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當今國人偏執暴虐浮躁的思維陋習的深層次剖析!轉載

作者:了妄唯真  於 2011-8-20 11: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8評論

看到當今中國社會上的種種奇聞怪事,以及對自己思想惡習思維慣性的不停反思,感受到一些實質性的東西,想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在國內天涯、貓眼上發帖看帖時,發現一個有趣現象,捫心自問,自己有時也多少有這樣的慣性思維——就是很多人在寫文章和回帖時的不求甚解、缺乏思考、思想 霸道(簡單二元思維——非對即錯)、缺乏耐性、和對別人的指責的本能反感,更有些性子急和口德差的就會髒話攻擊於謾罵了。粗略統計了一下,大約三成多是粗 暴地髒話謾罵、三成多是加強帶棒地惡意攻擊、兩成多是灌水兼廣告、一成多是打醬油、只有不到一成是真正理性平和有思考的帖。
認真反思,溯本求源,發現所有這些性格的問題均來源於我們的社會的基本組成部分——家庭教育。若說到教育,一般都認為是社會、學校、和家庭三部分共同。但 實際上最根本就是家庭,幾乎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屬於或曾經屬於一個家庭。這個「家庭」的概念實際上是以佔主導地位的狹義小家庭為主,廣義的是指一個特 殊意義的集體,例如孤兒院等。正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問題,才導致了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種種問題。

首先先說不求甚解和缺乏思考這兩項。本人小時候無論是在家還是上學,都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通訊系統——網路,所以信息比較匱乏,只是家長說的、長輩們、老 師、同學、朋友們說的,極少接觸到的一些報刊讀物上的內容。小孩子都喜歡問問題,開始我們問時,家長們或者老師們還算有耐心地回答一些。但當你的問題他們 也很難回答或者他們心煩時,就會很粗暴地打斷、或者損孩子幾句、或者乾脆就說「事情就該是這樣,你哪那麼多問題呀?」因為老師們和家長們也很少知道如何去 尋找答案,所以只能霸道式強迫孩子接受,也是因為他們也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孩子們雖然委屈,因為不明就裡,雖然存疑,久而久之,也形成了這種霸道式的思 維方式,也就不再去多想了——「事情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對的,與之不符或相悖就是不對。」久而久之這種霸道的思想模式就習慣成自然地植入了國人頭腦中。至 於為什麼對、為什麼不對,到底哪個是對的,也就不去深究了。而且這種簡單二元化的教育也剪接地導致了國人思維的偏執性。比如說現在比較多的「五毛黨」和 「西奴」,如果寫了「攻擊」某一方的文章就是站在對立面上,也不仔細研究寫文章的人深層的思想是什麼,用比較正式的詞兒——就是缺乏客觀看問題的態度,而 是帶有濃郁感情色彩先入為主的情緒在看別人的文章和聽別人說話。其實,這種思維的根源就是「以我為中心」。因為衝突了「我」的思想,所以感覺到氣憤和受 傷,之後就帶有強烈地非理性的感情色彩的攻擊謾罵以求本能地保護「我」的思想的不受侵害。這個我在後面會詳細分析這種思維形成的原因。
大多數孩子從小就形成了強記式的學習思維方式,無論是哪方面的知識、課堂上的還是生活中的,只要死記硬背就好了,思維成了多餘的東西,或者說,思維只是被固定在老師或者家長指定的非常狹小的範圍內,超出範圍就不行、就是浪費時間、或者要受懲罰。
其實很多孩子學習沒興趣和學不好的原因,並不是他們自身智力的問題,而是我們作為家長老師的成年人在教育時,並沒有把道理講清楚講透徹,如果不明就裡,能 記住這麼多知識,恐怕只能靠死記的記憶力了。但並不是所有人在不明道理情況下就能記住知識的,會有逆反心理在下意識地作祟,使人記不住。如果教人的人自己 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可以教會他們如何去找到答案和自我思考的方法。比如說應該在什麼樣的資料中尋找答案、如何去網路和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找到這些資料 后應該如何分析等等。這些課程在我上學時從未學過,家長好像也都不知道。工作以後,才因為有相關學習而獲知。而這些事情恰恰是至少在初中就該教會學生們 的,否則如何讓學生們自己去尋找和思考呢。是否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認為孩子們太小不適合學習這麼晦澀的方法?但是國外的學生們都是在初中就會自己去圖書館找 資料、寫作業了。難道外國的孩子們能學會的,我們的孩子們就不行?
