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所了解的藍山咖啡

作者:ctlady  於 2011-7-28 05: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關鍵詞:


      關於咖啡很多,有人不知道藍山咖啡,不足為奇了。這就是我了解的享譽世界的藍山咖啡。
      
       藍山咖啡,產自牙買加的藍山山脈。藍山山脈綿亘於牙買加島東部。這座山之所以有這樣的美名,是因為從前抵達牙買加的英國士兵看到山峰籠罩著藍色的光芒,便大呼:「看啊,藍色的山!」從此得名「藍山」。實際上,牙買加島被加勒比海環繞,每當晴朗的日子,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海面上,遠處的群山因為蔚藍海水的折射而籠罩在一層淡淡幽幽的藍色氛圍中,顯得縹緲空靈,頗具幾分神秘色彩。

  藍山山脈大多海拔1800米以上,其中最高峰海拔2256米,也是加勒比海地區最高的山峰,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藍山咖啡的獨特風味與藍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藍山位於北緯25度和南緯25度之間的咖啡帶,有肥沃的新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污染,終年多雨,晝夜溫差大。最重要的是,每天午後,雲霧籠罩整個山頂,不僅為咖啡樹天然遮陽,還可以帶來豐沛的水汽,令藍山咖啡的口感與香味出類拔萃。

  只有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藍山區域種植的咖啡才能叫藍山咖啡。一些咖啡發燒友,要求更「苛刻」,他們說:「在海拔2256米處種植的咖啡才是藍山咖啡。」生長在牙買加島上,海拔較低的山地所產的咖啡豆,因為品質不同只能被命名為「牙買加高山咖啡」。此外,同樣的咖啡樹種無論被種植到氣候類似的夏威夷、肯亞、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是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能產生藍山咖啡豆的味道。

  牙買加島上最早出現的咖啡,是1728年從拉丁美洲的海地傳來的。到了1790年,從海地流亡來的難民中有一些咖啡農,他們在藍山地區落腳,也把咖啡種植技術帶到這裡。1838年,牙買加廢除奴隸制,允許被解放的奴隸耕種自己的土地。獲得自由的奴隸搬到山裡專門種植咖啡,並把咖啡出口到英國。咖啡受到英國上流社會的讚賞而逐漸聞名。這種咖啡就是今天令全世界咖啡愛好者為之著迷的藍山咖啡。


       藍山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很低,還不到其它咖啡的一半,符合現代人的健康觀念。

  純牙買加藍山咖啡將咖啡中獨特的酸、苦、甘、醇等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強烈誘人的優雅氣息,是其它咖啡望塵莫及的。喜愛藍山咖啡的人稱:「它是集所有好咖啡優點於一身的『咖啡美人』。」美國以經營咖啡與茶而聞名的皮特公司的總經理吉姆形容藍山咖啡時說:「它的味道芳香、順滑、醇厚,給我的感覺就像寶石一樣珍貴。正是因為藍山咖啡的味道適度而完美,所以藍山咖啡一般都以黑咖啡的形式飲用。」

  藍山咖啡能夠保持今天的極品地位,也與當地的經營政策密不可分。1932年,牙買加通過了鼓勵咖啡生產的政策,減少島上對糖出口的依賴。當地政府並沒有像大多數咖啡生產國那樣,為了提高產值,大量種植產量高品質較差的咖啡,而是以品質為優,寧可犧牲咖啡的產量,也要保證藍山咖啡的品質。所以,牙買加目前是世界上咖啡生產量較少的國家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國巴西,每年要生產3000萬袋咖啡,而藍山咖啡每年僅生產4萬袋左右。

  另外,藍山咖啡的加工製作也非常考究。加工、烘焙、包裝等都制定了嚴格詳細的標準,具體到成長期需要使用什麼有機肥料都有規定。收穫時全部人工採收。牙買加也是最後一個仍使用傳統木桶包裝運輸咖啡的國家。

  只有經過牙買加咖啡工業局規定的這一系列苛刻的標準鑒定,咖啡才能獲得政府頒發的保證書,正式冠以「藍山」的名稱。

  美國人不喝藍山咖啡

  美國是一個愛好咖啡的國家,但是藍山咖啡在市面上比較少見,90%的藍山咖啡都被日本人佔有。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藍山式」咖啡中並不含有一粒正的藍山咖啡豆。有一種「牙買加混合藍山」咖啡是由30%的藍山咖啡和70%的最好的牙買加高山咖啡混合而成。上述兩種咖啡都試圖模仿藍山咖啡的味道,卻無法達到完美的境界。藍山咖啡在美國受到「冷遇」,與美國人喝咖啡的習慣有關。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調味咖啡逐漸成為大家喜愛的咖啡。它的製作方法是,在咖啡豆中加入調味用的香料,或者在煮好的咖啡中加入已經調好味道的咖啡伴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yuki-1217 2011-7-28 13:08
幾年前買過,有證書的.現磨的豆,淡青色的咖啡豆,有股非常奇特的清香.
回復 ctlady 2011-7-31 06:57
yuki-1217: 幾年前買過,有證書的.現磨的豆,淡青色的咖啡豆,有股非常奇特的清香.
在牙買加見過買「藍山咖啡」的,太貴,沒買。 對咖啡也沒多少鑒賞,也怕糟蹋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