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百度公司也面臨國際機遇

作者:大連李揚  於 2016-4-15 14: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百度, 網際網路, 金融工具, 區域網, 民企

百度公司也面臨國際機遇

 

在以前的文章中,針對出現的世界潮流——手機支付功能,曾建議所有大陸手機生產廠家,只能允許在本國出售手機中,可以選擇百度、騰迅、阿里巴巴三個支付系統中的一個或幾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佔領國內市場,從而更好地佔領國際市場;大型、巨型網路公司,不能把賺錢目光僅僅盯住國內,還有把賺錢目標,放在國際市場上。李揚的理論是,國內做得再大,也容易被權力打垮,重新換個替代公司,非常容易;如果國內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密切參與國際金融市場了,再加上和國有銀行金融系統,互相參股,那麼任何權力都無法動搖網際網路金融民企。

 

在2004年左右,在搜狐網站秘密日記中,就建議政府重視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特點,不僅要想辦法,避免被西方利用網際網路破壞國家,還要利用網際網路達到本國的戰略目的。從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看,這個建議非常有預測性,因為在中東北非地區,各個穆斯林國家,就是因為街頭騷亂,再通過網際網路傳播,造成整個國家的人民,集體參與騷亂了,這種情況下,再龐大的軍隊和警察、情報組織,也無法及時撲滅騷亂了,因為各地全有無數人民上街,在數量和精力上,傳統的暴力機器,已經完全失效了。有了這種悲慘教訓,李揚相信各國政府,都會有危機感,都要想辦法解決,因為哪個國家,也架不住這樣來回折騰。

 

現在的利比亞內戰,已經成了無人能解的困局,導致義大利官方公開提出,「將利比亞分為三個國家」,李揚對此的反駁是——如果分成三個國家後繼續內戰,是不是要分成三十個國家?還有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仍然陷入長達幾年的內戰中,至今沒有樂觀結局。而埃及軍方迅速抓捕民選總統,並在全國範圍內大捕大殺,才勉強控制住了國內爆發內戰的危機。還有沙特、阿聯酋、巴林、阿曼這類獨裁國家,他們望著周圍各國的內戰,李揚認為他們心理也充滿恐懼——這一幕早晚輪到他們國家。還有委內瑞拉這類國家,明確處於政變內戰的邊緣了,而現在的巴西國內,已經處於准騷亂狀態。哪國政權不害怕?

 

中國大陸的網路控制力度,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有些人嘲笑這是一個巨大的區域網,而非真正的暢通世界的網際網路。李揚支持這種網路管控方法,因為中國大陸人的情緒和思考能力,真的玩不過西方的媒體,容易被西方媒體的謠言帶著走,如同中東各騷亂國家一樣。中東北非穆斯林們,在臉書、推特谷歌等網際網路工具的支持鼓動下,在全國範圍內互相聯絡、互相配合,在各地爆發大規模騷亂,各國政府對此無可奈何,眼睜睜看著國家陷入內戰。可是,這些西方政權侵犯它國的網際網路工具,卻對西方社會內的謠言、騷亂信息,進行有組織的屏蔽、刪除,甚至將後台獲得的秘密信息,交給西方政權們,以幫助西方政權鎮壓。對這樣的西方網際網路媒體,李揚認為要有清醒的認識。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政權們,當然公開反對中國大陸的網際網路管控,因為明顯損害了它們破壞中國的能力和計劃。所以,臉書、推特、谷歌這類公司,想辦法進入中國大陸,並得到西方政權們的公開大力支持,不僅是經濟戰略,也是國際戰略;通過控制一個國家的社會輿論,來達到玩弄這個國家的主權的目的,並以此威脅所有國家,不聽話就通過網際網路造謠,搞垮這個國家。所以,李揚才告訴百度公司,絕大多數國家政府,希望有一套中國大陸的網際網路控制技術和系統,百度公司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購買攜帶中國大陸這套系統,向各國政府推銷;印度是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它處處向中國大陸學習、追趕,李揚懷疑印度政府也希望有這套網際網路技術系統,因為它面臨的內戰和分裂風險,不次於任何已經爆發內戰的國家。印度宿敵巴基斯坦,不需要這套技術么?

