:釣魚城  於 2014-5-20 22: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兩日前才知道蘭州大學物理系教授錢伯初先生於4月三十日去世。心裡不勝悲痛。總想寫點什麼來弔唁。又覺得不能寫出好的東西,把錢先生的清名給蒙塵了。
找到剛被更新的詞條: 」首屆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蘭州大學資深教授錢伯初先生在過完第82個生日的第二天,因病醫治無效,長眠于堅守了60年的蘭州。錢伯初先生,1933年4月29日生,江蘇省無錫縣人。1957年支援西北建設調至蘭州大學工作,曾任物理系副主任。2003年,他獲得首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04年獲評為蘭州大學資深教授。錢伯初在國內量子力學教學領域享有盛譽,深受師生尊敬,被尊稱為'錢先生'。

五十年代北大研究生畢業被送到大西北蘭州大學。如果是其他人,也可能就此沉淪下去,一生平淡無奇。要知道,能在五十年代上研究生,那真是鳳毛麟角,人中豪傑了。然而錢先生熱愛生活,淡泊名利,興趣廣泛,才華橫溢,總能在生活的地方找到樂趣,隨遇而安。 這是懂生活,有修養的人的一個顯著的特徵。據他的學生說,此公不獨鋼琴很好(父親是舊中央大學和上海音樂學院的著名教授錢仁康, 中國第一位音樂學博士生導師),乒乓球更是厲害。曾帶領學校隊和省隊打成平手。此外還曾得過省圍棋冠軍,是圍棋業餘五段。曾見過他一人對5-6個77,78級學生大戰圍棋。另外,當年足球排球水平也很高。他的本行是量子力學。幾十年的浸淫,據說是國內的教量子力學最好的三個人之一。不獨自己的本行搞得精深博大,也能觸類旁通,舉凡幾乎物理學的每一個分支,他都有涉獵。對物理上任何一門學科都很精通。一不高興,認為教數學的老師水平不夠,直接把人家的高等數學和數學物理方法接管了,自己邊學邊教。此人就是一天縱奇才。他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他講過他鑽研學問的方法。他說在很久以前,自己對於量子力學也是不算好的,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時,人們批鬥他,讓他扶鋤而站,面壁思過。他就想: 「你們可以限制我的雙手,但是不能限制我的頭腦。」 他就是在人們的批鬥聲中,深入地思考了量子力學,從而達到對於量子力學的深入理解的。據說文革中,無課可教,就跑回上海。當時上海很亂,唯有上海圖書館空蕩蕩的,他就在這幾年裡,博覽了上海圖書館關於物理方面的幾乎所有書籍。他就是 在文化大革命中,把自己的物理水平提高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錢伯初博學多才、深思篤行,一生守望蘭大,始終如一地堅持在本科教學第一線,堅守三尺講台近60載,對學生精心教育、授業解惑。已過古稀之年的他,仍堅持每周兩天乘校車前往榆中校區,給本科生上課,風雨無阻。在蘭大讀過本科的同學幾乎沒有一個不知道他的名字。每次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評選他毫無疑問會成為第一名。這種來自於」民間「的聲望是來自於80后90後學生的首肯,顯得何等難能可貴。

錢伯初說,「我從來不覺得給本科生講課是低水平工作,它是一份非常有價值的工作,是一門藝術。我無論做什麼,都會以最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竭盡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講課更是如此。只要可以,我想在講台上講到80歲,還是講我的基礎課。」

「講課是我的主要工作,是一種責任,同時也是一種樂趣。通常我總是帶著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興高采烈地去講課。許多創新講法,往往並不是事先準備好,而是在課堂上當場發揮想出來的,是一生中激情的創造。希望同學們也能帶著激情去聽課,使思維活躍起來,聽課才有最好的效果。」這是錢先生對自己教學的評價,也是對學生們的殷切期望。先生對於治學的態度、對於生活的態度值得我們永久懷念。