我想這就是我國為什麼至今在國際科學界未能有重大突破的原因,因為我們霸道式強迫接受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們失去了最寶貴的人類的能力——思考和探索。那當前如何改進呢?很簡單,就是家長老師們先有意識地普及這方面知識,然後教給孩子們。
我在剛開始工作時,最痛苦的過程就是學會如何思考的過程。我習慣於別人告訴我怎麼做、如何做,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不知道。所以,最初的兩年真是痛苦異 常,似乎怎麼做都不對,都不能讓領導滿意。我的第一個領導雖然也是屬於簡單粗暴的類型,但他給我的第一筆最大的財富是讓我學會如何自己思考,這是我一直非 常感恩至今的原因。
當真正開始思考時,會感到非常崩潰。因為面對的社會是如此的可笑、畸形、和讓人無法理解,似乎跟以前受到的教育大相徑庭。堅持思考下去,就能找到真相,並從中解脫。就像頂著大風浪繼續前行,就能進入風平浪靜的綠洲,這是我個人多年的真實體會。
在中國的家庭中,缺乏的幾項重要元素中排第一位的恐怕就是「互相尊重」。其實,這也是中國為什麼遲遲不能進入真正的「公民社會」的真正原因。從以前的幾世 同堂的大家庭,到現在的三人小家庭,缺乏互相尊重的問題依然普遍存在。雖然這看似一種家庭內部的問題,但實際上是我國社會發展從古至今一直未能除去的頑 疾,並導致現代社會的各種嚴重問題的根源。先從家庭內部剖析:成年人和孩子。兩個成年人之間是否存在尊重?大概大部分人都會感到「對方(客體)對外頭人的 熱情和禮貌很少體現在對自己身上」,而得到的回答大抵是「我跟你親才這樣對你」。然而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人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在外面不同,為什麼會有不一 致?難道是尊重外人而不尊重家人?非也,是人們對外人和內人都不尊重,只是因為在外面要保持社會形象,才會更加上一層虛偽的「尊重他人」的外衣。實際上, 若真是真心尊重每一個人的人,對所有人都會給與同等的尊重,無論對家人、對子女、對領導、對同事、對教授、對農民工、對富豪、還是對乞丐,一視同仁。因為 人是一樣的,無論從物理上說——解剖開來,皮骨內臟血液沒有任何區別;還是從思想上來說,都是滿腦子胡思亂想,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吃喝拉撒。老子曰:「善 者吾善之,不善之吾亦善之」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夫妻之間缺乏尊重,所以才會有吵架、離婚等現象出現。對孩子就更少尊重了,大部分視孩子為無知的小寵物,也 是實現自己未成或未來目標的賭注,同時也是自己的一種未來投資,養兒防老之用,而並不把孩子看成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人。說白了,生孩子的極少數不抱有任何 希望回報的目的,只是單純奉獻並無私地照顧孩子成人,之後便互相獨立地生活,沒有任何牽絆。感情的事兒另說,人呆長了誰都有感情,就是不是自己親生的,最 後跟孩子感情深得大有人在。但是在計劃或已經做父母時,深究自己內心,會找到想要孩子的真實目的,而並不時說當初生孩子真是無私的只為孩子的。後來在與孩 子相處過程中的變化另說,人的身心總是在變化,是無常的。
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存在於方方面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在孩子做的事或說的話衝突了父母自己的利益或普世價值時,父母是不是首先就發怒了呢?這樣的父母占 大多數。文明一點兒的父母會訓斥孩子,不文明的就開打了。先說發怒,為什麼發怒,因為父母以自己為標榜來想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就是可恨的、不懂事 的,自己就開始先生孩子的氣。在心裡,這個時候你沒有把他/她看成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懂事的成年人來對待了。如果你知道他/她只是孩子,不知道這些規則和 道理,你就不會生氣。比如一個老外來中國,他犯很多錯,你不會覺得他可恨,可能反而覺得他可笑,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因為他不知道中國的規矩。但為什麼你能 原諒一個外國人而不能原諒自己的孩子呢?因為孩子還沒有成熟,很多事情不知道、記不住,就因為這樣你生氣,是不是你大人的錯呢?你把孩子定位錯了。
