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抄襲不可恥,但要尊重法律

作者:大連李揚  於 2016-4-28 01: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法律相關

關鍵詞:法律, 作品, 抄襲, 版權, 監獄

抄襲不可恥,但要尊重法律

 

 

如果抄襲沒有惡意目的,不是以毀害對方來做的,那麼這種行為和現象,應該通過法律訟訴解決。有些人抄襲、修改李揚文章內容,非常不單純,他們不為錢、不為名、不為傳播知識,而以傷害、侮辱、毀滅李揚為目的,這樣的抄襲行為,不屬於法律規範內的了,在此不做剖析。僅僅看到金星的脫口秀后,聽說於正導演在被法院判決賠償道歉后,於正拒絕向瓊瑤道歉,感覺這有點輸不起了。

 

於正在做編劇時,不僅沒有得到署名權,而且連工資也沒有;但帶著於正走嚮導演之路的,是香港導演的本地風氣,即「天下文章一大抄」;於正從香港文藝圈,獲得了部分真理和啟發,這是他當導演后,總是匯聚天下好版本,進行盜竊和摘抄。香港就是這樣起家的,不管是經濟,還是商品,或者歌曲、影視,全部如此。所以,於正看著香港導演的抄襲精神,學這套打法學得深入骨髓。

 

德國、日本的商品製造,質量好,而且生產線也屬於世界先進水平,德國、日本的商品口碑,就是質量好、檔次高、令人放心。可是,德國在工業化初期,製造商品完全盜版、模仿英國;美國在工業化初期,生產商品完全模仿歐洲;日本在二戰戰後,更是明目張胆地盜版、模仿西方國家的東西;然後是韓國模仿日本等西方商品,現在是中國大陸如此。介紹這個常識,是想說明,盜版、抄襲,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李揚認為在文藝圈,同樣難以制止和杜絕的。

 

於正在一審後上訴時,公開為自己辯護:

「原告全劇只有200個橋段,而被告全劇有900多個橋段,在900多個橋段里只有9個橋段相似,佔比只有1%」。

一審判決中,法院對原告主張的21個橋段抄襲認定了9個,這個比例還不到原告主張的一半。如果僅以這個數據來看,於正敗訴有點冤,但影視劇的內容,恐怕不僅是橋段這樣簡單吧?構思呢,劇情脈絡呢,這些也都是可以爭執的。瓊瑤在起訴前,稱「錯愛中國二十年」,在法院判決她勝訴后,瓊瑤稱「對人生恢復了信心!激動不已」。這讓李揚想起美國奧巴馬競選總統時,妻子米歇爾聲稱,「第一次為是美國人而驕傲」。

 

2003年12月,郭敬明被起訴,法院也判決他確實存在抄襲行為,據金星脫口秀介紹,和於正一樣,錢賠了,就是拒絕道歉。法院的判決,不管對錯,可是具有強制性的,即如果判決不能達到法律目的,那法院可以調動政法暴力,強迫敗訴者履行判決內容的。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所以道歉能力是活人都有的,這是常識,只要勝訴方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判決內容,那於正和郭敬明就可能進監獄了。在法律規定的二年時效期內,於正、郭敬明在冒巨大法律風險。李揚不贊成這樣對待法院判決。

 

別看美國提倡版權,並對此有嚴酷法律保護措施,甚至為此動用政府力量和國際輿論,保護本國的產權。但美國就是從抄襲起家的,而且至今,仍然暗中抄襲。例如,美國一些科幻大片,其驚悚內容、玄幻色彩,不僅吸引世界各國觀眾,而且造就了強大文化影響力;但據李揚調查研究的結論,是許多美國科幻、玄幻片內容,基本照搬人類社會中出現的怪異事實,編劇、導演、演員,基本就是照著事實重新演一遍。這些事實,當然屬於國家秘密,不允許人類知道,但美國政府巧妙地利用了這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來為本國利益服務。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是在文藝領域,真的不存在最好的作者或作品,大家都是互相模仿、抄襲,只是看誰更有法律常識,誰能躲開法律陷阱,那就算是成功的第一步。很明顯,於正和郭敬明,沒有在第一步成功,因為缺少律師的幫助。在西方國家,任何行業、任何事情、任何人,如果不聘請律師指導,往往因觸犯法律而傾家蕩產。不過,窮人,是沒錢請好的律師的,所以窮人往往進監獄后還莫名其妙呢;而富貴和權貴們,卻常常殺人了,因為花大錢聘請高明律師,而逃脫法律的懲罰。李揚認為中國大陸人,真的對法律表現淡漠,這樣的習慣到了西方,恐怖、沒人性、黑幫橫行的監獄,會讓所有違法華人牢記一輩子。

 

哪個華人、亞洲人,離開西方的監獄后,都啞口無言,一是受到重創,二是回憶太屈辱,三是要維護自己名譽,四是怕成為大眾的笑料。所以,李揚真的不知道,死在西方監獄的華人、亞洲人,到底有多少;只是提醒華人、亞洲人,要把不觸犯法律當成護身符,並提前請個負責任的律師,避免掉入西方法律陷阱而深受其害。同樣,中國大陸的有錢人、有權人,及其家屬們,還有類似的亞洲人,在西方經常遇到法律陷阱,動輒幾百萬、上億美元的索賠訟訴。所以,一方面要提倡文藝圈學習、模仿、引入西方的文藝作品內容,另一方面,要明白其中的法律陷阱,真要掉在西方人手中,不死也要脫層皮。

 

發表了無數文章,經常介紹常識,經常講萬事要琢磨,才能在本行業中出人頭地。李揚只是介紹一個思路,向世人展示另一種思考方法,至於對錯,需要讀者們自己領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人類的必需思考方式,否則無法進步。在科技界如此,在企業界如此,在文藝界同樣如此。人不能靠抄襲過一輩子。好的抄襲,就是讓所有人無話可說,而且不觸犯法律規定。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進步。你抄襲別人的作品時,公認你的質量還不如原版,那你就成了笑話了。所以,你要是比原版的口碑更好,那就是成功;要是還能避開法律懲罰,則完全成功了。其實,商品經濟領域,也是這個精神的。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6年4月28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法律相關]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