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來到Edison,NJ,在一家波蘭人的花店工作。一天,一位德國老婦人看到展示在冰箱里的盆花設計,向老闆要求與設計師見面,由於我們有共同的品味,一見如故,從那以後,她總是指定要我照顧她的訂單。
1991年2月,我買了店,有一天意外地在超市裡遇見她,我告訴她,我有自己的花店了,她很為我高興。一個小時后她來到我店裡捧場,臨走還許下了諾言,「任何時候你需要幫忙,請儘管開口。」一位69歲的外國老太太主動向我伸出友誼之手,對於她的友善與仁慈,我銘記於心。同年10月的一個早晨,司機罷工,正感到無助之際,突然想到了她--艾美伊登,我向她求助,希望她能幫我找個臨時的司機,五分鐘后她來電,「一時找不到人,但高中生下午二點半就放學了……」我說不能等,因為有三件作品要求早上送貨,於是她說:「不要擔心,我半小時后就到。」果真半個小時后,她與74歲的猶太人丈夫喬伊登兩人同來,開著他們的凱迪拉克幫忙成完了那三件早上交貨的訂單,拒絕了我表達的任何酬勞而離去。這份豪情令我感動良久,儘管這些年來,我們的友誼不斷地增長,但我總覺得還是欠了筆人情債,「金錢債易償,人情債難還。」
不久后,艾美得了重感冒,喬在照顧了她一週后也感染了。於是我在上班前的清晨燉了兩鍋不同口味的雞湯放在他們的門口。當他們恢復健康后,來電邀請我去拜訪他們。他們原計劃請我去法國餐廳進晚餐,但我想夜晚天氣太冷,重感冒初愈應該待在家裡,於是我帶了三份晚餐去赴約。
喬曾經擁有兩家食品公司,儘管已退休,仍然是顧問,生活富足。一兒一女均已成家立業,兒子在麻州,遙不濟急。女兒雖在同一市鎮上,也因工作與家庭,甚感力不從心。當兩老接過我那熱騰騰的晚餐,頓時眼眶濕潤,那是一份貼心的感受,就像當年他們倆出現在我店裡,感動得我熱淚盈眶。我深信那晚他們的感受與我當年一樣的深刻。當晚的氣氛輕鬆愉快,喬回憶道:「……記得當年艾美剛從德國移民來美,由於他們姐妹都在學ESL,我教了她的姐姐而認識了她。我們一見鍾情,交往了三個月就決定結婚。一天我雙親與我一起到她家去求婚,剛坐定,我就單腳跪在她父親跟前,想用我剛向她姐姐臨時惡補學來的生硬的德語,請求她父親把艾美嫁給我,沒想到我剛一開口說: 固德曼先生…,不等我說第二句,他即用力拍我的肩膀,用很洪亮的聲音,豪放的語氣嘰裡咕嚕地說:好!好!好!我把她送給你,她是你的了,你可以帶她走了,越快越好; 好可惜我只惡補幾句求婚的話,他所講的話,我一句都沒聽懂,倒是被他的動作和語氣給嚇出一身冷汗來,被他拍了肩膀後,從原先的單腳下跪變成了雙腳跪地,一時手足無措,連我父母也楞住了。幸虧她那在客廳外偷看的姐姐跑進來恭喜我,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的求婚歷程就這麼輕易。我父母甚至懷疑到底他的女兒有何缺陷?為什麼他急於讓她出閣?幾十年來,我不曾後悔過,事實證明不是她不好,而是我很好,我的老丈人真是有眼力,英雄識英雄。艾美,你說是嗎?」艾美說道:「感謝我爹不曾為難你,否則我才真會後悔一輩子呢!」真是令人羨慕的羅曼蒂克的一對。晚餐在浪漫與融洽氣氛中結束,兩個半小時的相聚就在談笑間度過了。
當我起身準備離去時,喬對我說:「請在九月七日不要作任何安排。」我問:「有什麼事嗎?」夫婦倆齊聲說道:「是我們結婚50週年紀念日,我們邀請你來參加晚宴。時間還早得很,這只是口頭的邀請,正式的請柬等日子接近時會發給你。」我正在讚美這一樁50年如一日,不曾一刻後悔過的美滿姻緣,喬突然說道:「請等一等。」他匆匆上樓又下樓來,拿出一張泛黃的黑白結婚照片,右手拿著照片讓我看,左手摟著艾美,對著她說:「我們要邀請她參加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宴會,得先向她證明我們的婚姻是合法的。你認為呢?」風趣的話又逗得艾美開懷大笑。哇喔!幽默感加上體貼與浪漫,很有可能再來一個50年。相信他倆都願意緣定三生。
。
tea2011: 翻老,我想這是康寧玉的真實經歷,老感動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