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3
秦剛在MIT最後一年的一篇關於自動控制發展方向的博士論文,被導師推薦參加1985年IEEE全球自動化年會,年會主席在會議的第一天,就把秦剛請上主席台,向大家做介紹,提議請秦剛作為IEEE本屆自動化年會共同主席,並作為第一主講人,得到主席團一致通過。會後,美國CDS公司總裁Dick
Borman找到他,只談一個問題:困擾了自動化領域二十多年的「集中控制論和分散控制論熟優孰劣之爭」,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最佳方案應該同歸於「集中監控下的網路分散控制」,只談了一個晚上,Dick認為,秦剛關於自動控制發展方向的論點正符合CDS公司發展理念,當時就給他下了聘書,聘他擔任CDS開發部Director。畢業時,在導師的力主下, MIT破格答應授予秦剛終身教授頭銜,挽留他在MIT邊任教,邊做研究指導。秦剛猶豫再三,最後還是選擇了去CDS,一則答應Dick在先,受利益驅使出爾反爾,不符合他做人的準則,二則,他認為自動化是一門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與其在象牙塔里眾星捧月般地高談闊論,不如實實在在干一兩件直接造福人類的事情。
還真應了托爾斯泰那句老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秦剛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同事們都說怎麼所有的好事都讓他一個人攤上了,無人不誇:秦剛夫婦郎才女貌,相敬如賓,夫唱婦隨,舉案齊眉。連生孩子都是先有一女,再得一子,怎一個「好」字了得。俗話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哪知一場意外,在同一天他失去了太太和兒子,從此使他學會看淡一切人間浮華。
幾年以後,作為新生的工業自動化後起之秀,CDS公司的「集中監控下的網路分散控制」理念和系統已經被理論界和實業界廣泛接受和應用,在北美的發電、配電和石油化工自動化領域,站穩了腳跟。接下來的重任,就是挑戰Simens和Honeyvell等老牌歐美自動化霸主,把新的理念和系統推向世界。秦剛也被提升為CDS公司副總裁,主管開發和工程。這次中國克拉瑪依——烏魯木齊輸油管線自動化工程向世界招標,正是CDS打開中國市場,走向世界的一個重大契機。中國的西部大開發,西氣東輸重大決策,意味著巨大的商機。Dick臨時任命秦剛兼任市場總監,全權主抓克——
烏管線項目的投標,Dick深知此項任務難度很大,CDS的國際知名度還差得很遠。世界所有公司參與重大國際投標項目,都毫無例外地是由具有多年經驗的市場或銷售總監來領軍的,但是這些人商業氣息太重,十之八九大話連篇,言過其實,客戶對這幫人向來是敬而遠之。CDS要贏得該項目,只能劍走偏鋒,唯一的可能的就是以技術取勝,以理念服人。所以要秦剛來牽頭,一則秦剛是華裔,深得中國文化精髓,二則秦剛是技術出身,又有MIT光環和IEEE招牌,是「以技術取勝,以理念服人」的最佳人選。Dick臨行前給他尚方寶劍,一切有關投標事宜可以先斬後奏,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該項目。
本項目國際招標,經過一年的第一輪投標資質審查,最後剩下三家,美國Honeyvell公司,美加聯合CDS公司,以及德國Simens公司。就在截標前的兩個月,風雲突變,Simens中國代理公司上海工程技術服務諮詢有限公司SGC的總經理江總打電話給秦剛,說,Simens公司打算退出競標,秦剛匆忙之中,立即飛赴上海,情況終於弄明白了:幾十年來由於世界各國對發展中的中國石油工業,一直看不上眼或存有偏見,很少願意進入中國市場,只有Honeyvell公司三十年前,隨著中國第一個全套引進的石油化工工廠設備,作為自動化配套設備首次進入中國,此後建立了Honeyvell(亞太)公司,後來又在天津成立了Honeyvell(中國)公司,他們在中國石化部,各大區石油管理局,甚至各個油田都建立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幾乎壟斷了90%以上中國石化自動化工程,特別是新疆石油管理局的所有採油和煉油項目,無一例外地都是Honeyvell公司的產品。Honeyvell公司在克——烏輸油管線設計之初,就滲透到石油設計各個部門,主設計師和所有自動化設計工程師,都曾經多次到Honeyvell考察培訓,又在天津,香港,新加坡多次舉辦技術交流會,結果初步設計書上的許多技術指標都是參照Honeyvell產品指標列出的。Honeyvell亞太區總裁,Honeyvell中國公司總經理尤浩之酒後吐真言說:克——烏管線項目非我莫屬,誰來都只不過是陪綁。Simens公司權衡利弊,自知雖在實力,資質上是要比Honeyvell強些,但技術上並無優勢,各方面關係上卻又相差甚遠,勝算概率不大,再者,新疆交通不便,氣候惡劣,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奪得該項目,施工起來也得不償失。因此決定退出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