 

如果中國大陸官方,向各國政府推銷這套系統,明顯被西方政權們聯合打擊,並聲稱中國大陸是破壞言論自由,屬於幫助獨裁國家政權,中國大陸經不起這樣的攻擊;更何況官方這樣做,沒有多少經濟利益,也無法獲得政治利益,反而蒙受巨大經濟、政治損失,所以中國大陸肯定不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民企就不同了,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主,而且比政府、國企更有辦法,利用一切機會賺錢,百度公司做為一個民企,李揚相信它巨大的經濟野心和賺錢技巧。面對這套中國大陸的網際網路系統,百度公司應該看到它的國際市場,以及未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李揚看來,百度公司推廣到哪個國家,中國大陸的國家戰略,就會進入哪個國家,從民企的不斷擴展中,不斷得到政治利益。

 

馬哲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李揚多少篇文章闡述這個觀點,只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那麼經濟就可以配合政治、服務好政治;反之,政治破壞了經濟規律,經濟就會損害政治。為什麼歐盟在與美國談判TIPP時,歐盟面對美國政府、共濟會巨大壓力,始終拒絕簽署這個協議?因為歐盟政客們非常明白,本地區的跨國公司,根本不是美國跨國公司的對手,早晚都會被美國巨無霸吞併,從而導致歐盟地區被美國跨國公司統治。至於這個結論,不是李揚預測的,而是現實世界如此,看看前蘇聯地區的國家,還有東歐國家,實際上所有的經濟命脈、金融命脈,全被西方控制,那些地區的人民,實際上只是普通勞動者,敢反抗西方政權的無禮,國家瞬間就會垮掉。實際上,李揚認為這些地區的人民,就是現代奴隸。

 

所以,百度公司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完全符合經濟規律,也符合國際政治的需要,滿足各國政府的統治和管理,只要想辦法推銷成功大陸的網際網路系統,百度公司未來的國際市場非常巨大。在李揚看來,就是窮非洲各國政府,也一樣需要大陸網際網路系統的幫助,這是李揚建議百度公司的基礎。一切在以經濟利益的前提下,在百度公司將在國際市場上大有作為,至於利潤,相信百度公司比李揚看得更清楚。當百度公司面對競爭死敵騰迅、阿里巴巴時,在一些技術領域,明顯是弱勢和被動一方,李揚認為百度公司明白自己的短板和危機,只是不知如何應對。當然,李揚的建議,只是一個框架,一個構思,真的具體到落實,李揚對此一竅不通,至於百度公司是否需要這個建議,完全在於百度的戰略是什麼。其實,百度公司不願意干這活,其它大陸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看好這個市場,也可以試試,最起碼對國際市場調查論證一下前景。

 

簡單舉例,面對同行谷歌的競爭,百度只能在中國大陸獲得優勢,甚至採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影響權力打擊谷歌。然而離開大陸,百度在國際上默默無名,真的一錢不值,好在中國大陸有13億人,占人類總數的五分之一,沒有巨大的人口數量,根本沒有百度存在的可能。這也是李揚的闡述理論,只有巨大的國家和人口,才能幫助國內企業立足並佔領國際市場,象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它怎麼發展和拚命佔領國際市場,都因它的先天不足,而基本在任何領域都一事無成。太祖說的對,「人多力量大」。沒有13億人口,阿里巴巴想成為國際巨無霸,根本就是做夢,永遠不可能實現的。百度有13億人做後盾,對國際市場應該充滿野心,「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一方面要佔領國內市場,一方面要想辦法,佔領國際市場。現代信息化時代,賺錢機遇往往瞬即逝,你還在思考先佔領國內市場,成功后再佔領國際市場時,其它國內外各同行,已經提前布局並擠佔了國際市場,根本沒有你的機會。所以,中國大陸人和公司,要創業和發展時,不能拘泥於國內市場,還要有國際市場的調查、研究、思考,並適時看看哪個國家有這個機會,先佔領再說,利潤其次,擁有了市場,將來必然有利潤。有些時候,當民企在攻佔國際市場時,遇到政治困難,遇到西方的暗中打壓時,政府機構面對民企的求助,應該儘力幫助民企,想辦法利用權力服務民企,這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至於民企給予一定的承諾或獎勵官員的分紅,不能視為貪污腐敗,因為官員們幫助民企佔領國際市場,有利於國家戰略利益。事物要一分為二的對待。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6年4月15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18

返回頂部