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9 18:46:25) 梁建章
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1994年的報告《誰來養活中國》震動了中國和世界。 那麼中國人真要其他國家來養活嗎???
根據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中國每日人均卡路里攝取量為2940,而日本的該項數據為2753,韓國為3029。也就是說,我們的糧食消費水平達到東亞發達國家的水平。而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與此同時,日本的糧食自給率為在40%左右,韓國的糧食自給率更是只有25%左右,可見中國在糧食自給率方面遠遠高於其他東亞發達國家。
常有人說人均農用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要知道世界1/3的農用面積分佈在4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 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農用面積和歐洲國家差不多,且遠高於日本,韓國其他東亞國家。 而且中國的耕地多在溫暖,潮濕的南方,單位畝產相對較高,所以總的糧食產量雖然不能多得像美國,加拿大一樣大量出口,但也絕對不需像日本韓國一樣需要大量進口。
2011年,中國糧食產量是57121萬噸,而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中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那麼,做一個簡單的算術就是57121萬噸除以1370536875人約等於416.78千克。這是在理想條件下,假定中國糧食不進口也不出口、沒有用於任何其他用途只食用的狀態下,每個中國人能分到的口糧。
那麼,中國人吃得了那麼多嗎?真吃不了416.78公斤,只有215公斤左右,並且從1986年起還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也就是說,中國自產的糧食足可以供應老百姓們食用。多出來的糧食還可以用來養豬、養鴨、釀酒。或許,有人就說了,「一斤酒三斤糧」,市場上豐富的肉類、酒等都要消耗大量糧食,萬一擠佔了人的口糧怎麼辦?
很簡單啊,糧食需求高了,價格上去了,有錢賺了,自然激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多開荒或者多施肥,甚至糧食進口商也會加大進口力度,供給多了,糧價自然平抑下來。君不見,當有些專家憂心忡忡稱「中國30多個省市只有幾個糧食『富餘』」時,中國大米的零售價格才每公斤4.6元嗎?
另外,不要忽視將來農業技術進步的作用,以前沒人能夠相信中國和印度能夠做到基本糧食自給自足,但是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印度和中國都能大幅度提高了畝產,基本實現糧食自給。下圖是中國耕地,畝產和糧食產量的歷年變化。可以看出,儘管由於退耕還林等生態保護措施使得耕地面積略有減少,但是中國的糧食畝產量在大幅度提高,使得總的糧食產量還在不斷提高。沒理由認為,畝產已經達到極限,因為種子改良和推廣還是在進行時中。
近年來,東南沿海的富裕地區,年輕勞力減少,不願意從事農業勞動,很多地開始拋荒,或者改種高收益的水果和茶葉等非糧食作物。 這和現在的日本,台灣很像。 這是全球化經濟的理性選擇,一個國家沒有必要什麼東西都自己生產,而是生產自己最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用貿易來換取其他所需的產品。 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只要把這些原先種水果,茶葉,煙草和拋荒的地,復耕種糧,完全可以在短期內把原來95%的自給率提高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