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九日是一代歌姬鄧麗君的五十九歲誕辰日,每到這個日子來臨時心裡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聽著她那悠揚、甜美的歌聲,看著她那永遠微笑的臉龐,心中隱隱約約地流淌著一種傷痛。。。。
記得還是在大二年級時,家父為了能讓我學好外文特地從一個香港人那裡買了一台磚頭式的錄音機,可就是這樣一台小小的磚頭式的錄音機在七十年代末當時的大學里已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年的暑假后一位來自廣東的同學帶來幾盤鄧麗君的歌帶,那是我們第一次聽到了鄧麗君的歌。此後為了幫同學們翻錄鄧麗君的歌,我那個小小的磚頭錄音機可成了世上「最辛苦」的錄音機了。結果英語學的倒不怎麼樣,可學會了很多鄧麗君的歌,後來父親還特意告訴我不能唱鄧麗君的歌,因為政府說她的歌是「靡靡之音」。。。
從那時起就對鄧麗君的愛就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今天她的歌已伴隨我慢慢地步入中年,她的歌還是那麼的富有深情、富有意蘊,款款詩意,永遠讓人陶醉。鄧麗君雖然走了,可她的音容笑貌卻又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她的歌聲仍然伴隨著人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撫慰。鄧麗君一生的所獲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用田文仲先生的話說就是:「鄧麗君完成了幾代人才能完成的問卷。。。」 她在當時的日本-這個世界第二大音樂市場所獲得的榮譽和成就就連日本本國的歌星都望塵莫及。一位日本的樂評人這樣說:「美國人用槍炮征服了世界,中國人也能-用鄧麗君的歌聲。」 鄧麗君一生唱盡人間悲歡離合,她自己也非常執著地找尋著真愛,可天妒紅顏,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能夠嫁人。在她的出殯祭日,生前的新歡舊愛都缺席,這真的讓人感到人間情感淡如水。鄧麗君雖然只是一介女藝人,但與眾多見風使舵藝人不同的是她對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對自由、民主信念的堅持,她雖然從沒有踏上大陸的舞台,但她在大陸人民的心中的永遠歌后的地位永遠無法被代替。用詞壇泰斗庄奴的話說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喚君 》
秋風瑟瑟伴蕭聲,彷彿妖嬈見故人;
麗人娥娜飄枝頭,君聲楚楚耳畔吟;
月朦朧,鳥朦朧,簫聲凄凄把君喚;
迎秋風,望明月,何日君能把身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