再有就是這個粗暴訓斥了,訓斥是憤怒的結果。如果你不憤怒,就會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了。如果你的道理講得透徹,孩子自然心服口服。知道道理后,有可能就不 會再犯;即使忘記道理再犯,你提醒一下,他/她會發上回憶起來,也會逐漸不再犯了。如果不是大腦有殘疾的孩子,都是有覺知的,他們在不停地從接觸到的任何 一件事情上面學習。如果他感覺到你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也會這樣去對待別人,而且他會擁有一顆平和的心。如果你對他表現出憤怒,並對他人格和尊嚴進行踐踏, 他也會這樣對待你和他人。
和剛才提到的生孩子的原因一起來看,你不難發現,這些行為是來自於你的「以我為中心」的思想根源。為什麼國人的「以我為中心」如此根深蒂固到積重難返的程 度呢?是我們所炫耀的幾千年的封建歷史及所謂的燦爛文化所導致的。這裡,還要舉一下孔子的例子,孔子的思想只是諸多思想中的一種,為什麼近現代的中國,孔 子一會兒被作為聖人,一會兒又被貶為「封建餘毒」。這都是「以我為中心」的體現,也就是把某一個思想、學說、主義等作為使用工具,以達到個人或集體的利益 為目的。因為封建制度的根源就是要達到以皇權為中心的目的,也就是「以我為中心」,所以才利用孔子的學說來當做工具馴服他人,久而久之,所有的人都變成了 這種思想,而且根深蒂固。其實前面說的「五毛黨」也好,「西奴」也好,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人——就因為思想不同,或者說利益不同,就把對方當作異己,非鏟 除而不快,缺乏獨立思維、客觀多維視角、缺乏包容之心。同一個人寫的諸多文章,只是借深挖各種現象而溯本求源,就一會兒被斥為「五毛」,一會兒又被斥為 「西奴」,就是這種不同派別情緒衝突的結果。這種現象在其它多種社會現象中也可以舉一反三地看到。這個「以我為中心」導致缺乏互相尊重,在你心裡並沒有把 別人跟自己擺在同等的位置上。同理,缺乏耐心的根源也是來源於此。
也是因為這樣,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特別敏感、愛生氣、憤青、擰巴。這也是當今社會上怪誕、躁動、乖戾的社會情緒的總根源。
莊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至人的境界本人尚未達到,但確已有一孔之窺的真悟了!
這個是轉載一位網友的思考。基本認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RNSandi 2011-8-20 11:46
沙發,坐好了看~
回復 RNSandi 2011-8-20 11:54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好!
回復 了妄唯真 2011-8-20 21:45
RNSandi: 沙發,坐好了看~
   好,謝謝
回復 了妄唯真 2011-8-20 21:46
RNSandi: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好!
其實這篇文章寫出了這裡爭鬥的為什麼了,希望別因為轉這篇文章被罵了,我不是怕被罵,只是不想招惹是非而已
回復 redbud 2011-8-20 23:13
中國總體上還是一個情緒化的社會。
回復 RNSandi 2011-8-21 01:52
了妄唯真: 其實這篇文章寫出了這裡爭鬥的為什麼了,希望別因為轉這篇文章被罵了,我不是怕被罵,只是不想招惹是非而已
這裡哪有真的,被罵就當被撓痒痒了~
回復 了妄唯真 2011-8-21 05:01
RNSandi: 這裡哪有真的,被罵就當被撓痒痒了~
   哈哈。網路就是消遣的啊,哈哈
回復 柳葉兒青青 2011-8-31 22:07
好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1: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