錢伯初有一句名言:「我經常告誡自己,千萬不能讓量子力學在我的手上老化。」

很多教授和學生,都領略過錢先生講台上的風采。錢先生四季穿同一款式的衣服,只是冬天會多頂帽子。錢先生的課講得清晰、有條理,板書工整,「經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沒有一分鐘是浪費的」。錢先生的課堂,向來都是要提前佔座位的。去遲了,便只能坐在過道里。在蘭大物理學院,不少人都有逃課聽錢先生講課的經歷。

「坐在第一排,感覺不一樣,先生的聲音很洪亮,彷彿是在給我一個人講似的。」一位年輕老師回憶說。

錢伯初的名言是「我教書,我快樂」。「興高采烈去教課」。 一生辛勤耕耘,立身於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近六十載, 桃李遍天下。從不懈怠,從不後退, 並能自得其樂。在一個每個人都在忙於開課題,撈經費,教授愈來愈像商人,商人愈來愈像教授,一切都在向錢看的年代,能堅守做人的底線,不浮躁,平心靜氣,實屬難能可貴了。

「不買車,不置房, 不炒股,不上網」是錢先生的人生信條。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他有他自己的獨立空間,做他自己喜愛的事情。對他喜愛的事,他不但去做,而且做得精益求精,好上加好。我親眼見他一人無事攤開棋枰,一人打譜,津津樂道。據說文革中無所事事,下棋找不到對手,背一個包,裝一副棋,坐火車天南地北全國到處跑,去找高手下棋。如此痴迷,能見幾人?有一次據說與文革前中國棋壇上的四大天王之老四,也是了不得的職業高手下了一場堪稱經典的棋 那也是圍棋奇聞 -- 點空白棋贏,數子黑棋贏的一盤棋。至今讀起來,那真是匪夷所思,妙趣橫生。有性趣者,詳情可看,http://www.xici.net/d188702064.htm。

錢先生是一個真正的布衣教授。這種教授像珍稀動物,在我們日漸繁榮的故國正消失殆盡。正是他的一生的正直,真誠,精湛的學問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對職業的遵從,對學生的尊重和認真負責,贏得了幾乎所有受教於他或與他共過事的學生和同事的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這種情感不是能垂手可得的。這是他一生的努力和堅守,感動了四圍的人。作為文革后第一屆物理系學生能上他的課,實屬三生有幸。

他的學生們是這樣評價他的,
如今所謂學者,誇誇其談者,金玉其外者,追名者,逐利者,附庸者,投機者,如商如盜,無學無品。如錢先生者,浸潤於學問,淡泊於名利,潔身自好,閑雲野鶴,能有幾人?」

沒想到錢教授己去世。是位令人敬佩人格高尚的良師。能居鬧市而行如隱士。不為塵世俗名利慾所累,而汲汲於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樂。」

昨天晚上上網聚精會神聽了錢先生2小時的課,算是對錢先生的緬懷和追憶。世界上仍然有特立獨行的人,以他們的行為向世人昭示,這兒有另一種活法。他們就像明燈,讓人們不致泯滅對剛正和獨立人格的嚮往。」

「錢先生的生活非常簡樸,國家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錢先生還保持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簡樸程度,非常讓人感動。而且他不追逐名利,從沒有為了評職稱而去刻意發表論文,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都用最簡單的方法闡釋,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實在難得。」

「我們永遠懷念他。他『我教書,我快樂』的名言,不時在我們耳邊迴響。」

「我對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和教學的人有一種由衷的親切和敬佩,總感覺他們與這個熙熙攘攘的紅塵保持了一個有尊嚴的距離。」

在人們都對現今教授已變成「叫獸」,人慾橫流,教育已變得面目全非的年代,能看到仍有像錢伯初先生這樣的清流,體現一種真正的骨氣,使人欣慰,使人感懷。人世間有這樣的人,使人心裡溫暖。使人覺得還有希望。

前不久讀了一本書叫《中國布衣》, 講的是有一種人,他們無名有品,無位有尊,性格高尚,懂得自己的責任,他們是社會的脊樑。我覺得錢先生就能擔當這樣的聲名。

錢先生走了,留給後進的是他的全版76集量子力學的講課集合。

匆匆忙忙,拼拼湊湊,急草成章,還望原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